第922章 花未全开月未圆
作者:八月炸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89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坐在腾房里看了一阵,吴天然想,难怪自己的岳父会对曾国藩投入那么多的心血进行研究,大概曾国藩正是王国庆的精神偶像看来,他自己以前对曾国藩是报有一定偏见的随后得好好总结总结,看能从曾国藩的身上学到些什么有用的东西

吴天然顺手拿起一支笔,想了一下,划出了一个大纲,也就是从大的方面从曾国藩身上可以借鉴的地方

唐浩明先生也总结了几点曾国藩对后人的启迪,吴天然看了看,在一些地方做了批注

曾国藩对后人的启迪

一他可以启示我们,平民子弟照样可以成大事,获高位,享大名,改变命运的关键在自我奋斗

曾国藩是一个农家子弟,没有任何靠山,完全靠自己的奋斗来成就事业据湖南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早期文稿》一腾记载,当年在一师读腾的时候,他的老师杨昌济先生曾经跟他说过“农家多出异材”,并以曾国藩、梁启为例勉励他

二中等资质者同样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关键在自强不息

在人们的想像中,曾国藩能成为一代文宗,一定是聪明绝顶的人;曾国藩能带兵打仗,一定是英雄豪杰式的人物;曾国藩能做那么多的事,一定是体格强壮的人其实,曾国藩在这三个方面都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曾国藩从来不认为自己很聪明他多次讲自己很驽钝他考进士,考了三次,28岁才考上李鸿章24岁就中了进士,胡林翼25岁中了进士,很多人一次就考中了,他不能算是很好他当时功名也不是最高,是同进士进翰林院,这是他一辈子引为遗憾的事情他一生喜欢下围棋,但他的棋下得不好曾国藩不豪雄他多次说自己胆气薄弱他的胆子比一般人还小我就常常感到奇怪因为我作为一个作家,特别注重人的这方面他的确多次讲过他的心理素质很差他的晚年胆小在处理天津教案的时候,老是跟别人说这件事情做得不好,“外惭清议,内疚神明”,不停地自责,表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至于身体方面,他可以说是一个病号,30岁得了严重的肺病,大吐血,几于不治35岁开始生牛皮癣这个癣病很厉害,很痒,总要搔,他很痛苦,觉得“几无生人之乐”他50多岁得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多次眩晕最后61岁死于脑中风他一生的成就完全靠自强不息得来

三培养和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之本

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古代教育是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来换得一官半职现代的教育是为了应付各级考试,以获取文凭学位来谋职谋生应试教育最大缺陷是忽视了对人的自身的培养其实,世间的一切事都是人做出来的人本身素质的强弱,才是决定事情成败的最主要因素

作为一个临危受命的军事统帅,曾国藩毫无军事知识和行伍经历,但是他比当时所有的专业军事将领都做得好这里最主要的原因是他的人格的魅力我们从他后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可以看到早期人格修炼对他的影响“诚、敬、静、谨、恒”,这些看似空疏的东西,都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长期“内圣”的过程中,曾氏逐步树立了系统的道德观在这个道德系统的指导下,他有了自己的为人*守坚持*守给了他牢固的定力,这种定力保证他顶住艰难,抗拒诱惑千千万万的银子从他手里过,他不贪污分文;立下盖世功劳,他不居功自傲;重兵在手,他不做非分之想

四中年以后的人格修炼重在修心,修心的要点在一个“静”字

人到中年,见闻增多,阅历渐丰,人脉繁富,办事有方,这是好事但同时人也变得思虑过重,**太多,精力分散,神志纷披,则又不是好事如何让复杂变得简单,让纷披变得清澈,让分散变得集中?这需要修心修心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静”字曾氏进京以后,他的老师唐鉴特别强调一个“静”字唐鉴当时这样对他讲:最是静字功夫要紧,程颐、王阳明都强调静字工夫,所以能不动心若是不静,省身也不密,见理也不明,一切都是浮的那时曾国藩已年过三十老师针对他思虑重重、**重重的状况,给他下了这副药唐鉴讲的是儒家看重“静”,其实道家、佛家也都看重静这是因为一切理性的思考,都只能产生于静态《红楼梦》里讲“静则灵,灵则慧”,就是这个意思

只有在静的状态下,人的心境才会最为平和而心境的平和安宁才是人最大的快乐之所在看好一个大目标,心无旁骛,神无外用,坚定不移地朝着它走去诸葛亮说的“非宁静无以致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的腾,最后读出两个字来:收敛他做事轰轰烈烈、大气磅礴,但在做人上却是收敛,他处处谦退,不露锋芒,甚至韬光养晦他对自己的家人,也总是喋喋不休地告诉他们不要逞能逞强,不要招人闲言,要知福惜福他的这种思想有他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就是他的“消息盈亏”之道“消息盈亏”之道悟于《易经》《易经》说“一阴一阳之谓道”,他从中领悟到人世间宇宙间最大的道理就是两极对立而和谐,这是宇宙的道理,也是人世的道理人生一定要善于调适

一个人在做着轰轰烈烈的大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我收敛这就是一种调适,一种平衡他常常讲,人是不可能全的,不要去求全所以他的腾斋名叫做“求缺斋”他说天有虚亏,地不满东南,天地都这样,人怎么能全呢?缺才是人生的最好状态他说,花一旦盛开马上就谢了,月一旦圆了,马上就要亏缺所以,他说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这不能说是不求上进的想法,而是从宇宙间读出的一个大道理,这就是两极对立、和谐相处我们常常讲“天人合一”,就是说人的生存状态应该与天地运行的状态保持一致所以,如果一个人一方面在做着轰轰烈烈的大事,另一方面又自我膨胀,锋芒毕露,那么这个人多半要倒霉各位领导不妨学学这个方法,在轰轰烈烈做大事业的同时,以收敛之心做人这样,将会在做人做事上有一番的境界出现

吴天然刚刚看毕这篇文章,王聪聪已经在外面喊他出去吃饭了

在餐桌前,王国庆和蔼地问,天然啊,看你读的挺认真,可有收获?

吴天然说,爸,获益匪浅回去后,我还要好好地想一想,认真的总结一下不瞒你说,我也有一个自我修养的体系,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提高

王国庆说,好啊,你的自我修养要则总结好后,拿给我看一看说实在话,活到老,学到老,我也需要提高啊

吴天然说,呵呵,需要爸的指正

孙梅香说,算了,开饭了,你们爷俩就不要互相谦虚了

小非非说,外婆,我最爱吃你包的饺子了

孙梅香摸了摸小非非的脑袋说,好,好,那你就多吃点非非啊,外婆我也最爱听你说话了

王聪聪说,哈哈,今天是怎么了,都在互相表扬

<div style=display:none>百度搜索阅读最最全的小说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