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晋咸安二年八月二十八,在陈郡谢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庾氏、周氏、等众多晋朝贵族的一致拥戴之下登基为帝,国号延续为‘晋’,年号新元,自称代皇帝。
谁能想到四年前还是吴兴街头一个小混混的韩家公子爷,四年后已然贵为万民之主;当真造化弄人,世事难料。
已逝的韩庸被追谥为‘怀德皇帝’,被接进宫来的王夫人被赐‘慈容太后’和‘崇德太后’一起居住在崇德宫中安享晚年。
巢湖城诸女由于并未和韩暮行大婚之礼,故而暂未册封。
内阁方面,经韩暮提议,谢安任辅大臣,王坦之、庾希、王献之任辅政大臣,官居一品;六部长官分别由内阁成员提请,韩暮审议后任命,分别为:工部尚周松、礼部尚6敏、户部尚沈度、兵部尚谢玄、吏部尚朱钟、均来自个大士族大家。
同时,两个字的对两个字的,三个字的对三个字的,对不来的就输了。”那宫女见年轻英俊的皇平易近人,胆气稍大,轻声解释道。
“哦?那就是说我拿一根三叶草来,你拿什么?”
“我有并蒂莲。”那少女道。
韩暮哈哈大笑起来。
“我拿常青藤呢?”
“我有合欢花……”
韩暮盯着少女青春洋溢粉嫩的脸蛋,心中忽然荡起一股莫名其妙的悸动,这些少女都是被选入宫中来伺候皇帝皇后的,说白了,自己随时想要了她们,她们都不会反抗,抬眼扫去,满目的秀色可餐。
这些少女个个只有十,她不时的看一眼纸的字,露在外面的清亮的双眸里便涌过一丝娇羞。
巢湖城内欢呼声锣鼓声震而响,巢湖城的百姓们都知道今天是北府军大帅登基做大晋皇帝的日子,虽然觉得有些突然,但是倒也没什么不情愿;韩大帅爱民,视百姓为父母兄弟,他当皇帝没什么不好,于是巢湖城中举城欢庆,热闹非凡。
几辆马车来到巢湖城西门外,城门开着,66续续有百姓出入城门,有的荷锄背篓,有的架驴赶牛,个个喜气洋洋,马车里的几人从撩开的车帘看到这些都感觉道奇怪,他们一路行来,倒没看到那处城池内的居民有这般的神态,乱世中天下百姓家家都在愁吃饭穿衣保命之事,此地的百姓倒是毫不担心的样子。
城门口的士兵将马车拦下道:“出入城门男子要下车步行。”
带黑脸汉子下车之后,那士兵下打量了一会道:“几位眼生的很,可有通行证件么?”
那黑脸汉子走下车来,七八尺高的身躯倒也显得相貌堂堂,就是身穿着布衣草履,和此人的气质极不相称,这也是引起守城士兵怀疑的地方。
“我等是韩暮韩将军的故人,来此是投奔他而来。”那黑脸汉子拱手道。
“韩将军的故人?只是你们来的不巧了,韩……不不不,咱们皇在京城今日举行登基大典,你们呀见他恐怕要去京城了。”那士兵道。
“什么?”车内车外的几个人都呆住了,“皇?登基大典?”
“是啊,咱们大帅已经是我大晋皇了,你们是他故交,难道这都不知道么?”那士兵颇感惊讶,怀疑的看着黑脸大汉道。
那黑脸汉子呆立半晌,回到车边对车厢内的美妇道:“凤儿,你也听到了,这一次恐怕咱们是见不到要找的人了。”
那美妇叹息一声,忽然走下车厢来到那士兵面前道:“这位军爷,不知道京城离此还有多远呢?”
“唔……大概七八天的路程,倒也不远。”那士兵道。
美妇面露难色低头不语,黑脸汉子走前来道:“凤儿,咱们盘缠已经光了,我看就在此处变卖些家当,筹组盘缠咱们还是回益州去。”
那美妇垂半晌忽然眼光一闪,又转身走进那守门士兵道:“这位军爷,奴家有事相询。”
那士兵见他们堵在门口半天不进不出的本已不耐烦,当下道:“哪来那么多的事儿啊,你们已经将城门阻塞半天了,若不是今日是我大晋的大好日子,便要拿了你们。”
那美妇赔笑凑在那士兵的耳边轻声说了句话,又朝后面那辆马车轻轻一指,那士兵立马.眼睛都直了,呆立半晌,急匆匆跑往城边岗营处。
黑脸汉子一头雾水,问道:“夫人和他说些什么了?”
那美妇噗嗤一笑道:“我说咱们是护送他们韩大帅,不不……是皇的夫人来了,他们敢不招待么?”
黑脸汉子傻了,急道:“您怎么可胡乱说小妹,这事要是传出去,教小妹如何做人?小妹可是黄花闺女啊。”
“就你迟钝,你难道没看出来,咱家的小妹巴不得我们替她宣扬么?那写着一行小诗的素笺都快被她成天把玩磨光字迹了,哎,这个痴心的妹子;你当我这次极力主张从益州江阳郡吃尽千辛万苦来到此地,就是来拜见你那位韩兄弟么?”
黑脸汉子呆立半晌,不置一词。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