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去伪存真
作者:哆嘎哆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752

第241章去伪存真

杨易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曾经奋斗了四个年头的地方。泡书_吧(WwW.PaoShU8.COm)他来的时候是一个懵懂的大学毕业生,而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一个五个月大孩子的父亲了,这是最让他得意的事。

杨易想不到会有这么多人来送他,整个政府大院子里黑压压的一片,这比以前见过的多得多了。除了县里曾经一起共过事的同事们,还有小林子那帮小混混。就连叶小芬等那几个小太妹也跑过来凑热闹,这些小太妹们有好几个都已经嫁了人,赵咪甚至还挺着个大肚子招摇过市,她老公阿肚的肚子虽然大,但跟她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他看见叶小芬两眼通红,像是哭过一样,跟他握手的时候,竟然微微颤抖。他长叹了一口气,这是没法子的是,自己总不能见一个就上吧,有了现在这几个都已经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要是她也加进来,这一锅粥就不知道该怎么熬了。

最让他欣慰的是水泥厂的那两百多个职工。他们的到来让干部们紧张了好一会儿,还以为他们又来上访。谁知他们整整齐齐的排着队来向杨易告别。

送他到北山县报到的是钟副部长,现在他是分管干部工作的副部长。以前杨易在市委党校培训的时候钟副部长还亲自点了他的名,引用他的事迹给学员们上了一节课。

北山县有七十多万人口,比罗县大了三倍还多。罗县是丘陵山区,县城处山一条山冲里,抬眼一望便是山。而北山县城却是一大片平地,一望不到头。

基础设施健全,县城街道很宽阔,可车辆乱停乱放的不少。他们甚至在主干道上被堵了近二十分钟,原因是一辆出轿车违章调头跟一辆出租车发生了擦碰,两个司机为此吵了一架,还大打出手。杨易发现钟部长有意无意的回头看了他一眼,杨易明白钟部长此时心里在想着什么,轻轻的对他点了点头。

路被堵住了,他们只好绕道而行。

县委县政府大院前年已经从闹市区里迁了出来,一幢十六层的办公大楼立在正前方,两边还有一些小楼,错落有至。杨易单从县委政府这个办公大楼就深深赞叹其经济的发达。

像罗县,政府的办公大楼是十年前建的五层楼房,人大政府政协都在那办公,而县委还在一幢二层楼的老房子里办公,那里还住着纪委和宣传部。

张正扬带着常委们和有关部门的领导在办公大楼前等着。当钟部长和杨易以及罗县部分送杨易过来报到的人下车后,张正扬当然领着众人先跟钟部长打招呼。

正当大家在来人中猜想哪一位是新来的政法委书记之时,张正扬牵着杨易的手向大家介绍了,众人立时目瞪口呆。

当杨易从钟部长的车里钻出来后,那些人还以为是钟部长随身的秘书。

他们虽已经听说新来的政法委书记是个年轻的干部,但没有想到竟然是一个油头粉面的小生,此时各人的心思不一。有些暗自高兴,有些却异常的失望。

高兴之人当然是见他这么一个年轻人,还不是任人摆布,难道这么一个人还能骑在自己的头上。

失望之人却也是因为杨易太年轻,本想由市里调来一个强有力的政法委书记,将北山县的社会治安好好整顿整顿。但这样的一个人,能干成什么事呢?

各人的表情一一被杨易扫在眼里。

正式的见面会在七楼的常委会议室。张正扬先介绍县里的一些基本情况和在座的各位班子成员,刚才在楼下的时候已经介绍过了一番,杨易早已将每人的名字职务暗暗记在心里。不过这是正式场合,介绍起来就严肃多了。然后由钟部长宣读了市委文件:杨易同志任北山县县委委员、常委,政法委书记,提名任县公安局局长。

公安局是政府工作部门,按照管理权限由县人大任命。

钟部长对北山县的干部勉励了一番,不外乎是加强团结,开拓进取之类的话,同时对杨易提出了一些要求。

张正扬也作了个简单的发言,无非又是一些感谢和欢迎之类的毫无营养的官话和套话。杨易也表了个态,不痛不痒。

这是官场上一个普遍现象,无论哪一个官员上任,上边组织部门送他来上任的领导都会讲一番话,然后当地的领导想应的说上一段。这样的场合这些常委们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了。

见面会前前后后只不过是三十分钟的时间,然后在北山宾馆里摆了两大桌。

从罗县一起陪过来的县委办主任宋友权和其他四个领导虽然都是酒中能手,而且罗县干部的酒量在淮市里是出了名,但也经不住北山县领导的轮番轰炸。好在北山也有几个被他们撂倒,双方打成了个平手。杨易是今天的主角,他早有所准备,暗暗运起七星逍遥功将部分酒精化作汗水排出体外。待下席后,他全身都湿透了。

县公安局两天前已在闹市区给他找了一套房子,约九十多个平方,里面各种设施齐全,甚至还有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杨易看了一下倒也满意,但他不准备在这里长住,龙雯静已派人在北山县找房子了,待那边弄好后就搬过去。

带他来看房子的是县政法委的副书记吴谦,以及办公室主任吴肖莲和两个公安局的两个年轻女干警。

吴肖莲和那两个女干警将杨易带来的行礼摆放好,他易带来的东西不多,仅仅就几套衣服,和一些日用品。东西摆好后,吴谦便问杨易还缺哪些东西,缺哪样东西就叫办公室去买。杨易说暂时先这样,需要什么他会跟办公室的人说。

连继两天,杨易并没有直接去找张正扬,他在政法委和公安局分别两了个见面会,跟两个班子成员混了个脸熟,听了他们相关工作情况的汇报。

但杨易知道,汇报材料虽然提到了北山县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仅仅是片片而谈,并没有具体到实际之中。要了解其中的真实情况,还是要自己亲自去查一查看一看。

张正扬现在还没有提出具体的发展思路,就是在等着杨易到来。他们两人早就商量好了,要改变北山县的面貌,就是要从公安系统里下手。打蛇要打七寸,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发展经济。

这些年北山县大量的客商流失,就是这个环境太差了。去年有一个客商的孩子被人绑架,直接敲诈了一百万元。那位客商连警都不敢报,直接拿钱赎人。因为他不相信公安能够将他孩子救出来。一个月后,将厂子卖了到其他地方发展去了。

查是要查,但总不能样样都要亲自动手,要不然查一圈后,可能已经是三四个月过去了,那时黄花菜都凉了。所以要在两个部门中布下自己的眼线,将各方面的情况如实的反应上来。

可初来乍到,一下子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用人不塾,只会坏事。

在他来之前,唐继民和张正扬已经跟他聊过,北山县情况复杂,特别是黑恶势力猖獗,县里还有他们的保护伞,特别是公安队伍里有不少的蛀虫,跟他们狼狈为奸。唐继民甚至给两人提出了几个人的名字。这是由市纪委从近些年来举报信中整理出来的。

但这份名单上的人还有待进一步查证,去伪存真。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的时代早已经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