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电影内外
作者:不老的江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03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第一百七十九章电影内外

四平输得很惨。

昔日的八路军新四军,终于斗不过全副美械的老蒋主力军。

打不过就跑吧,指挥部一声令下,守城部队哗啦一声,兵分两路,一路往北撒腿就跑,保护着指挥部,一路往南,此处打不过你,我再去别的地方转转。

硬碰硬的对抗,东北第一回合,杜聿明赢得干脆,林总司令输得服帖。

相比四平恶战,长春一战可以说用平静来描述。

几乎是在同时进行的。

4月14日,苏军老大哥按照约定,在悄悄通报东北局之后,把他们认为重要的机器装备全部装上了火车。

东北局在沈阳发出指令,独立支队进城接管,打趴守军,然后务必做好满洲电影公司的接管,把它转变我方的宣传利器。

就在苏军最后一列火车开启的刹那,独立支队的进攻开始了。

配合他们进攻的还有附近军分区的两支地方部队。

从政治意义上来说,这是一场有影响的战斗。

从军事而言,不值得一提。

和四平相比,国共兵力这里倒了。

根据预先对地形的侦察了解,守军都是一些伪满军警,号称一万多,其实战斗力很差。

独立支队在山东打过日军、伪军、顽军,刚刚在山海关斗过全副美械的**,对付这些欺压老百姓绰绰有余、扛枪打仗抖抖忽忽的伪满军警,那是小菜一碟。

当然,顽抗是有的,局部还很激烈,那是有可能的。

为了尽快结束战斗,独立支队用上了刚刚在山海关缴获的美式迫击炮。

枪声,炮火,冲锋号,四面合围,把守军给吓坏了。

战斗很快结束。

俘虏了八千多,国民党长春的市长、保安司令都被活捉,都是短命鬼,每当几天,就做了俘虏,腰包还没鼓起来。

长春的进入和四平的保卫,是当时东北最大的两件大事。

一胜一败,也算打个平手吧。

这不,东北的领导班子挺开心,脑袋一拍,怀着比兴奋的情绪,给中央发出电报:对于长春,我们决定采取巩固和确保的方针,争取成为我们的首都。

好家伙,都准备定都了。

前面说过,向北进攻,向南防御,毛伟人大手一挥,东北一定要拿下。

东北局此刻感觉不辱使命了。

可惜,他们笑得太早了,这封电报后来几乎成了党内高层之间的一大笑话。

这里,以多打少,进城以后,独立支队立即接管了长春的城防:

表现好的一部分警察,考察留用;

打开日本人的监狱,释放爱国人士和辜群众;

打开日本人的军械库,武装部队。

当然,老规矩,按照接管要求,和当地党组织一联系,我负责打仗,你们成立政府吧。

啥叫地下党,小童鞋吧,

说句直接一点的,就是非法的,要把公开政府打击、取缔的,所以不能也不敢光明正大活动,只能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

这一回,长春地下党开心啊。

一直潜水在下面,终于扬眉吐气出来冒个泡了。

一位地下工作的负责人担任了首任市长,老**啊,很激动。一上任就主持召开了全市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乔向文代表军队参加。

先是伪满洲国首都,接着苏联驻军,回到国民党手里没几天,又改朝换代了,老百姓看热闹呢,眼下最要紧的是,打出**的大旗,把城市给安定下来。会上,市长谈了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

谈了对敌伪人员的政策,宣布了四个正常:

工人正常;

工厂正常开工;

商店正常开门;

学生正常上课;

“四正常”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这玩意是政府干的,部队干吗呢。

乔向文和马司令一商量,东北老乡力气大,心眼好,咱们快点抓住这机会拉队伍。

对啊,马司令连连点头。

于是,“抓紧扩大队伍”成为是当时军地双方的首要任务。

“妻子送郎上战

母亲送子打老蒋”,就是当时长春青年们参军热情高涨的表现。当地铁路工会一下子组织了500多男青年集体前来报名,自治军老乡们不太清楚,啥玩意,可你和他一提八路军,十有**,不就专门打鬼子搞根据地的那帮人吗。

乖乖,不玩不,一玩吓一跳。

独立支队进攻长春时候,六千多人。

占了长春,短短一个月,队伍一下子扩充到了一万。“

乔向文听了,连连摇头,这也是东北局要他来此的目的之一。

“各位或表演,或制作,都是搞艺术的,只要服务于人民大众,你们的成就会为人民所接受”,在日伪统治下,你们做了很多工作,有些电影伤害了人民的感情,但那些不是你们的主意,你们也是迫不得已,为了生活,**能理解,人民群众也能理解,只要现在开始,你们重新开始,我们真诚地欢迎”

大家立即鼓起掌来。

“我们接管长春以后,要请你们继续拍电影,拍新闻片,但是与不同,我们要宣传党的政策,多宣传人民当家作主,要多宣传反动派的罪恶。”

说完话以后,乔向文要求各组的负责人,立即对现有职员进行重新梳理登记,除了回国的日本人、不愿继续工作的人员,统计一下还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愿意与**的新政府合作。

几名负责人愉快地答应了下来。

长春的接管进展顺利。

电影公司的一大批演职人员表示,今后跟着**干,**到哪里,他们跟到哪里,

乔向文立即电告东北局,东北局对他的这一工作非常满意,很快将电影公司的转化和表态发成专报,上报延安,其时,延安正在筹建**的电影厂。

中央对此高度重视。

很快,指示东北局,花力气做好电影公司的接管工作,在有可能的情况下,以它为基础,成立东北电影公司,同时,抽调一部分骨干,去延安帮助筹建延安电影公司。

任务又落到了乔向文的头上。

他深入公司,和每一个骨干见面谈心。

通报党的工作计划,征求他们的意见。

很快,有五名年轻演员报名,愿意去**圣地延安工作,接着又有两名摄影师报名。

东北局十分高兴,立即电告延安。

乔向文亲自为这几名同志买好了飞机票,告知到西安后,将有专人接他们坐车至延安。

碾转到了延安之后,中央领导还亲自接见了他们。

他们中间有两个人后来一直和乔向文通信联系,终身保持着对他的敬意。

几名演员和摄影,后来都成为了延安电影厂的原始人马,用他们的经验和热情,在延安拍出了一批好电影。

电影公司的其余演职人员,后来被安排到哈尔滨,那里东北电影公司正在筹建。

多少年后,提起解放区的电影,提起新中国的电影,很多人都会如数家珍,导演,演员,摄影,化妆。

没有人,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在非常时期为之付出的巨大努力

那是一个不爱张扬、默默工作的人。

那是一个不断接受特殊使命、不断冲锋向前的战士。

密战处不在,有时候需要用枪,还有很多时候,需要的,是责任心

可是,好景不长啊,长春很快变成了自治军的短春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