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四 宿元景
作者:绿林草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15

“哥哥,紧急军情。”朱武神色焦虑的快步走进王伦的公厅。

“军情,莫非是官军?”王伦停下手中笔抬眼看着。

“正是,浦东巡检关胜,保义使宣赞,济南府兵马钤辖董平,原东平守将丁德孙、龚旺,率东京上四军捧日马军十个指挥,天武步军十个指挥,殿前司虎翼步军二十指挥,京西宣毅军十个指挥,大名府厢军三十指挥,共计四万人进犯,如今官军正停留在濮州范县黄河对岸上!”朱武急匆匆的说着。

“四万人?人倒是不少,朝廷也够看不起我等了,他打个方十三,都调遣了十几万人,他是觉得我等占的府县,比方十三少么!”王伦冷笑了一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们要在哪渡河?”

“如今在范县白衣阁。”

这个年代的黄河,在京东西路濮州范县北上,而现在的范县县城,跟后世的范县县城,一个在黄河东岸,一个在黄河西岸,差距也是甚大,而且此时的白衣阁乡,更是黄河的一个渡口。

“不走朝城的渡口,倒是来了范县,好好好,他是欺负我等没法把个黄河全占下来么?!”王伦看着地图说道。

梁山占据的渡口,都在阳谷县,当然还有范县的安定镇。从安定往北,一路的子路坟、竹口镇、安乐镇都是被他们牢牢的控制住了。

渡过黄河进攻王伦最近的路,其实应该是大名府的朝城县,但是此时朝城的渡口早都封了,谁不知道,梁山的一支水军就在对岸的竹口镇驻扎着,上百艘艨艟战船把这一线都封锁住了。再往北,从东平府铜城镇、扬刘镇、但欢镇渡河,又绕得太远,故而关胜准备从范县白衣阁渡河。

“前几日接连的秋雨,不知如今黄河秋汛如何?”王伦问了句。

前些日子,中秋过后,不仅是京东路,还有京西路、河北路,都下了几场大雨,就是频临洛水西京洛阳府,都要想想怎么对付秋汛了,更别说是黄河边的东京开封府了——东京的河面本来就高,那是天下闻名的船在屋上跑,说的就是往日黄河的河面,都比河堤下的房屋要高上很多。

这几日的秋汛,虽然让干渴的中原大地上的农田得到了丰沛的雨水浇灌,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保证河堤不被桀骜不驯的黄河冲垮的问题了,甚至原本管着广济河、五丈河漕运的广济军,都抽调了人手去了京畿路保证河堤安全。

朱武也是跟了王伦这么久了,哪里不知道王伦的意思,于是说道:“暂时他们是过不了河。”

黄河秋汛泛滥,都已经严重到了要派人加固堤岸以防溃堤的事情发生,更别说过河了,船要是进去了,保不准到了河中央就得船毁人亡,而且从白衣阁渡河,是顺流而下,一旦没控制好,整艘船就是不毁,弄不好也被冲到济南府去了……

而浮桥,原本京东路就没有,要走浮桥,对不起,还请官军掉个头,去滑州、孟州过河去,无论是孟津、白马津,都能走浮桥。

所以关胜要是想渡河,不好意思,等到三九天,黄河上了冻,能跑马的时候再说。

河水滔滔,黄河水流之迅捷,让黄河的结冻日期远远晚于附近的寻常河流,但是黄河一旦结冰,真是冰冻三尺,别说是行人了,太平车儿——这种巨大的车子,自重都有三五百斤,载重可是达到了骇人的五六千斤——都能行得开。

“他要在范县渡河?那好得很!”王伦呵呵一笑,人算不如天算啊,关胜怕是怎么也没算到,大旱未艾,老天爷转眼就是接连的瓢泼大雨了?再等到冬天,王伦会怕他攻城?开什么玩笑,光是那跟刀子似地朔风,就得让官军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哥哥,依了小弟愚见,攻了范县便是!再从范县屯重兵,到时候寿张就不用屯着这么多兵马了。”朱武上前道了一句。

“哈哈,正合我意,着徐宁带队,栾廷玉、鲁智深、武松、邓飞、宋万、杜迁、穆春、郝思文为副将,率领踏白军前往!赶在黄河结冰之前,攻占范县!我倒要看看,关胜是要强行渡河,还是坐等寒冬!黄河、寒冬,哪个不得够他喝一壶的了!”

==============

朝堂上。

朝会过后,是勤政殿里的内朝。

这次,内朝里多了一个人——太尉宿元景,“官家,那清风山两位寨主头领,宋江、吴用有意招安,只是青州知州慕容彦达把御酒里掺了水,而且克扣了金银器物,这才惹起宋江、吴用二人不满,否则,朝廷岂会不是又得一助力?”

如今无论是江南还是京东,都乱成了一锅粥,东京城外的流民营里,怎么也得住下了三五万人,这是垂在赵佶心口的大患。

从太祖时开始,就对流民小心翼翼了,费尽了心机不让他们闹出事儿来,无论是流民充军,还是以工代赈,都是这个意思,可是太祖的位子传了几代,这倒好了,东京城下屯扎着三五万流民?!

他赵佶即便是再不把江山放在心上,现在也得烦的不得了了。

“朕意是着一得力人手,前往清风山招安,否则朕寝食难安啊!”赵佶扶在御塌的扶手上,这番神情倒决然不是装出来的——任谁坐在他坐的位子上,除非是“百姓饿死,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司马衷,或者是即位之前突然中风了的唐顺宗李诵,否则都一定会是寝食难安的,何况赵佶这等聪慧过人的天子。

“宿太尉忠心国事!微臣恭贺陛下,朝中有如此贤能!”高俅用心险恶的上去说了声。

宿元景那张保养得十分出色的脸上没什么神情,心里却是骂开了锅:我与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你却如此陷害我!

他正想着呢,却见高俅退回来后,冲蔡太师嘴角不为人察觉的咧了一下,蔡京也微笑着点点头,鬼知道他是同意高俅的说法,还是因为阴谋达逞。

宿元景一想:是了,深入贼窝,他宿元景哪有这个胆子?只是自己为人正直,绝不愿意跟高俅他们同流合污,而且经常使些小绊子,在天子面前说他们些坏话,蔡太师早就看他不爽了!

但是赶鸭子上架一般的情景,他宿元景怎么好意思迎着赵佶灼灼的目光说:官军,微臣不敢去?

于是深吸了一口气,宿元景朗声道:“官家,微臣愿为官家排忧解难!”

“宿卿忠于国事,朕甚感欣慰,梁师成?”

“官家,梁师成在。”梁师成在赵佶后面捧着浮尘走上前来。

“加封宿卿开国伯,食实邑七百户!”赵佶大手一挥,便把封赏赏给了宿元景,而且把宿元景的开国子又加封了一等。

宋封爵十二等,王、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开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这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开国伯食邑就是七百户了!不过宋代的封爵的食邑,从一万户到开国男的三百户,但都是虚数;只有“食实封”才有实在利益。食实封从一千户到一百户,共分七等。实封一户,每日计钱二十五文,朝廷随月俸一起发放。

可想而知,这七百户,每年要给宿元景家里送去多少钱了!

虽然宿元景现在怕得要死,还是跪在地上一副诚惶诚恐恨不能鼻涕眼泪一起流的喊着:“官家宠命优渥,微臣恨不能肝脑涂地,虽万死不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