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五 高俅(九)
作者:绿林草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78

王伦几人看着地图,从定陶到乘氏、再到南华再到临濮、甄城,各县都只隔着几十里地,一夜之间走完再轻松不过了,只要提前通知好城中守将,十个指挥的人藏起来也不是什么难事。

“先让时迁多派人手,夜中观察此间路程,要是夜中行军,少说也得走五天,加上休整,也就是这十天的样子了。还有,再派石宝、徐宁、韩韬三人把背嵬军带到范县,他要是想偷袭,务必把这支军马给我吃下来!”王伦吩咐着。

背嵬军是梁山中战马数量最多的一支马军了,两厢五千人,战马三千八百多匹。比之选锋军和执锐军都强了太多。

东平监其实早让王伦占下来了,只不过因为原来的监司实在是无能,京东西路一年产马也不过九百二十匹——要知道,光东平监的**也不止这个数了,东平监的监司每年光靠出售马粪都能赚个盆满钵满,就是要给宋庭交上去的战马数,永远达不到要求。

自王伦占了之后,他们手脚勤快了,也不敢放任**就在监里只拉粪不干活,去岁产马一千二百匹,比之过去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幼马打死也做不得战马的,所以东平监出栏的马匹,还得等个几年才能用上。

其实,大宋的马,根据品种分成十一等。

最上的是西北蕃马,也就是现在的藏马,这个只能通过互市来买,所以少得可怜。其次是秦风、永兴军路所产的西马、秦马,这以还有河东府州所产最优,所以又称河东马;然后是河北马,这是契丹马跟土马的杂交产物;然后就是东马了,东平府、齐州、淄州、青州、密州、潍州所产最多,质量也最好,不比西马差太多,只是产量比西马少很多;而后是淮马、西南马(川马)、南蛮马、大理马、果下马、兔儿马、洲屿马。

南蛮马好歹还可以勉强做战马,大理马就只能做驮马了,至于肩高不足三尺的大理马、广西土产的小马果下马,两浙所产肩高不过三尺,长四尺的兔儿马、福建岛屿上的洲屿马,压根就做不了战马,撑死了就做驿站的驿马了。

王伦占着大好的东平府,水草丰茂的黄河草甸,却只有这么少战马,这就让他无比的希望养马、驯马、医马的高手段景住和皇甫端能早点上山了。

这些都是后话,真正要考虑的,还是把项元镇手下的五千精骑吃了——至少能俘获一批精良战马,以及劝降一些精干骑士。

“嗯。”许贯忠重重的点了点头分析着说:“寨主,只要能守住巨野,那么官军士气肯定会陡然下降,高俅要想鼓动士气,少不了要把现在当机密的项元镇给说出来。那时候,咱们再把这支官军的衣甲旗号亮于城头,哼哼,官军要是还能提起士气来就怪了!”

“这就叫:”王伦笑呵呵的说着。

“趁人病要人命!”许贯忠和朱武抚掌大笑着说道。

很快,就有信使下了山,乘着快马疾驰去须城了。

“对了,那个刘梦龙,看看能不能在他到蓼儿洼之前破了他,省得他纵船泊内,到时候也是个心烦。”王伦脑中有想起来自己的水战秘密武器“水鬼营”了。

两个军师知道王伦所想,纷纷摇头说:“水鬼营怕是用不上,关胜那是想不到冬日还有人敢下黄河,如今正是盛夏,刘梦龙也是水军将领,这些事,肯定会防着,要是猝然把水鬼营派上去,怕是会有损伤。”

“李俊呢!叫他来。”王伦眉头一抬道了句。

天一厢的水军,一厢在黄河驻防,两厢都在蓼儿洼里等着沿运河水道北上的官军水师了。说起来,蓼儿洼是落草为寇的最佳屏障不假,但是须知这里也是漕运重中之重的五丈河、广济河的源头,又是大运河的终点,南方的纲船就是沿着大运河、五丈河、广济河一直到东京的。

除此之外,蓼儿洼还是济水的源头,汶水的终点。

小打小闹的时候躲在蓼儿洼里是清净不假,但是王伦现在惹出来偌大的声势,再藏在这,人家官军调集水师前来攻打,可就不好防了:能进入蓼儿洼而且可以行大船的河流实在是太多了。

“寨主哥哥找我?”李俊大跨步的走了进来,水军就在蓼儿洼里,他就在山下的鸭嘴滩水寨里,王伦派了人找他,眨眨眼的功夫就上来了。

“唔!”王伦看着这个原著里因为宋江、吴用受招安而心灰意懒去了海外当国王的混江龙,不过现在他倒是不用担心李俊会再去想什么海外国了,拼一个中国的王公,怎么也比海外弹丸之地的国王要好得多不是!王伦拍拍他肩膀道道:“刘梦龙率金陵水师北上,天一军可有把握?”

水军的一个指挥,并不一定是五百人,可能是像官军那样一艘十车船,也可能是梁山这样四艘四车船,或者八艘双车船,都不一定。天一军在蓼儿洼里就驻扎了两厢十个指挥,可是刘梦龙统辖的官军,可是人数都有一万五——当然还是兵籍册上是这么说的,如果天一军每个指挥都是五百人的话,跟天一军军力相当,更别说天一军还有一厢空着呢!

李俊也是想到这些,哪怕是天一军的车船上,安置的可是财车,照样不敢托大说什么万无一失之类的话,想了片刻,还是谨慎的说了句:“未曾遇敌,李俊不敢大意。”

王伦走回桌后,目光灼灼的看着李俊:“可是,天一军的弟兄们,可能要提前遇敌了!”

哐啷一声,李俊单膝跪在地上,一脸的坚毅,拱手高喝:“李俊虽万死不辞!”

===========

“项节帅那边,传回来消息了没?”高俅在帐中只感觉燥热不看,行军打仗,又没人会给他端来东京冰窖里的冰块,大口大口的灌着用井水镇过的酸梅汤,可是脑门上的细密的汗珠,还是一层层的跟春笋似地冒了出来。

“说是昨夜到了南华了,少不了再过几天,就能从范县、郓城中间穿过去,直接打到贼寇占据的重镇须城了!”帐下最为亲近的党世雄上前一步说道。

高俅哗啦啦的摇着大折扇,咬着下嘴唇,翘着下巴得意洋洋的晃着大腿说:“出其不意,直捣腹心!项节帅此功,不在韩武功之下啊!”他说的韩武功,正是武功郎韩世忠。

“都是太尉英明!日后项节帅哪怕是建功,这运筹帷幄、决策千里的首功,项节帅也得首推太尉,说不准西府里都得为太尉备下一张太师椅了。”党世雄一脸谄媚的笑说道。

“哈哈哈!”高俅得意洋洋的笑了几声,捧着肚子说道:“高某忠于王事,替官家分忧罢了,哪里会计较功劳!”不过这话听起来,分明是这份首功他高俅是吃定了。

“太尉忠肝义胆,官家必会明察!”党世英也跟着哈哈笑了几声。

“本官观党都指也是勤于王事,日后本官也要在官家面前赞上两声,你两个少不得也得位列横班,只是嘛……”高俅骨碌碌了几下眼珠,吸了吸鼻子。

党世英、党世雄两个是他高俅的狗,怎么不知道高俅话里的意思,赶紧跪倒在地大声喊着:“小人发迹全仰仗太尉,哪里敢忘了太尉!”

就在中军大帐里,高俅和亲信准备分“赃”——没到手的“赃”的时候,项元镇也是踌躇满志,尽管是夜中赶路,但是没走多远,故而这大白天的也睡不着觉,登上了南华城楼,极目东望:“天下遍地都是军功!项某原也是同王伦一样的绿林豪杰,想不到今日,却也得以封妻荫子了!也罢,取了王伦的头,便辞官告老,享几年清福!”

只是他没看见,城下一樵夫放下肩上担着的一担柴,擦着额角的汗珠,目光却没停下的往城楼上瞟……

=========

打滚求收藏!求收藏啊!!!!!!!

<!--#include file="/ads/we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