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谷
作者:孤独的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81

却听公孙止问道:“不知姑娘与刚才的疯老头有何关系?”小龙女明知故问道:“我认识他没几天,后来便一直被蒙古兵追赶,这才逃到这里。却不知他如何得罪了谷主?”公孙止恍然大悟道:“既然姑娘与这疯老头相识不久,想来他之前在我谷中放火破坏、盗取物品之时便与姑娘毫无关系了。”小龙女点头。公孙止又说道:“刚才听姑娘说后有蒙古追兵,想必是这些异族蛮人贪图姑娘的美貌,欲对姑娘不利。姑娘虽然武功高强,但毕竟比不上蒙古兵人多势众。如姑娘不弃,倒可前往在下谷中暂避。在下的山谷位置偏僻,入口隐蔽,外人极难寻找。不知姑娘意下如何?”小龙女点头道:“蒙谷主盛情相邀,小女子恭敬不如从命了。”公孙止大喜,对樊一翁说道:“还不快前面带路。”于是樊一翁便先行领路,而其他绝情谷的弟子也收起渔网,跟随公孙止和小龙女一起离开。

路上公孙止问起小龙女:“不只姑娘尊姓,可否告知芳名。”小龙女答道:“我原姓李,单名一个夏字。”心想这也不算谎话,自己本来确实姓李名夏,只是今生除了娘亲之外,还没人这么叫过自己。公孙止大喜,说道:“在下复姓公孙,单名一个止字。李姑娘美貌绝伦、清丽脱俗、天姿国色、风华绝代,今日能邀得李姑娘入谷,实乃蓬荜生辉呀!”小龙女微笑不语。

一路上公孙止竭尽所能讨好小龙女,小龙女毕竟不是原著里那个心如止水、冷若冰霜之人,虽然不为其所动,但女人总是喜欢听赞美之言的,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都概莫能外。小龙女今生一直没机会享受到男人的称赞,连自己心爱的杨过也不把自己当女人看,现在有一个人能殷勤得巴结自己,还是让小龙女感觉大为受用的。

小龙女之所以愿意跟公孙止去绝情谷,一来固然是想摆脱蒙古人不停的追杀,毕竟小龙女现在既不想去襄阳,也不愿意回古墓,想来绝情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位置偏僻、人迹罕至,小龙女想在谷中待上一阵,日后待风头过了再出谷来。二来是因为小龙女刚刚练好玉女素心剑法,手里一直缺一对合适的宝剑,而绝情谷里就有君子剑和淑女剑等着自己去拿,所以也应该去走一遭。另外还有第三个原因,是小龙女虽然自己不愿意主动去找杨过,但却隐隐希望杨过能够象原著里一样来绝情谷找自己,向自己表明心迹,这样自己也了一个台阶可下,便可以原谅他了。但如果杨过还不来找自己的话,这就说明自己和杨过是今生无缘、再也不能在一起了。至于公孙止么,反正现在自己的武功已经远高于他,他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再加上自己百毒不侵,也不怕他用毒药来害自己,因此谅他也拿自己毫无办法。至于绝情谷里的情花,小龙女也不担心,自己知道情花之毒的克星是断肠草,所以不用担心会象原著里一样中毒后被逼婚。

当下小龙女跟着公孙谷、樊一翁等绝情谷中人奔行数里,来到一条溪边,只见溪上有数条小船,众人皆上了小船,然后各自扳桨,溯溪上行。随着溪水越来越窄,小船已划入西首一条极窄的溪水之中,溪水入口处有一大丛树木遮住,真想不到这深谷之中居然别有洞天,众人从那树丛中划了进去。溪洞山石离水面不过三尺,众人须得横卧舱中,小舟始能划入。划了一阵,但见两边山峰壁立,抬头望天,只余一线。山青水碧,景色极尽清幽,只是四下里寂无声息,隐隐透着凶险。又划出三四里,溪心忽有九块大石迎面耸立,犹如屏风一般,挡住了来船去路。

但见樊一翁跳上一块大石,在一块大石表面鼓捣了几下,也不知道他扳动了什么机关,但见大石屏风竟然裂开一条缝隙,恰好可以让小船通过。小龙女见了不禁心想,原著里杨过和金轮法王、尹克西、尼摩星、潇湘子、马光佐六人不知道此机关,只得合六人之力把船抬过大石屏风去;如果自己现在不是跟着公孙止同来的话,有樊一翁启动机关的话,只怕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过了大石屏风后,众人继续划般,不多话便到小溪尽头,于是众人弃舟登陆,沿着小径向深谷中行去。山径只有一条,倒不会行错,只是山径越行越高,也越是崎岖。行不多时,到了山峰顶上一处平旷之地,后面有座石屋。公孙止对小龙女歉然说道:“今日天色已晚,请李姑娘在此石屋暂住一夜。明日在下再带李姑娘前往山庄,不知李姑娘意下如何?”小龙女原来就知道他会如此说,便点头同意。

公孙止说道:“李姑娘远道而来,定然饿了,还不快去奉饭来。”樊一翁点头称是,只见四个绿衫人入厨端饭取菜,一会儿开出席来,四大盆菜青的是青菜,白的是豆腐,黄的是豆芽,黑的是冬菰,竟然没有一样荤腥。公孙止又抱歉得说道:“我们谷中摒绝荤腥,须请李姑娘原谅。请用饭罢。”小龙女自幼便在古墓之中吃惯了青汤寡水、粗茶淡饭,倒也不觉不适,于是便随同公孙止等人一起用起饭来。吃完之后,公孙止让绿衫人皆退出石屋,让给小龙女一人休息。小龙女也不客气,便挂起白绫睡觉。

次日小龙女醒来,走出石屋。昨晚黑暗中没看得清楚,原来四周草木青翠欲滴,繁花似锦,一路上已是风物佳胜,此处更是个罕见的美景之地。小龙女信步而行,只见路旁仙鹤三二、白鹿成群,松鼠小兔,尽是见人不惊。小龙女细看道旁花树,见枝叶上生满小刺,花瓣的颜色却是娇艳无比,似芙蓉而更香,如山茶而增艳,心想这便是情花了。想到原著里自己和杨过被这花折磨得死去活来、苦不堪言,便在情花树下仔细寻找,果然发现不远处便有生长着一株深紫色的小草,想来这便是断肠草了,原著里杨过最后就是靠这草才保得了性命。

一转眼间,小龙女却发现了万花丛中发现了了一株绚烂华美的鲜花,但见此花高三尺左右,茎下部的叶具短柄,上部叶无柄,叶片呈现长卵形,先端急尖,花顶生,具长梗,花萼为长椭圆形,虽然数量极少,但却比情花更加鲜艳夺目。小龙女不由心想,这是什么花,如此美丽,怎么原著里不曾记载。

正想着事情,却听见有人走来,小龙女转头一看,果然是公孙止前来。公孙止见小龙女在观赏鲜花,但问道:“不知李姑娘可是喜欢这谷中鲜花?”小龙女点头道:“这谷中鲜花盛开,引人入胜。只是不知道这些花的名字,不知谷主可否告知一二?”公孙止呵呵笑道:“李姑娘太客气了。”于是指着情花说:“此花名唤情花。情之为物,本是如此,入口甘甜,回味苦涩,而且遍身是刺,就算小心万分,也不免为其所伤。多半因为这花儿有这几般特色,人们才给它取上这个名儿。”小龙女点头,又指着刚才自己见到的极为稀有的鲜花问公孙止:“此花极为少见,却有开得如此娇艳,不知所唤何名?”公孙止说道:“此花名为忘忧花,传言它能使人忘记一切忧愁烦恼,乃是极其珍贵的品种。即使本谷之中,也是甚为稀少;至于谷外凡世,却绝无此花。”

小龙女喃喃得说道:“忘忧花!忘忧花!”小龙女心里感觉好似抓到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知道前世的自己对这种花一定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这种花有此等功效,想来应该另外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名字,听说此花的使用影响极为重大,但自己两世为人却偏偏从来没有见到过此花,因此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来。

想着想着,小龙女不觉头疼起来,用手捂住了头。公孙止见状,便问道:“李姑娘可有不适?”小龙女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只是在想一件事情,却又毫无头绪。”公孙止微笑道:“李姑娘不如随在下去山庄如何?”小龙女点头同意。于是公孙止便带着小龙女向山后走去,行出里许,忽见迎面绿油油的好大一片竹林。北方竹子极少,这般大的一片竹林更是罕见。小龙女在绿竹篁中穿过,闻到一阵阵淡淡花香,登觉烦俗尽消。穿过竹林,突然一阵清香涌至,眼前无边无际的全是水仙花。原来地下是浅浅的一片水塘,深不逾尺,种满了水仙。这花也是南方之物,不知何以竟会在关洛之间的山顶出现?水塘中每隔四五尺便是一个木椿,公孙止身形微幌,纵跃踏椿而过。小龙女依样而为,也轻松过去。公孙止见了,抱以赞赏的眼神。青石板路尽处,遥见山阴有座极大石屋。

公孙止带小龙女入了石屋,便说道:“上早餐,李姑娘请用!”却见公孙绿萼捧上一碗花瓣,说道:“这是新采摘的情花花瓣。”樊一翁却端上来一壶酒,说道:“这是谷中珍藏数百年的美酒,谷中之人从来不喝,今日见姑娘至此,谷主才特意请姑娘享用。”言下之意,颇为岔然不平。公孙止喝道:“一翁,休得多言。自敝祖上于唐玄宗时迁来谷中隐居,茹素之戒,子孙从不敢破,我谷中弟子自然要尊古训,但李姑娘远来是客,却不必与我等一起尊此戒令。”

小龙女心里一动,心想公孙止要修练家传独门闭穴功夫,必须不食酒肉荤腥。今日居然为了自己拿出了从唐代珍藏到现在的美酒,来招待自己。想起原著里杨过随金轮法王等五人来此谷中之时,受到无酒无肉的款待,马光佐还为此大为抱怨。看来这公孙止对自己还真是特殊照顾啊,只是不知道原著里的自己是否也有此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