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兰月的商务活动结束,他们想回京城时,兰月不禁想起来王爷还没有去灾区呢,于是主动要求陪同王爷一行去灾区看看,这时北方已经是冬天了,灾区的水患也过去了,所以王爷才没有那么赶,随同他们来这里,现在她本着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的心思提出来,得到众人的一致同意,于是一行人又折回灾区,这次他们避开墨山和钦州线路,转战于山水之间,跋山涉水径直朝枝江而来,这是一条由北向南的水道,几乎横贯南伽王朝的疆土,兰月他们这次从灾区江段下游沿江而上,大江两岸的水退去后的浅滩依稀可见,农田荒芜,江两岸少见人烟,村落也人迹罕见,残桓断壁诉说这里往日的繁盛和今日的悲凉,兰月看着辽阔的江水眉头紧皱,听说过治水要引不是阻,可是引向何方,周围哪里需要,如何引法,那可不是纸上谈兵的,问王爷可有地图,自己的脚无法踏遍河山,还是用最简洁的办法吧。王爷带着她来到一处平地上,从怀中掏出羊皮地图,那上面沿江两岸的地势标注很清楚,兰月敬佩这些古人的智慧,现代人靠高科技才能完成的工作,他们用着最古老的办法也能做到,就是了不起,察看着沿江的地势寻找人迹罕至的地方,高低水位落差,找出几处有改造可能的地方,不是河流汇聚地,就是有地势落差的山区,现在他们弃车登船,逆流而上,等真正体会到晕船的滋味时,他们才知道渔民可不是谁都能当得了的。还好是王爷出巡,怎么折腾都有理,当然行程要比预计的长得多了,当来到第一个水流汇聚区域时,他们下船,沿岸边观察着地形,原来这里已经形成一个湖区,当水位拔高时就漫过周边,而不是顺流而下,这让兰月想起了一个名字,堰塞湖,这是个危险的水域,所以需要引开湖区存水,但是下游该何处取舍呢,只能是山谷地区,还要在水位达到一定高度前泄洪,因此是个不小的工程,将这个想法告诉王爷,而且讲解此处湖区的害处,和前后地势对比,以及泄洪去向,让景王也皱起眉头,他不太懂,但是水往低处流的道理还是懂得的,治水患目前是刻不容缓的,于是他问兰月如何做到她想的,回答是人工打通山谷通道,水一方面可以漫延沿路土地,吸收一部份,还可以在土质疏松的地方形成平原供人们耕种,更主要的是将上游来水的河道打通,清淤人工的使用是很巨大的,她突然想起如果用部队有偿劳务的话会见效快些,说出想法后她又点胆怯了,这可是王爷的敏感点,果然王爷不赞同地转过头去,半天回问她怎么想起这个方案的。
兰月挠挠头:“我们那里的军队里是分兵种的,当然打仗实用武器装备不同嘛,不过想想在这里也不是没有可能,如果你想有一支精良的部队,就要面对各种困难,逢山开路遇水叠桥的是工兵,他们得善于攀爬,游泳对吧,可是术业有专攻,山地作战时就要爬山,骑射,隐身等各种技能,水上作战就得要求会游泳,会划船,不晕水。如果和平时期,军队不能只是每天操刀练剑,那他们将来回归民间指什么生活,何不利用军队操练空余让他们练就一技在身,将来好养家糊口,还可以在服役期间有所积蓄,将来退役还家不用为生计发愁呢。另外可以招募民工,但是这样管理起来难。”
“难也得使用民工,希望给灾民一些补偿嘛,就优先使用本地民工吧。这些事由我来安排吧,之后会让工部的官员善后。”
这就是官威的力量,不出三天他们就安排给了当地官府,并下令随时汇报治水进度,兰月心里打鼓,希望自己别好心办坏事,可是当他们进入下一个预定地点时,没有传来不可行的报告,她才大着胆子问起来,惹来两个影子侍卫的窃笑。王爷想了一会儿,才告诉她计划虽有修改不过最后可行,已经启动了。深呼出口气,她算解脱了。在接下来的几个落差点兰月请教当地人正常年份水位情况,告诉他们可以做水车调水给缺水地,开辟小溪水道分流这样也缓解下游泄洪压力。在指导完成第一部水车的试车后,兰月终于决定收兵了,因为她知道自己不是神仙,即使学习了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也不能都记得, 还有很多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见好就收吧。今后他们会遇到的问题多着呢,自求多福吧。
听说要回去了,腊梅这次抱着兰月跳起来,她是真的想家了,两个多月在外风餐露宿的,小女孩子真是够难熬的,兰月抱着腊梅心疼地说着宝贝辛苦了,惹得众人嘻嘻笑。这样他们计算一下他们此行将近横穿大半个国家的地域,每个人心里都不由得生出一股豪气,命运真的握在自己手中,孙策也领略什么叫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一路体会国计民生,见识人间百态,自己已经不是当初空有满怀抱负,觉得自己才华横溢,不屑与商贾为伍的狂浪书生了。自己今后不论做什么,只要无愧于天地,对他人有益就是价值所在,看到平凡中的伟大尤其不易。就像自己的老板,当初以一个有些积蓄的富家夫人身份开始经营,到现在可以养活上百号人的生计,接下来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受益于她的经营思路,不就是为国分忧,为民谋福嘛。
王爷感怀近一年自己生活的改变,他们从相识,到现在相知经历了多少矛盾,争执,舍与得不知对他们的将来意味着什么,可是他庆幸今生能遇到她,给他的人生带来新鲜的体会和内容。他已经做好准备和她痴缠今生,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但是我会静静守候,只为她一人的痴情。
师太的此行尤为可心,她和兰月情同师徒胜过师徒,她感念佛祖给她灵感收下兰月,她不但助她普渡众生,更是给一些绝望的人带来生的希望,给凡俗世间的生灵做出奉献的榜样,与她的一路同行深感佛学的深奥,佛法无边。如果她日后真的寄身庵堂必是一代大宗师的修为啊。
与众人回程的诸多想法相比,兰月可简单多了,没事窝在马车里睡觉,让师太领略她觉母的厉害了,有事就呼朋唤友地召集众人,分工合作,一路回程中她结识朋友,收养孤儿,资助病患,虽然经常闭眼养神,可是丝毫不耽误她行善,众人知道她借花献佛的苦主是王爷时也不禁偷笑。
这天来到了兰月的生产作坊所在的小镇上,当兰月见到父亲时,久违的女儿态差点让大家跌个跟头,原来兰月还有这么娇气的一面呢,尚书大人见到王爷同行不禁奇怪,他又有什么企图,女儿如今已是昔日黄花,他何苦要苦苦相逼呢,面上寒暄着,背人时还是忍不住提醒女儿防范,兰月点头,告诉父亲自己一路上的所作所为,记录的东西给父亲拿出来看,刘大人摇头,这笔字真是够瞧的,可是她自己认识就行了,害得兰月不好意思了半天,接着父女二人又聊起此地的生意,刘大人按照女儿的提示一步步建起作坊,疏通运力,现在这里所有人都直接或间接地受惠于他们的产业,小镇上的人们接受了他们的进驻,所以各方都非常合作,还培养了两个负责生产和运输的年轻人,兰月说抽空会见见他们。
王爷感觉到前尚书大人对自己的抵触,于是不好继续打搅,留宿在小镇的一家客栈里,兰月歉意地点点头,希望王爷别介意,王爷苦笑一下摇摇头表示理解。无言的告辞了。
在小镇逗留的一天里,王爷留意了这里的一切,太有兰月的风格了,刘大人竟然帮她到如此程度,说明他也感觉到了她的不同以往,看来还是有说话的前提。他知道自己对他们一家的伤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求得谅解的,好在现在他有这个时间和机会了。
兰月却马不停蹄地检查了作坊,生活区,货栈,仓库,还有码头。后来见到了父亲说的那两个人,没想到其中管理作坊的是位大嫂,她有病卧床榻的夫君,五岁多的幼子,所以工作很努力,也很聪明,兰月欣赏她的自强精神,临走包个红包送给她,说感谢她家人对她的支持,其实变相地资助她家用,这位张姐感动得眼泛泪光。而那位运输管事是一位年轻的小公子,听父亲说他是乞丐头,原名叫程大,后来刘大人为其改名叫程杰,结识码头的老大们就是通过他搭桥,此人江湖义气重,为人侠义,兰月看着他,清秀的面容,身体不是很高大,但是很结实,小麦色的肤色,淡定从容,这让兰月从心里感觉对路,一番交流下来,兰月赏识他的为人,许诺他可以自己决定使用人手,但是要保证运输货物安全,同时暗示今后可能让他们参与去外地押镖以长见识,这对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个诱惑。淡定的神色中揉进一丝期待,兰月还告诉他用人之道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学会给别人机会,用他人长处,避他人短处,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听着兰月的交代,程杰用心记着。兰月忽然又有个想法,程杰既然得父亲喜欢,为什么不让父亲辅导他学习一些文化,这样给他个成长的机会啊,于是跟程杰介绍自己和父亲的身份,然后鼓动他求父亲教授他一些文化知识,同时要他找些手下可塑之材共同由父亲栽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为以后发展打基础。她的安排又让尚书大人收下一批弟子。心里有不舍,于是令他们尽快接手父亲的工作,以便父亲可以安心教授他们,这样变相减轻了父亲的担子,母亲和父亲不用每天分开,晚上的时间毕竟还是短多了。老伴老伴老来找伴,不能让娘亲总是孤独。又和父亲交待了一下,他今后只给指点一些便好,其余时间可以陪伴娘亲了,老夫妻欣慰的表情告诉兰月他们喜欢这样的安排。
回到住处,兰月象失魂的僵尸一样靠着腊梅拖进房间,腊梅知道她在跟她撒娇,也知道她确实很累,于是又是晚餐,又是洗漱的匆匆结束后她放心地仰面倒到床上,腊梅笑着搬正她的身子,脱掉鞋子,为她盖上被子才出门,兰月这里已经进入梦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