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战前恐慌
作者:青云飞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134

() () 第一百四十章战前恐慌

从上海6地和黄浦江面上传出轰隆隆的炮声之后,宣示着振**和日军的战斗已经展开,上海地区的居民随后开始出现了恐慌状况,他们了解振**的6军战斗力并不弱于日军,但日本海军的强大舰队却使他们十分畏惧,日本舰队的火炮可以在长江口等地覆盖整个上海市区,日本人若是起飙来,可以将上海立即化为一团火海。

在日本两艘炮艇被歼灭,和日本义勇团,他们心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两个字“战败”,如今的国人早已失去了当年汉唐时期的那份自信和底气,完全将自己摆在了一个弱国平民的位置上,在日本这样国土和人口大大少于中国的小国面前,已完全失去了自信心,不敢轻易言战。

自鸦片战争以来,万人敬仰的天朝大国便从此跌入了史无前例的低谷,国人似乎已习惯了低头做人,形成了胆小怕事的懦弱性格,逢事都希望低调一些,遇到战事都主张逃避,而日本等国嚣张跋扈的气焰则日渐高涨,遇到两国产生纷争时,国内当权者和普通百姓高调地都主张以武力解决。

日本不但对积弱的大清频频动武,而且对于欧洲列强的俄国,也不惧以武力相抗衡,取得了日俄战争的胜利,这与日本近代历次战争的完胜后形成的自信心是大有关联的,日本人自甲午以来,屡战屡胜,获得了大量战争赔款和海外利益,使得他们的信心和胆量越来越强,不惧怕任何人的挑战。

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敢于挑战美国,主动起珍珠港之战,也是基于这种心态产生的过渡膨胀的自信心,因为日本对比自己大很多倍的中国,国力比它强的俄国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对于美国他们也产生了同样的心理,认为美国也会像中俄那样被日本打败,但历史不会永远按照一个模式延续下去,日本人最后栽了,因为他们真的碰到对手了,又或许是因果报应,他们最终尝到了失败和沦为别国操控的恶果。

所以现在国人缺乏的已不是战争所需的武器装备和财力物力支持,而是与日本开战的勇气和决心,胆怯而缺乏自信在这次开战之后不久,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多数人期盼战争尽快结束,而鼓足勇气决心要与日本人死战的人少之又少。

李天成意识到自己的到来,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振奋民族精神,解决人们心中失去已久的那份自信心,让他们重新回归到一个大国臣民应该有的敢于应对挑战、敢于面对艰难险阻的心态上来。

所以对日本一战是李天成毫不犹豫地做出的决定,他此时就是要依靠此战开始渐渐恢复国人的自信心,让他们了解日本人和列强不是不可战胜的。

李天成和军政府高层详细分析过日本目前的国力,日本6军和海军的实力,认为日本6军想要全面对中国开战,他们还不具备相适应的工业生产能力和财力,一旦进入旷日持久的僵持战,他们必当会被拖垮而战败。

而日本的海军只能取得制海权,对于6上战争帮助不大,所以日本人此时也根本没有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能力,而只是想在盘踞中国东北的同时,将魔爪渐渐伸向华北地区,然后慢慢一点一点地蚕食中国的领土。

他们的做法是温水煮青蛙的办法,而不是一口吃一个胖子,日本人也知道他们一口吃不下中国这块大蛋糕,要慢慢地吞食才行,要是动作过大,将水烧得过热,那只青蛙会很快跳出锅子外面去,逃离自己的魔爪之外。

综合分析之后,李天成认为日本不会派兵在上海沿线登6,那样等待他们的将是中**队把他们拖入的持久战,他们占不到便宜,最后只能败退收场,还会导致耗费财力过大,而使得国力逐渐衰竭的后果,日本人不敢冒这个险,他们追求的是稳步推进的大6政策,一步一步地使日本壮大起来。

另外南方大片地区还有列强各国势力存在,日本想要在这些地区用兵,一定会引起这些国家的强烈反对,甚至是出兵干涉,所以日本必定不敢将战争扩大到广大中国内地地区,树敌过多,也是日本要避免出现的局面。。.。

更多到,地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