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变故突生(下)
作者:武猛从事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930

已是四更时分,东都洛阳已经陷入了一片沉寂之中。然而,东城最北边的上东门处却还亮着一片灯笼火把,如同白昼。辅国将军董承在东城校尉的陪同下,巡城到此。只见守城的西凉军一个个抬头挺胸,精神抖擞,没有一丝一毫的睡意,董承不禁笑道:“自董太师被吕布所杀之后,我西凉铁骑的盛名已经丧失殆尽。但是,今夜看到诸位英姿焕发的样子,某深感欣慰。如此,纵然韩暹的河东军十倍于我,又能奈我何?”

董承话音未落,只见一个屯长模样的军官急匆匆跑了过来,施礼道:“启禀将军,城外来了一骑,手持韩大将军的令牌,喝令属下放他入城。”

“韩大将军的令牌?难道区区一面大将军令牌就吓得住某吗?”董承一提起韩暹,就是一肚子气,喝道:“你好歹也是军中老兵了,难道深夜不得开城的军规也不知吗?让他在城外候着,等天亮后城门开启后,再自行进城!”

“诺!”屯长慌忙应了一声,领命而去。但时候不大,他又跑了回来,哭丧着一张左右为难的脸,小心翼翼地对董承禀道:“将军,那人说有军机大事,须得立即入城。他还吓唬属下,说什么要是误了军机,属下纵是有十个脑袋,也不够韩大将军砍的!”

“引某到城头走上一遭,某倒要看看,韩暹麾下的无名小卒到底如何嚣张?”董承恨声道。

“诺!”那个屯长在军中多年,自然知道董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急忙在前面引路。

董承一行数十人来到城头之上,董承扶着垛口,借着火光往城下一看,只见一人早就等得不耐烦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董承大怒,沉声道:“某乃辅国将军董承,你是何人?竟然敢深夜叫城?该当何罪?”

“末将乃韩大将军麾下的斥候营军侯韩累,有紧要之事面见韩大将军,请董将军行个方便。”又饥又渴又累的韩累没想到这种时候,董承居然会在城上,口气自然而然软了下来。

“什么紧要之事?非要深夜入城不可?等到天亮不行吗?”看到韩累执礼有加,董承的脸色稍霁。

“异常紧要之事,一刻也耽误不得,望董将军海涵一二。”韩累又往城上深施一礼。

董承毕竟不是笨人,脑海中一道亮光忽地闪过,不紧不慢道:“何等紧要之事?难道本将军也听不得吗?你应该知道,纵然是你家韩大将军,也得卖本将军几分面子。”

韩累是韩暹的心腹,当然深知董承就是曹操入东都的始作俑者,如何敢实话实说?再次施礼道:“本来以董将军与韩大将军的交情,末将就是说与董将军听听也无妨。只是我河东军军令如山,末将不敢有违。董将军还是等天亮之后前往大将军府,韩大将军自会告知。”

“你河东军的军令是军令,难道我西凉军的军令就不是军令吗?”董承冷笑一声道:“你也为藏着掖着,本将军就不知道你深夜入城所为何事吗?”

韩累看情形,已知入城无望,不由挺起了腰杆,哈哈大笑起来:“董将军好大的口气,您若是知道末将此行所为何事,末将愿将项上人头献与将军!”

“韩军侯戏言乎?”董承皮笑肉不笑道。

“军中无戏言也!”韩累的笑容依然在继续。

“不知死活的东西!”董承脸色一变,喝道:“是不是曹操大军已经到了新郑、荥阳一带?你可是找韩大将军报信来了?”

韩累的笑容一瞬间僵住了,惊问道:“董将军如何得知?难道您有千里眼、顺风耳乎?”

董承指了指自己的脑袋,轻笑道:“某是没有什么千里眼、顺风耳,但是某有脑子,猜也猜得出来。”

韩累大惊失色,拨马欲逃,但董承岂能饶他?把手一挥,叫了一声:“弓箭手,送韩军侯上路!”

“诺!”震天的喊声中,漫天的箭雨呼啸而至。

韩累号称是河东军的接箭第一高手,能接得住以箭法见长的田野两箭,但面对着这数也数不清的利箭,他哪里能够接得过来?于是,变身刺猬成了韩累唯一的选择。善游者溺于水,擅于接箭的韩累死于乱箭之下,也许并不算冤枉。

——————————————————————————

辅国将军董承的府邸座落在皇宫附近,虽说是非常时期,一切从简,但比之赵温的司徒府来,还是要气派了许多、奢华了许多。仅仅是那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的森严戒备,就是司徒府所不能比拟的。

天已经蒙蒙亮了,可此时此刻,董府的管家秦庆童还没闲着。他正趴在董承的大床上,做着动作并不太标准的“俯卧撑”运动。在他的身下,一个肤白如雪的美人披散着青丝,扭动着令人心跳加速的蛇一般的娇躯,樱桃小口中时不时地发出着一种蚀骨**的娇呼,却是董承最最宠爱的小妾徐氏。

其实,以秦庆童的财力,并不稀罕大将军长史李易送来的那些财物。他之所以同意做韩暹的卧底,就是为了和身下这个让他欲罢不能的女人长相厮守。

虽说是大淫淫于野,小淫才淫于床,但是能在主人随时可能回来的状况下,在主人的房间内,和主母在床上肉搏,秦庆童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中淫了。

也许是身下的尤物太过迷人,也许是有一种董承快要回来的预感,秦庆童提前开始了一波接着一波的冲刺。这可是个力气活儿,不大工夫,一层密密麻麻的汗珠便爬上了他结实的后背。而徐氏也眯起了桃花眼,长长的指甲也深深扣紧了秦庆童的肌肉之中。

大战的**一触即发。

关键时刻,不能感冒,更加不能的是——软弱!可是,这时,有人不解风情地敲响了窗户。那是一连串没有任何节奏可言,几乎要把窗户敲碎了的敲动。随之,便是一个催魂夺命般的声音:“秦管家,老爷回来了,已经到了府门外!”

秦庆童听得出,这是在他安排在府门外把风的小厮的声音,不由心里一惊,便是一泻千里。他急急忙忙地胡乱穿起自己的衣服,踢上了靴子,一路小跑着出了房门,望大门而去。身后,传来了徐氏的咒骂声:“老东西,早不回来晚不回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回来,坏了老娘的兴致!”

秦庆童迎到二门,便看见了满面春风的董承一路走来,他提着的心也不由放回了肚里,谄笑道:“老爷,什么事如此高兴?”

“你猜呢?”兴致大好的董承望着自己的心腹,也破天荒地开起了小小的玩笑。

秦庆童是个聪明人,眼珠一转道:“莫不是曹操大军距东都洛阳已经不远了?”

“这你也能猜得出来?孺子可教也!”董承哈哈大笑起来:“曹操大军已到新郑,最多再过两日,就会挺进东都。”董承也不想想,“要想会,师娘睡。”秦庆童可是和师娘睡出来的,能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吗?

秦庆童心里一惊:“曹操若是进入东都,韩大将军必失势也。到那时,恐怕董承老匹夫活的更加滋润,那我和徐氏还得继续偷偷摸摸,提着脑袋过日子。”

董承一边走,一边看了秦庆童一眼,问道:“怎么?庆童也有心事不成?眉头怎么皱了起来?”

秦庆童反应极快,急忙陪笑道:“小的是有一事想不通,老爷怎么会知道曹操大军已到新郑了呢?不会是以讹传讹?”

董承得意洋洋道:“老夫出去巡城,正好碰到了河东军的斥候营军侯韩累想要入城,说有紧要之事面见韩暹。老夫一琢磨,不会是曹操大军到了?果然,经老夫一诈,韩累便露馅了。”

“老爷高明!”秦庆童翘起了大拇指,又道:“此事万万不能让韩暹得知,否则他一定会狗急跳墙。那个韩累想必老爷已经控制起来了!”

董承点了点头道:“韩累已被老夫杀了。因为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

“老爷当断即断,韩暹望尘莫及也!”秦庆童的马屁拍得如山响。

董承一宿未睡,但兴致颇高,径直走进了徐氏的房间,做起了秦庆童刚刚没有做完之事。

秦庆童在门外听着徐氏那熟悉的**声,心如刀绞。忽地,他猛地一咬牙道:“董承老匹夫,休怪我心狠手辣!”他换了一件衣衫,悄悄溜出了辅国将军府。

半个时辰之后,秦庆童哼着小曲回来了。他出去见了大将军长史李易一面,只说了六个字:“曹操已到新郑。”但就是这区区六个字,已经改变了东都洛阳此前各方势力僵持的局势。

秦庆童自以为此事做的神不知鬼不觉,他万万没有想到,在他的背后,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在一直注视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