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一路借着街角和行人遮蔽自己,留意着三十米外黑色的娇小身影,他很谨慎的面对此世第一个修士对手,他熟悉女修的情况,更清楚此女不好对付。{Www。 手.打/}
黑衫女修十五岁就踏入炼体初期,也就是炼脉期,到现在已经四年了,周天循环充沛,全身气机协调,看似娇柔的**会爆发出极大的力量。
此世界壮年男子身体素质都不错,在经过基本训练后,就可以当成不错的武士来使用了,在守护村庄的战斗中,他们也比普通农人和猎人可靠地多。
与这种普通武士相比,炼体初期修士的力量一般是二倍到三倍之间,按照周旭刚才撞在女修身上的体验,女修的力量大约在二倍左右,相当于一马奔腾之力。
一瞬间,女修身体就从柔软变化成坚韧弹性,身形恢复稳定,将他反弹开来,可见女修的武艺基础也是十分不错的,这也体现出敏捷。
这两样加起来就可怕了,几乎只要手持一剑,女修就能在一行普通武士组成的百人阵里杀个七进七出,根本不需要剑道专精,只需要基础剑术,就可以靠力量和敏捷压制。普通武士就算用弓弩都不容易瞄准她,况且敌我交错时用弓弩也是没什么效果的。
除非是一行小周天武士组成的精锐百人阵,都有着普通武士一倍半的力量敏捷,并且精于杀戮之道。面对这种精锐队伍,女修最好的选择是逃跑,她毕竟专精于炼丹而不是剑道,一旦陷入这种精锐队伍的重围,肯定就是冲不出来了。
周旭的目光停在黑衫女修娇躯上,他刚刚昨夜突破引气期,踏入炼体初期,要和女修实打实地身体对抗,这不是好主意。
他又转移开视线,避免女修气机警觉,他很清楚实力的对比,但也清楚自己的底牌。
这个仙道世界的力量构成,已经不是最初的模样了。
在帝禹之前,只有人皇五代以内的血脉才会具备超凡的力量,他们是主流的贵族,并且为了维持血统,往往相互通婚,避免血脉稀薄。
不过毕竟一代代繁衍下来,灵性超凡的血脉还是会扩散到整个族群,这是进化的必然。
于是在族祭向着黄河、淮河、长江这三个流域扩散的过程中,出现过一些平民血脉的觉醒,他们数量不多,却在守护部落中得到了族民的认可,这触犯了贵族的权利,遂将之贬低,呼为异人,以使其排出主流。
异人的出路,唯有与贵族通婚,其子嗣继承双亲血脉,尤其强大,会成为强力贵族,在以后通婚中优化部落血脉。*
而异人之名,始终为子嗣所忌讳,除了族谱中的记载,几乎从不会谈起。
自颛顼以降,凡六百年间,无数异人的光彩被埋藏在贵族的身后。而血脉灵性,却慢慢普及,沉默地积蓄在炎黄血统中。
史载帝禹之时,洪水横流,田园尽毁,禹敷九州,随山浚川,十三年而通九河。时天地剧变,民中多出异人,继上古血脉,感帝壮举,举而追随。洪水既退,帝召大匠铸九鼎以镇九州地气,又封诸宗于山川,以定地脉水脉。
其时正是两千四百年前,此次九州海浸,环境剧变,生死存亡的压力下,九州灵气刺激性爆发出来,炎黄各个部落中,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血脉觉醒。在帝禹治水的过程中,异人也展现了他们的实力和功劳。
史伊记载:
“洪水既退,帝禹会诸侯于涂山,诸侯立左,凡三千人,异人立右,凡一万三千人,诸侯哗然,异人怒目,帝执杖敲鼎,群臣始静。
时帝跪坐于正中,帝妃涂山氏跪侍侧后,抚帝衣角,暗启曰:“功,不可不封,然地无多,如之奈何?”
帝解其意,封功高者于大山,凡三千人,封功低者于泽水,凡一万人,又封诸侯于荒原,凡三千人,满座皆喜形于色。”
“帝禹封山川”,就是仙道的雏形了。
山有山脉,水有水脉,造化钟秀,气理自具,往往为猛兽所喜,彼时已有凶兽出现,时有侵害,这些诸宗雏形,以师徒和子嗣结合的方式传承,此后与猛兽搏斗中慢慢成长,他们是后来宗门的雏形。
贵族仍然根据传统,在平原上开垦和统治,靠着血脉和联姻来繁衍,渐渐将整个族群扩大,他们又是后来修士家族的祖先。
黑衫女修的母族清河姬家,它既是青城宗的附属修士家族,也是姬水贵族姬姓在西南的分支。而周旭父族的下沙周家,三百年前也是出自中原。当然这种本家和支家,两者之间山水迢迢,彼此的利益和关系早已经被地域分割开来,只有百年大祭的时候,才会重新加强往来。
因为人皇的大手笔,当初的两种差异性力量,在各自为族群开拓利益后,始终没有分裂文明,而是以地域的形式渐渐融合着,最后成为统一的仙道。
此世界的仙,却从来没有飘渺过,相反,仙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土的掉渣的称呼。
山人曰仙,帝禹之时的平原贵族对异人们就有了“仙”的说法,这是当时新造的一个字,纯粹用来笑话他们的封地穷乡僻壤,都是些“山人”。
异人们封在山水中,封地也没有多少人,但人皇所封,是可以一直传承下去的。
这就是出身,意味着他们的地位变化,从此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他们数量众多,所封山水万千,这等实力,才不在乎贵族带着酸意的嘲笑呢。
况且异人们实力强大,当时并无妖兽,些许凶兽在他们眼里没有威胁,整片封地都是他们的猎场,说是山人确实很贴切。但这些山人不同于现在山里的平民,他们完全是生活滋润,逍遥无忧,心态更是良好的很,于是干脆也就自称是仙人。
至于“修行”的活动,倒是已经开始了。
仙人们是九州海浸的灾变中,在死亡的威胁下觉醒的,他们是此前六百年族群进化结晶,这是仙人诞生的根源。
仙人们都出自平民,与人皇的血脉联系较远,他们也没有庞大的姻亲体系,又受到贵族们的排斥。这样一来,继诞生以后,仙人们的根本利益也还是进化,所以他们格外注重自身,并且希望进一步晋升,这就是修行活动的雏形。
此时并没有统一的修行体系,因为仙人们是上古血脉的觉醒,往往都是强悍的身体,少部分仙人还有超自然能力,但种类繁多,无法统一,大多数都是各自探索道路。
平原贵族一开始是不注重修行的,因为他们血脉是从人皇那里衍生出来,而人皇超凡血脉是和族群同步提升的,所以贵族只要为人皇扩张族群,除了族民的拥戴,他们还会被人皇封赏。
人皇的封赏,此世青史描写很详细,在周旭地球的眼光看来,是很有趣的一种古老传统。
每一个人皇都有着种-马般的生殖能力,当然也还有一个大大的后-宫,御女三千绝不是说笑的,这些人皇不但可以赐姓给数以百计的帝子去开拓疆土,还可以下嫁数以百计的帝姬给有功贵族。
每一次封赏都是一次联姻,伴随着大量的嫁妆——美玉、华衣、佳酒、良种、器物、良匠、媵妾(注:媵妾是人皇近族宗室之女,具有相对优异的血统和容貌)。
陪嫁的中心,就是一只血统优异的美丽帝姬。
帝姬美丽可人,可以炫耀,可以使用,还可升级血统,这种升级方式既有成就感,又十分舒服,贵族们当然看不上仙人们的简陋修行了。
山水仙人,平原贵族,这些早期的强力血统,按照现在统一的标准来说,大部分都是炼体期,少部分是筑基期。但这些筑基期只会些本能法术,超自然力量优势也就不明显,所以仙道世界最初的力量构成,还是以单一**为主的。
但是现在仙道世界的力量,有**、法术、法阵、法器、法宝五种,其构成虽然比早期复杂许多,却有了一个统一体系。
随着仙道修行体系的完整,就开始将人身和修行分层。
人身共有三层:身、气、神。
修士对应三层:炼体期、结丹期、元婴期。
这种对应具有标志性,任何修士的晋级都绝不会凭空跨越它们。
它们每一层的仙道修行,都分出初期,中期,大成的三重,各重也有各自名称,分别为:
炼脉期、练气期、洗髓期,丹成期、法相期、金丹期,婴成期、阳神期、反虚期。
一共九重,每一重都有各自独特的修行,并且相互继承。
比如黑衫女修所处的炼脉期,这第一重的修行方式就是转运大周天,锻炼百骸经脉。
当百骸经脉通达强壮,就打造好了身体大环境,进入了第二重练气期,可以进一步改造内腑,使得五脏生机勃发,最后五气朝元。
五气既然合为元气,就进入了第三重洗髓期,可以元气洗髓,脱胎换骨……
如此一一累进,合称“仙道九重”,至于九重之后如何,他前世未曾听闻。
仙道的实际力量就是建立在这三层人身、九重修行之上。
炼体期三重,可使用秘法,完成法力要求不高的小型法术,**和少量基础法术是仙道第一力量阶梯。
结丹期三重,掌握众多法力要求高的中型法术,可以通过法阵来实现大型法术,也可以运用法力驱动法器,法术、法阵、法器是仙道第二力量阶梯。
元婴期三重,自身法力并没有提升,但是可以用元神驱动法宝,相当于扩展了法力。元婴是从元神进化而来的,元神可以操纵身体内一切力量,而元婴则是将这种操纵力扩展到了法宝之上,一个法宝拿在元神期修士手里和拿在元婴期修士手里的威慑力是完全不同的。
元婴的最大价值不是战斗,而是主持国器、大阵,实现移山填海的效果!国器是一种可以主导国运的巅峰法宝,大阵是一种固化在天地间、不可移动的国器,因此可说法宝是仙道第三力量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