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牢记 ) ( 请牢记 ) 第59章 谁的未来 公司人别(求月票!)
“……总之,如果不加以改变的话,那么千年之后,或许这个国家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但是公司,却早已经毁灭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公司、国家,必须有着合适的分界线,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公司在未来的某一个时机中,遭到政敌打击,从而就此沉寂,而公司所需要并不是以总理为其谋得利益,而是在政府中广泛存在的利益代言人。 首发--无弹出广告”
站在总经理的面前,俞佑诚把他的想法一一道了出来。
“至于那些因投资而形成的利益结成联盟,经理,或许我很有和他人接触,但是我相信,在某一个时期公司需要的时候,第一个落井下石的就是他们!他们的利益看似与公司结成的了一体,但这种一体很难避免其中的一部分人,试图通过公司的毁灭获得更多的利益,要知道,一个王朝的建立和一个王朝的毁灭往往可以带来利益的最大!现在因为王朝的诞生,他们获得了利益,在未来也许会有人寄希望于王朝的毁灭!这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低头听了这番讲演,穆湘玥赞赏地点点头,他看一下俞佑成,随后问道。
“那么,你认为公司应该如何保持自己同政府之间的关系呢?”
“很简单。”
“简单?”
穆湘玥却是一愣,之前俞佑成可是用了近一个小时的功夫在那里说着公司同政府间的亲密,将导致公司在未来同政府之间的捆绑,而这不利用公司的发展。
“说吧,我来看看你这个简单的办法是什么……”
“想解决这些问题,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公司的定位,公司首先是一个企业,而这个企业,作为企业,我们所需要确保的是公司的利益。”
在俞佑诚的话音落下时,穆湘玥却是摇了摇头,随后看着他说道。
“不,子欣,你并不知道,在建立这家公司的时候,董事长曾有一个设想,那就是在未来,这家公司不是因其规模的庞大、财力的无可匹敌,而获得外界的尊重,而是通过自己的所行,获得世人的尊敬,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过于看重公司的利益,事实上,在一些时候,董事长更愿意把公司看成国家,或者说国家的一个部门。”
略为沙哑的声,从穆湘玥的嗓间吐出,接着他一口喝完了茶杯中的茶。
“这叫人难以相信,”
穆湘玥似有些无奈的说道。
“作为一家企业,我们要行驶国家的职能,就像现在我们实施的一业一企的公司发展规划,我们看似放弃了很多,将大量的小的、规模有限的企业,出售给了他人,可是在另一方面呢?我们却在各个行业,都建立了一个龙头企业,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样,其它企业也得到了发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成了一定的技术转移,使得很多技术,并不仅只是雪藏在公司之中,这种事情,看起来似乎极不合理,可对于国家而言却是有益的,也许一辈子就只有一次……”
望着眼前的年青人,穆湘玥反而耸耸肩膀说:
“一辈子只有一次,为国作出牺牲的时候。”
“不过。”
一声感叹之后,穆湘玥又用极为平静地说。
“公司并没有扶持自己的竞争对手,事实上,我们从中获益更多!”
经理的解释却让俞佑诚有些不明所以,在他看来,那种对其它非公司企业的技术转移,根本就是在扶持自己的竞争对手,就在他疑惑不解时,穆湘玥的脸上却显露出一种得意的神采。
“或许,你并不这么认为,虽然对于技术的转让,我们收取转让金或者以股票作为补偿,不过却很有限,看似近乎无偿的转让技术,让公司赢得了业界的称赞,可是他们又未偿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一个国家!”
“得到一个国家?”
瞠目结舌的看着经理,俞佑诚却是不明白公司如何得到了一个国家。
“对,是一个国家!”
穆湘玥回答,一边站起身,然后向窗户走去。
“不过,想要完全这个计划,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坚持一业一企的原则,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国的实业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仅过去一年,全国就建成了超过,后又入耶鲁攻读政治经济学,师长美国最为著名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中国,其可谓是一流的财政金融专家,而且其在晚清先后担任过各种官职,积累着丰富的从政经验,不过即便如此,他也认为,很多事情应该放手交给部里的官员去办,尤其是这些“公司人”他们往往有着基它公务员难及的业务水平,于是便板着脸听他讲下去。
等到刘子云讲完之后,陈锦涛才像突然想起似的问道。
“可是,你对自己的事,是怎么想的呢?现在已经步入正轨了,你也应该考虑一下自己了!这个人事科长就是一个过度,是你个人的台阶……”
话音未落,刘子云马上大声回答道。
“还是请让我继续干人事工作吧!”
“行吗?搞人事工作很伤脑筋的,而且还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
“不,我到觉得不错,我对人最感兴趣,再努力一把,搞出一个理想的人事方案来,我打算彻底改变现在咱们财政部,那种谁也不得罪的、论资排辈的人事安排的局面了!”
说着,刘子云的嗓门越来越大,这就是“公司人”的特点,他们在陇海时,从不会去考虑什么得罪人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只需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履行职责,更有效、快捷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完全没有所谓的官场习气,更没有受到官场的影响。
但是他们现在身处的国务院部门却不同,尽管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李子诚入主“迎宾馆”开始,就开始进行了,可是官场数千年的沉渣岂是一朝一夕所能扫清?
“咱们这个机关,现在权力太大,每年数亿元的财政预算,可以说官员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外界关注,任何官员个人的失误,都会给部里和国-务-院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那担负重要职务的官员的才能和个性,都是需要考虑到的,而现在,咱们只能按年资顺序排好班子,要是不培养和发现富有能力的人材,把他们安排的适当的位置上,有朝一日,我们财政部也许会……”
“好了!知道了!”
陈锦涛连忙挥手打断刘子云滔滔不绝的话声,有点讥讽似的说道。
“看来你很喜欢人事这行啊!”
对于总长的口气,刘子云却是满不在乎的说道。
“是的,我很喜欢!”
“听说,你在刚到财政部的,那时你还没有负责人事,就对财政部的人事安排大加评论,常常有自己的看法!”
“没错,因为对人事变动有兴趣,难免从我个人的角度作些设想,有些人出于好奇,就跑来问我,不过我的设想常常不中!”
“哦,那是为什么?”
“因为我的设想,是按照财政部应有的职能和标准,在各个岗位上安排最理想的人选……”
看一眼总长,刘子云又接着说道。
“所以我常常猜不中!”
“就是说,大都没有按照你的想法去做罗?”
“是的,也可以说是管人事的人,缺乏识别人材的眼力吧!”
扭过头去,陈锦涛不再说话了,有很多人选都是他推荐的,综合了各方面的利益,政治永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单纯,不过在心里他倒是佩服刘子云这样的公司人,他们很少去考虑什么“潜规则”,他们唯一的标准就是任何事物不能“逾越规则”,不过佩服归佩服,他还是有些扫兴,他们怎么就那么犟!虽是如此,陈锦涛倒没有整治他的意思,总长的手中拥有人事的最后决定权,实在不行,到最后还是可以把这家伙甩开,但是,对于陈锦涛而言,他最不满意的还是这位刘子云在进入财政部之后,不断的向那些年轻职员吹嘘的一句话
“我们,都是国家雇用的,并不是总长雇佣的,更不是其它人雇用的,只需要考虑国家也就行了!”
这样的人……想着这些犟强的“公司人”,陈锦涛的心下却是一阵感叹,他们总是会把一些问题看的太过简单,几千年的官场习气,岂是单凭他们就能改变的?
“好吧!你辛苦一些,争取尽快拿出一个合适的人事制度改革……”
话音至最后,陈锦涛却又突然说道。
“嗯,最近这几天,少加点班,如果有时间的话,去看一下你弟弟,他不是要出征了吗?这……可是大事情!别让自己后悔,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