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些许小事
作者:无语的命运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368

无弹出广告小说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网 更多精彩小說,請前往親親小說網,.清晨时分,一场夜雨之后,被洗涮干静的道路呈现出拍油的原黑色,此时公共电车上的那些去接夜班的工人们大都在公路上爬行,汽笛声已经使他们麻木了,堵车的等待并不是最焦急的一但他们到达由组合机床构成的流水化生产线上,这些的人就立刻像一部机器的齿轮一样开始转动这一天和过去一样,从连云港直到兰州,从江苏省到甘肃省,陇海,这条横亘于中国中部的工业巨龙的工业齿轮一如既往的正常运转着

最“”

工业,在很大程度上,陇海就是工业,而作为陇海龙头的连云港,或许是中国唯一一个“工业最为齐备”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金融商业”获得迅发展的同时,谁也无法否认的是,工业才是这座城市的命脉,而每天往来于城市和工业区间的通勤车亦证明了这一切

每天清晨当十数万名工人在半堵塞的公路上爬行之时,将工人们带往远离城市的工厂时,一列列火车昼夜不停的从内陆驶到这座港口城市,或是直接进入某一家大型总装厂,或是直接驶向港口,而在那些包装箱上,除去中文品牌之外,上面还喷写有英文、法文、俄文、西班牙文,甚至还有其它的文字,从这些不同的文字中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一点,中国,至少陇海的实业界正在向大半个世界出口着各种各样的商品,在港口处,这些由铁路运来的成千上万吨工业制成品被装上轮船,然后发往世界各地,这些商船满载着工业品驶出,最终会为中国换回一船船黄金 最“”

而这一切恰恰就是“成金潮”的一种体现,而伴随实业兴盛产生的“金潮”,却全部受益于这场战争,而其中却带着一些“投资之味”

“在这场利用欧战的“投机”之中,国家通过投机或冒险转瞬间成为“强国”,公司或企业追逐、利用国家政策的惠泽分羹一杯成为巨富所以,有一句话或许最能充分说明一切“乡巴佬一夜成大富”,这或许才是“金潮”或者“成金”的形象解释”

在穆湘玥向总理汇报时,他直接引用了报纸上引用日本的“成金”两字按将棋规则,功能最弱子力最低的棋子“步”一旦冲入敌阵,即可获得护卫在王将左右的金将的战斗力,将棋术语称之为“成金”而“成金”两字因其为形象,不仅被日本接受,同样也被中国所接受,所以这时他在提及“成金”时,倒也未觉任何不适,甚至就连李子诚听了,也是欣然接受

“首先“成”的是国家按照工商部的统计,由于向协约国输出军需品和向美国扩大输出生丝向美国、南洋、印度、拉美、非洲出口工业制成品的缘故,1915年出口商品价值总额为1488亿元,出额达到875亿元”

听着穆湘玥的汇报,在他提及近九亿元的出时李子诚笑了笑,这正是他所追求的,或者说是当年建立公司时所梦想的,即便不用想象,他也知道,这场“金潮”之中,公司获得了多少财富,为准确的来说是他个人获得多少财富

“总理,也正是在这种空前的额利润的刺激下,社会生产全面攀升钢铁工业、化学工业、轻工业、电业的产值普遍增加310倍甚至多,钢产量民国四年为1793万吨,船舶保有吨位民国四年达到76万吨在经济繁荣条件下设企业如雨后春笋,股市亦呈现出活泼态势全国各大企业的资本总利润率,1914年时仅为81%,而民国四年则达到211%之多

而在已经“成金”的国家的带动下,许多企业和个人怀着投机冒险心情,趋之若鹜般地投身于“成金”风潮之中按其所从事的职业不同,出现了“铁成金”因经营钢铁而发财、“船成金”、“布成金”、“丝成金”、“纱成金”等大富小富……”

听着穆湘玥的汇报,李子诚的眉头却是不时轻扬着,作为国务总理,同样也是工商部总长,他太了解这一切了,这正是他所渴望的剧变,也是这个国家所需要的发展

在这场成金风潮愈演愈烈的民国眼,同样也是最受追捧的字眼,似乎在一夜之间,全国上下都涌现出一片创办实业的浪潮,而“实业救国”、“实业强国”的理念是随之深入人心

在过去的一年间,中国的实业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此同时,全国也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来的工商实业大发展时期,整整一年,各省的工商实业均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长着,像河北、广东以及沿江一带的工商实业增长率是高达18%以上,甚至高达20%,各省的将军以及民政长们第一次惊讶的发现,即便是不收苛捐杂税,工商实业的税收也远远过过去,甚至于,当他们服从中央的命令减免工商业的苛捐杂税的同时,又会进一步促进工商实业的发展,而在这种发展中,最终受益的又是他们

“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横征暴敛,不仅会激起民愤,同样也会让他们的个人声誉受到影响,而扶持工商

实业发展,却可以让他们获得空前的财富,当然,面对着因战争产生的世界范围的卖方市场,各省的将军并没有闲下来,他们同样双眼通红的把视线投向实业,把过去敛夺的财富投入到实业投资上,以同其它人一样,在这“银河”之中挣取个人财富

而大港工业区、上海浦东工业区、珠三角工业区以及沿江工业区的兴建,面对这些工业区内全面免除“苛捐杂税”以及“免一减二”的税收优惠,各省为避免“本省之财输往他地,造他地之富,本地之贫”的局面,很多颇具眼光的将军们,立即作出了回应的,先是全面免除工商实业所需承担的苛捐杂税,随后为了“本省实业发展”,是出台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虽说远不及中央创办的那些工业区的优惠力度,但是至少可以保证一点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被挽留了下来,毕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背井离乡前往他省他地投资,毕竟对中国人而言千百年来,“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的道理,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所以,他们愿意在本乡“造富乡亲”或者说于本乡成个人事业

而这一些,最终都导致一种结果,国内实力人物将个人的视线,从国内政治转移到实业财富,从对权力的追逐转之为对财富的追随,同过去掠夺民财不同,现在他们是通过实业投资挣取财富,尽管他们的第一桶金,并不见得干净但这至少是一种变化,至少他们的财富可以加快中国的发展

“……尽管在过去的一年间,国内各省的实业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各省实业大发展的同时,陇海铁路沿线工业带的发展却为迅,经过眼时,他的脸上却没有了任何得意之色,多的却是些许隐忧,随着公司的发展,这家企业势必将会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巨鳄”,他的力量足以影响整个国家

心想着未来的公司,穆湘玥不禁朝着似是在沉思着的李子诚看去,他能够意识到,随着公司的这种“无止境”的发展下去,到那时,甚至可能会出现“公司拥有国家”的局面,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公司一直执行着“抓大放小”,扶助中小企业,建立龙头企业的发展方式,但是这种发展,在进一步加快公司发展同时,却又带来的了一个副面效应公司一直牢牢的控制着中国各个行业的上游行产业,而这种控制,进一步加强了公司对中国经济的掌控,也正因如此,有时候穆湘玥才会有一种“隐形工商部”的感觉,因为只要愿意他就可以掌握着一切,甚至就连工商部的那些科长们,在制定政策时,亦需要询问公司的态度,不是因为李子诚是国务总理,而是因为公司的实业界的影响力和操控力远过政府,只不过在这种对话中,公司多的是通过“产经联”这个所谓的产业经济的民间组织对话,从而避免外界“说三道四”

抬起头,注意到穆湘玥的表情似乎有些不太对劲

“藕初,这几年,你辛苦了”

在出言安抚他的同时,李子诚又随口问道

“怎么,藕初,是不是还有什么其它的问题?”

对于穆湘玥,李子诚心下一直怀揣着浓浓的感激之情,正是因为他的存在,才使得他可以当现在的这个“甩手掌柜”,很多人都说公司能有今天是自己的功劳,可只有自己才知道,如果没有穆湘玥,恐怕公司……也正因如此,在去年公司又一次进行调整之后,自己断然决定给予其5%的公司股份,这不是公司下属子公司的股份,而是公司的股份,仅只是5%的股份,就足以让藕初成为中国排名前几位的巨富,这只是对他努力工作的一种承认,当然也是他应得的回报

“致远……”

犹豫着是否提出这个忧虑,最终,穆湘玥还是把这句话给生生吞了下去,或许,有些事情并不是他能改变的,如果没有公司,现在的中国可以获得如此迅的发展吗?显然不可能,这或许就是发展的弊病

“其实也没什么,只是一些小事罢了”

“藕初,我记得过去,你对我可是从不隐瞒的”

故意作出一副不快的之色,李子诚心下倒是有些疑惑,藕初是怎么了?

“啊……致远,看你说的,真的只是一些小事……”

连忙收起有些浮动的心神,穆湘玥在心里又寻思起了一个借口来

“其实只是一件小事,我也不知道,应不应提一下”

“嗯,说来听听能入藕初耳中的,想来怕不是什么小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