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皇家生意
作者:沈清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140

阳春三月,风光明媚。

本是才子佳人相约相伴到郊外踏青,演绎千古爱情的好时段。

但今年有些不同,不少被一种新兴时尚,给羁縻在城内。

什么时尚?看看皇城门口那家坊铺,就知道了!

并不算狭窄的铺前车马区,早已拥挤不堪。

却还是有不少神骏名贵的马匹,装饰华丽的马车,络绎不绝地赶来。

不用说都知道,这些车马要是放到,现代那是豪华奔驰、宝马级的座驾云集。

这样的情景,能是什么场面?

让这些平素横行霸道,耀武扬威的官宦子弟、富家子女趋之若鹜的不是别的。

正是李卓远筹划,总管贺宁、小厮陈丁、太监黄福执行,十三小太保其余郎儿协助。

皇帝他干爹田令孜,田大人幕后控股的“大秦梳洗坊”。

单以皇城门口这间来说,可谓是规模宏大,设备齐全。

坊内有阁一百间,分为男宾、女宾两个部分。

两部分各自又分为五十阁,每阁自有一个或气派,或典雅的称谓。

现在除了男宾区的龙阁、女宾区的凤阁,上着大铜锁。

其余的什么牡丹阁、致远阁、雅风阁之类的,都已爆满且预定到三五天之后。

短时间内,制造出那么多莲花洒和“大秦如意风”?

是夸张,还是粗制滥造?都不是!

大唐西京长安此时,虽说已远不如贞观、开元之盛。

可集中部分工匠,造那么些玩意儿并不难。

何况李卓远下令采取的,并不是一位顾客享用一组进献给宫内的那种设备。

而是采取集约式供水、供风的系统。

七个阁为一排,每个阁内有精致“大秦床”两张。

铜质“望风吼”、莲花洒各两只,配服务人员两名。

水都是直接排到墙后水沟,倒水都不用人帮了,还多挤人进去干么?

鼓风、供水设备、人员哪去了?都在隔墙!

每排阁的后头,有三头驴拉磨似的不停地转圈,带动大风扇持续鼓风。

送风用的是木板钉制的四方管道,类似现代中央空调的风道。

一个架得高高的带锅大木桶,充当锅炉,及时供水,输水管道用圆形铜管。

城市供水暂时办不到,梳洗用水还是可以的!

望风吼、莲花洒怎么接,知道了吧?

望风吼接到输风管,莲花洒接到输水铜管上啊!

为什么采取七阁一排?鼓风能力制约!

尽管李卓远也想几十上百间就一个供风、供水中心,可目前条件下无法做到。

里边的服务人员,男宾这块都是现招聘的,简单培训即可。

女宾那块,要麻烦点,大唐女子豪放、自在,从而彰显个性的式也多样不是?

好在这时代,早有专替富贵人家女眷梳洗的专业梳洗妇女。

高薪聘请些手艺好的,不仅能保证服务质量,还能拓展客源!

第一批光顾的贵宾,是当今帝后、王公嫔妃。

据说那天净街区外遥遥围观的好事者,一待警戒的侍卫军士离开,就抢着想要使用帝后使用过的龙阁、凤阁。

黄福手持圣旨,说了:龙阁、凤阁,官吏、军民人等概不得用!

龙阁、凤阁不得用,其余的也成啊!

皇家风光,焉能不沾?

如此噱头之下,生意岂有不红火之理?

二十贯的高昂价格,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太高了!

对于那些挥金如土的公子哥、娇小姐们来说,却是正合身份,能够显摆典雅、高贵。

况且,跟着进阁的小厮或丫鬟,还会拿到一把精巧的小剪刀、一把小扁锉。

在主人享受梳洗吹的惬意过程中,帮着修剪、磋磨指甲、趾甲。

小剪刀、扁锉,还有一小白瓷瓶香波,属于赠品。

消费罢后,是可以带走的。

不少贵公子、娇千金们觉得,单是这三样小玩意儿,要他们掏二十贯也乐意。

都有点占便宜的内疚感,付罢应付费用之外,额外打赏都比任何时候大方。

素来享受惯特权的达官贵人,此番却要排队等待高消费,就不怕他们嫌烦怒?

要不要建个等候大厅,请他们品着茶,闲聊着打等候的时间?

暂时不用,俊男看美女,美女偷偷打量俊男,他们也没什么可烦的。

真有烦的也不敢闹事——和尚头上摆虱子,这是皇家产业!

没事瞎嚷嚷泄不满,皮痒痒了找抽啊?!

那些财力相对差些,品级相对要低些的人群咋办?

别在这家挤,愣往生活圈子之外的高档场所钻啊!

其它二十多个坊,也有铺面开张。

虽少了赠品,档次也稍低些,收费也低不是?

减半收费,只需十贯!

至于那些升斗人家,想要享用,还得等等。

因为李卓远那便宜老爹、便宜准岳父用尽人脉,穷尽积蓄垫资开。

也只能保证短时间内,先将铺面开到这规模。

要想达到黄福向田令孜报告的几百间铺面,也得等日夜赶工的工匠们把建设度跟上。

到时候有收费百文,甚至十文的铺面也说不定。

李卓远不怕,被当做后世藏污纳垢场所的祖师爷?

没办法,人只能担当生前事,无法确保身后名。

关圣关帝爷,好声名吧?

黑帮、妓寮等场所,拿他关老爷塑身拜拜,祈求保佑的还少?

有收拾河山重振大唐的雄心壮志很好,可惜付诸行动需要大量钱财物资支撑。

大到军队装备、衣食,将士军饷、抚恤、奖励;小到身边那些美眉的衣装、脂粉。

每一件事都得花钱,从哪来?

打定心思要以顺取方式继承大唐,单靠纵兵抢掠不是个法子。

想靠朝廷拨付,就现如今的颓废大唐,尸位素餐的情形,门都没有。

多种点田地,应付目前规模不算庞大的军力,可以解决军粮及部分费用。

但时间容不得什么慢慢积累,更由不得产业一项项铺开。

慢条斯理地来,不等黄巢大神跑到长安满城黄金甲。

自己就先被吐蕃各部族,或是那些个大唐方镇给吞了。

出此借皇家大旗搞产业的下策,也是迫于无奈,能有多少收入,还是未知。

但是就眼下收入而言,已经够可观的啦!

毕竟皇家产业嘛,除了给田令孜分成之外,还真没有哪个手长的部门敢伸手!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