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镇妖塔 第五节 解禁术
作者:陈猿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702

(请记住五味文字小说网的网址www.58booker.com) (请记住五味文字小说网的网址www.58booker.com) 郭临川回到文心阁,已是暮色沉沉,流石峰笼罩在夕阳下,一点点变黯淡。门窗敞开,他坐在阁中,一边喝着茶,一边望着五彩的云霞消失在天际,良有感慨地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余瑶的眼睛一下子亮起来,细细咀嚼着这十个字,愈来愈觉得回味无穷。不过她把所有的感动和激赏都留在心中,嘴上什么都没说,她没有问郭临川,这是不是诗歌中的两句,也没有央求他继续,只是面带微笑望着他,静静体会着这片刻的喜悦。

她终于成熟了。

郭临川看夕阳,看云霞,跟余瑶说笑一阵,待夜幕低垂,仍回到自己日常修炼的静室中。一切都是老样子,蒲团,长窗,四壁徒然,窗户纸在风中哗哗作响,他默然站了良久,心渐渐安定下来。

蛮骨森林之行,收益颇多,旁的不去说,单是赤玉匣中所藏之物,就让他充满了期望。不过玉匣为七窍勾心连环锁封存,要解开禁咒,必须先参悟黎前辈印入他脑海的解禁术。

郭临川盘膝坐下,闭目调息,到中夜时分,精气神俱养培到最佳,这才开始逐字逐句解读解禁术。

黎前辈一上来就指出了禁咒的实质。

“禁咒之术源自西域佛陀,禁者,手印也,咒者,真言也。”

“禁分说法、无畏、禅定、降魔、与愿五印。”

五种基本的手印依次浮现在脑海,说法印以拇指与中指、食指、无名指三者之一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无畏印屈手上举于胸前,手指舒展,掌心朝外,禅定印以双手仰放下腹前,右手置于左手上,两拇指指端相接,降魔印以右手覆于右膝,指尖触地,与愿印以手自然下伸,指端下垂,手掌向外。

“咒为唵、嘛、呢、叭、咪、吽六言。”

郭临川顿时记起熊罴崖上的“弱水”禁咒,禁咒变化之时,发出嘛、叭、唵三个古怪的音节,原来那就是所谓的六字真言。

“捏手印凝结天地元气,颂真言施加种种变化,印与言合一,是为禁咒。”

这一段文字清晰如话,郭临川心中豁然开朗,所谓禁咒,即是事先施加了种种变化的天地元气,凝结滞留在某一区域中,像捕兽的陷阱,一旦被触发,能困敌杀生,像封闭的锁钥,将外人拒之门外。

他继续读下去。

“手印分同、异、高、下、顺、逆、向、背、离、合十势,真言有高、低、起、伏、长、短、顿、挫八法,合称五印六言八法十势。”

解禁术对手印十势一带而过,只提了一下名目,但对真言八法中的高、低、起、伏、长、短、顿、挫,却逐一解释,这正好契合了郭临川一项貌似鸡肋的天赋,绝对音感,八法对他来说,如喝水呼吸,根本无需悉心揣摩。

接下来黎前辈阐发了解禁与破禁的区别。

“解禁易与破禁混为一谈,实则似是而非,以绳结作喻,破禁为剪,解禁为脱,破禁则禁咒毁,解禁而禁咒存。解禁二法,施手印驱散天地元气,颂真言消解种种变化,前者如雁过长空,后者如蛇行泥沼。”

有了绳结的比喻,很好理解,破禁指以蛮力强行打破禁咒,元气一散,禁咒自然被毁,是所谓的“暴力破解”,解禁指从禁咒的本源入手,以手印或真言化解禁咒,囫囵脱出,禁咒仍保持原状。

雁蛇的隐喻颇为难解,郭临川苦心琢磨,忽然想到解禁术忽略手印十势而注重真言八法,心中一动,豁然开朗,雁过长空的意思是无迹可求,蛇行泥沼的意思是有迹可觅,施手印解禁难,颂真言解禁易,黎前辈传他的解禁术,其实只限于真言解禁。

随后的叙述印证了他的想法。

“六字真言,如五行轮转,唵对叭,嘛对咪,呢对吽,解禁之道,无非驱元婴之力,以真言消解真言。”

郭临川有悟于心,欣然微笑。当他身陷弱水禁咒中,歪打正着,尝试着颂“嘛、叭、唵”冲破禁咒,清明说他发现了捷径,只欠缺最后一处关键——现在他完全明白过来,所谓这最后一处关键,指的是六字真言轮转,他应当以“咪、唵、叭”消解禁咒,而不是简单的重复。

“禁咒相互勾连而成法阵,真言重叠合一,八法混杂,不易辨析,非布禁之人不明就里。”

这一段旁人或许会觉得晦涩难懂,但对郭临川来说完全不存在障碍,只需把真言六字看作音阶,禁咒看作一段乐曲,重叠合一云云,无非指的是不同声调声部的乐曲揉合在一起,无从分辨。

“然法阵必留阵眼,输外力,驱禁咒,使其自具灵性,探知阵眼所在,逐层剥离,一一消解,庶几可行。唯阵眼难定,剥离无定法,知易行难。亦可从阵眼着手,以五行相克制其变化,如金针刺穴,针至而体僵。”

禁咒按照规模大小,可分为阵图和法阵两类,法阵的规模比阵图小得多,通常由多层禁咒勾连而成,通过“阵眼”驱动运转。从阵眼着手,能把相互勾连的禁咒剥离,逐层消解,若有五行相克的大威力法宝或神通,也能直接抑制法阵的变化,当初在通天河底,晏子平就是用土系至宝“息壤”,压制住水系的天一幻阵,顺利进入黑龙潭。

解禁术只有这寥寥数言,加起来四百字出头,不算艰深难懂,但对解除七窍勾心连环锁却没有任何直接的帮助,郭临川将赤玉匣翻来覆去看了半天,既不知道阵眼在哪里,也不清楚该如何剥离禁咒,黎前辈说的一点都没错,“唯阵眼难定,剥离无定法,知易行难。”

他只能悻悻然把玉匣重新收入储物袋中。

第二天一早,郭临川打算去熊罴崖,用最熟悉的“弱水”、“流云”、“海潮”、“雷音”四种禁咒试一试手,由易到难,自行摸索,才走出文心阁不远,就在途中遇到了向渔和寇玉城。

共同经历了蛮骨森林之厄,三人算得上患难之交,彼此的关系颇为亲密。向渔问起他有没有空找个地方喝几杯酒,聊上一聊,郭临川知道所谓喝酒聊天只是借口,向渔一定另有用意,他笑着答应下来,说自己隔三差五服用辟谷丹,早就想找机会打打牙祭了。

三人联袂离开流石峰,御起飞剑朝东南方向而去,降落在数百里外的一个镇子,来到一家生意红火的酒楼。

镇子叫元隆镇,酒楼叫东兴酒楼。

向渔熟门熟路,引着二人径直上了楼,要了一间临街靠窗的雅座,随意点了几样精致的小菜,要了一壶上好美酒。

须臾工夫,小二将酒菜奉上,三人边吃边聊,随意看看街景,说些轻松惬意的话题。酒过三巡,向渔切入正题,问道:“郭师弟,昆仑派有长老会,打点主持门派内的大小事务,你可听说年轻一辈中,另有一个屠龙会?”

郭临川摇摇头,表示自己没有听说过。

“故老相传,在千年之前,流石峰鬼门渊中盘踞着一条黑龙,长年潜伏不出,吞吐妖气,坏人修为,是昆仑的心腹大患。直系有一位姓黎的前辈,许下宏愿,要提三尺青锋,降服黑龙,不过黑龙乃是上古妖兽,神通广大,凭一人之力无法与之抗衡,那位黎前辈便召集起一干志同道合的剑修,创立屠龙会,相互切磋剑诀,提升修为,以求有朝一日铲除黑龙,保得昆仑平安。这就是屠龙会的由来。”

郭临川听到“姓黎”,心中微微一怔,立刻想起黑龙潭底传他解禁术的那位前辈,他脸上不动声色,问道:“后来怎样?”

向渔道:“黎前辈在寿元将尽之时,毅然投入鬼门渊博取一线生机,而后平安归来,返老还童,修成了“化剑为丝”的神通,以一人一剑守护昆仑三十年,不知所踪。最为神奇的是,黎前辈离开流石峰后,鬼门渊底的黑龙也同时消失了踪迹,没有人知道它去了哪里。”

郭临川心道:“黑龙和黎前辈一同去了黑龙潭,冲击破界碑,整整一千年都没有成功,不知道有了月华轮转镜,黎前辈能否顺利破界飞升。”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