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殿试
作者:大秦骑兵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72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第102章殿试

秦之初、徐世森、秋东海还有裴如云等四名豫州籍的贡士用完早饭后,便登上了豫州会馆准备的马车,朝着紫禁城赶去。

在距离紫禁城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马车就被御林军士兵拦了下来,再往前,闲杂人等就不准往前了,秦之初他们下了马车,在御林军士兵的引领下,朝着紫禁城走去。

四人多少都有些激动,秦之初还好一点,徐世森他们三个寒窗苦读的时间都在三十年以上,由翩翩少年郎熬成了孩子他爹,老姑娘,今天总算是有了一个还算不错的结果。

其他各省的贡士已经有不少在午门前集合了,和他们一起的还有担任殿试主考官的大学士、尚书侍郎,主事、员外郎等官员,一个个都表情严肃,不苟言笑。

诸多贡士羡慕地看着这些或是蟒袍玉带,或是一身大红官袍赛公鸡的前辈,幻想着日后自己也做了大学士时,一定要平易近人一些,至少也要带上一丝微笑。

卯时正,景阳钟响,午门的左侧门打开,内阁几位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及诸侍郎、主事、员外郎等鱼贯而入。

看着这些身着官袍的官员们一个个的消失在午门的门洞之中,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变得凝固起来,殿试马上就要开始了,这也就意味着贡士们是成龙还是成虎的最关键时刻马上就要来了。

等到官员们都进去之后,便有一名小黄门朗声喊道:“皇上有旨,宣壬辰科贡士进宫殿试。”

三百名贡士连忙列队,秦之初做为会试第一名贡士,是理所当然的排头兵,站在队伍的最前面。等到贡士们排好队,那名小黄门对秦之初道:“请会元公及诸位贡士老爷随我来。”

小黄门头前带路,以秦之初为首的三百名贡士紧随其后,鱼贯而入穿过午门,进入到了紫禁城之中。

对于这些贡士中的绝大部分人而言,这是他们一生中仅有的几次能够光明正大、名正言顺地进入紫禁城中的机会中的一次。很多人都按捺不住兴奋,偷偷地打量着紫禁城中的布置,但是又担心触犯了皇家的禁忌,又不敢偷窥太久,个中滋味,不足为外人道哉。

殿试又称廷试,是大周王朝科举取士这一流程的最后一次考试,也是大周朝级别最高的一次考试。

三年一次的殿试,每一次举行的时候,都会引起全国士农工商的关注,这可不仅仅关系到三百个家庭,往大了说,关系到将近三百个县的百姓。毕竟,殿试后,即便是最后一名进士,也能混个七品知县当当。

殿试的考试地点在紫禁城建极殿,此殿是紫禁城外三殿之一,取自圣人言“皇建其有极”,意思是说君王建立政事要有中道,基本是不偏不倚,取中庸之意。天子来制定建立中正的天下最高准则。有强调皇权之意。

建极殿面阔九间,进深学愚,内阁首辅,少师兼中极殿大学士,别看少师只是从一品衔,他却是实打实的文武百官之首,深得顺德帝信任,在文武百官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颜士奇已是古稀之年,他手持试卷,有些中气不足地朗声道:“圣谕,顺德五十六年,壬辰科殿试,开始。”

宣告完之后,颜士奇将试卷交给了候在他身后的礼部尚书张宗昌。

众人再次趴在地上,山呼万岁,顺德帝在苏培荣及大内侍卫、小黄门、宫娥等的簇拥下,华丽地退场。颜士奇等那些不做殿试监考官的诸多官员也依序离开。

曾经担任礼闱副总裁官的内阁大学士赵普芳这次出任殿试的总监官,礼部、吏部两位正二品衔的尚书做副总监官,另外还有十几位礼部、吏部的侍郎、主事、员外郎等做监考官,将近二十个位高权重的高官,阵容之豪华,令人瞠目结舌。

赵普芳亲自发号施令,在他的指挥下,秦之初等人进入到建极殿中,这里已经摆放好了桌椅板凳,考桌上,有皇宫里才能用到的上等的笔墨纸砚,另外还有空白的答题卷。

待所有考生坐好后,赵普芳走到了诸位贡士的前面,他双手捧着开封的试卷,高高的举过头顶,“陛下钦点试题在此,众人跪受。”

秦之初等人纷纷站了起来,跪在了考桌旁的地上。想在殿试中博得好名次,就得按照规矩来,尤其是这些礼仪性的东西,更是不容半点差错。

感谢读者大大“percival”的打赏,谢谢。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