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七章 被困峪口山(11)
作者:红烧螃蟹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75

所谓峪口山,取名于两山之间的大夹谷,夹谷东西宽约为二百米,南北长不足四百米,两侧山岗东高西低,一长一短,三连营地就安扎在夹谷中。

峪口山位于县城东南一百八十多里处,东与岚县毗邻、南与苏北榆县交界,其地理环境亦与橡树坡相同,四周荒无人烟。

按照当时的行政区域划分,峪口山属于杨林区。

到达峪口山已是中午时分,因为没有了铺盖,战士们只能和衣挤在原来搭建的通铺上休息,山子也不例外。

由于过度劳累,山子一觉醒来,已近傍晚六点钟。

因营内所有吃的用的全被转移到圈子岭,所以晚饭是一个远离峪口山的堡垒村提供的,主食是用地瓜干做成的煎饼,小菜有鸡蛋、大葱、咸萝卜棒等。

幸好还有锅碗瓢盆等炊事用具存在,可以自供白开水。

山子和赵大年将三位连长召集在一起,一边嚼着黑巴巴煎饼卷,一边议论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赵大年首先关心的是,不知道“便衣队”是否监视到我方的行军路线,假如在没有监视的情况下,是否继续采取引诱措施。

赵大年接着说,如果敌人监视到了我方的行踪,又何时才能赶到峪口山。

对于赵大年的第一个疑问,山子的回答十分肯定,相信独立营一举一动,都在“便衣队”监控之下,只是他们躲在暗处,不被人发现而已。

至于第二个疑问,山子并没从正面回应,只要求赵大年加强警戒,时刻做好战斗准备。

山子最后决定,为防止敌人夜间偷袭,所有人一律于战壕中过夜。

……

就在山子吃过晚饭不一会,石川四郎带领援军与富田良平会合,在赶往杨林镇的行途中,又一个便衣伪军送来情报——

上午路过杨林区的土八路一直被五个便衣伪军所跟踪,直到十点多钟,由于地形原因,这股拥有二百多人的队伍从荒野中走失踪影。

于是便衣伪军就近找个村庄,于村东一块苞米田住留。

不料中午时分,便衣伪军忽然发现,有六个土八路由东往西而来,沿苞米田南面的小路走进村落。

便衣伪军急忙溜出苞米田,分头潜伏到村落周围。

不足两个钟头,却见土八路肩挑沉甸甸的篮子,颤颤悠悠地走出村外。

经过几里路的跟踪,便衣伪军终于发现,土八路走进一道大山谷,看样子已从此地安营扎寨。

后来打听一老汉才知道,这山谷名叫峪口山,位于杨林区的东南角。

听完便衣伪军的报告,石川四郎并没表现出异常之言行,只是锁紧眉头,敷衍冷漠地答应一声。

……

一路走来,浩浩荡荡的日伪军于夜间十时许走进一片大洼坳。

然而就在这时,石川四郎突然勒住马缰,随将便衣伪军喊至跟前,向其打听此时所在的地理位置。

便衣伪军回答说,此处位于杨林镇西北方,距离镇区大约十公里,距离峪口山不足四十里。

回答完毕,便衣伪军下意识挺直身板,等候石川四郎再作指示。

果然石川四郎又问,土八路是否有可能转移驻扎地。

便衣伪军接着说,峪口山已被兄弟们严密监视,一有风吹草动,定会及时报告太君。

石川四郎思忖片刻,却让便衣伪军速回峪口山,从峪口山周围一公里之外确定四个标志点。

便衣伪军刚一离去,石川四郎随即下令,部队就地宿营。

富田良平满脸疑惑,问石川四郎究竟如何打算。

当石川四郎用日语叽哩咕嘟絮叨一番后,富田良平居然得意忘形,感叹石川四郎深谋大略,不愧大大的英才。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