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崇祯闻知吴三桂到了,从帐篷中钻出来,只见山下篝火处处,人头攒动。从山下上来几个人中,为首一个中等身材,甚是矫健。一看正是吴三桂。
吴三桂见了崇祯,连忙行了大礼,边磕头边道:“微臣救驾来迟,望皇上恕罪!”
崇祯连忙扶起吴三桂,拉着吴三桂的手说:“爱卿来得正是时候。见到爱卿,朕就心安了!”
吴三桂抹了两滴眼泪,不知道是兴奋还是作态,道:
“皇上,微臣前时接到皇上圣旨,为了转移百姓,未能及时赶到北京护驾,微臣罪该万死!幸好此次得有机会补救,微臣感谢上苍,保佑陛下平安脱险!”
“爱卿不必自责,前时乃是朕当断不断,致使贻误良机。好了!爱卿既然来了,先说说下一步如何安排。”
吴三桂心中自有盘算,说道:
“微臣禀报皇上,微臣带了写的是平价供粮,何况明摆着不能两面作战,于是力主李自成接受“天津条约”。
牛金星这厮更是存了一份心思,心中盘算这半壁江山的宰相终究也是宰相,也不存在什么低半级的说法。而且还是大明朝心甘情愿承认的正宗大顺朝宰相,这种承认比起什么“明是禅让实是逼让”的大顺朝还要正宗。盘算已定,自然是找了李自成爱听的各种理由,劝说李自成接受“天津条约”。
李自成其实早已被崇祯的“万言书”打动,如今看一介臣下都不反对,有些人还力主接受,心中一宽,便欣然同意了“天津条约”。只是嘱咐再添加一两项己方拟定的条款,否则由着崇祯拟什么就是什么,那岂不是大失大顺的颜面!
想想今后就是正宗大顺皇帝,是大明朝主动承认的大顺朝皇帝,比起前次禅让大典那欺世盗名的皇帝,这个大明朝主动承认的皇帝要正牌得多。再想想与大明崇祯皇帝平起平坐,正儿八经称兄道弟,不管虚情还是假意,心中还是不时涌起丝丝快意。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