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台湾问题迫在眉睫
作者:金哨本无路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05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崇祯心中,一直惦记着台湾。要不是千里奔袭莱州,在崇祯的计划中,九月份就得派兵攻取台湾。

崇祯一想到偌大一个台湾,就被一小帮荷兰人占了,心里就极是不爽。满清占的地方,那迟早是大明的,早一点晚一点拿回来而已,那跑不掉。但是台湾就不一样了,自己总有一种21世纪的习惯思维,美国人说台湾就是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万一再让某个帝国主义强盗瞧个空子占有了这艘超级航空母舰,不要说拿回来,连整个东南沿海都要笼罩在人家的威慑之中。一想到此处,心底里就不禁升起一阵寒意。

可是要打台湾,象历史上郑成功那样围困可不是办法,一围困就是八个月,待到被围的荷兰人弹尽粮绝,才最终投降,绝非良策。台湾的荷兰守军不过两千人,赤嵌城400人,台湾城1100人,加上舰队和岸基炮台上的人数,也就一千八百人吧,按说3000新军就可以拿下。但若是没有重炮,荷兰人仍然可以凭坚固守,让新军用人海战术去攻坚,固然也可以拿下,但是伤亡必然大增。崇祯只好跟王承恩合计,看看是不是可以先拿出一款重炮出来。

“皇上,我也知道没有大炮难得攻破台湾城。不过现在我们的工业能力,要做出重炮,还得等大型的镗床出来才行。当然也可以用铁芯水冷法铸造大炮,19世纪60年代,美国人罗德曼就是这么干的。还可以结合清代龚振麟的上下铁模分型面铸造法,嗯,这龚家的铁模铸造法是在1841年,貌似比罗德曼的铁芯水冷法铸造大炮还早二十年。铁模分型面铸造法结合铁芯水冷法,铸造的大炮比大明这些大炮强多了。而且咱用的材料是顶好的灰口铸铁,甚至可以采用黑心韧化处理,再将灰口铸铁退火变成可锻铸铁,可以大幅提高大炮的机械性能。现在的难题就是铸造完成之后怎么精加工炮管内膛,镗床倒是做出来了,不过刚做出来的镗床太小,只能加工一米——将近900万两银子!这还是精简又精简才得出的数字。

王承恩汗颜不已,连忙逃也似的告辞,直奔火箭弹试制组。

好在其他方面,局势还算平稳。前几天,大明和大顺双方组成的“军调小组”对于湖北枣阳的摩擦终于有了一个调查结果,鉴于双方的当事人互相推诿,责任也委实难以区分,“军调小组”不得不变成了“和稀泥小组”,最后是各打五十大板,各自退到了原来的防区。此番过后,铁矿石照采不误,甚至大顺那边采了铁矿之后倒卖给明军,明军再倒卖给炼铁作坊,不打不相识,双方倒是做起了“边贸”。

出使朝鲜的杜濬也回到了南京,还带来了朝鲜送来培训的五十名军校学员。

崇祯还是在皇家俱乐部的棋院中接见杜濬,旁边有汪幼清、方以智在坐。

杜濬汇报了此去朝鲜的成果,应该说一切还算顺利。虽然朝鲜的党争厉害,对满清主战和主和的两派总是明争暗斗,但是投降派毕竟不占上风。李倧这个朝鲜王骨子里还是向着大明,对于满清丙子之辱更是难忘,不过两位王子尚在沈阳为质,因此对于大明提议的低调支持颇为感激。杜濬去了之后,朝鲜方面接受了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并暗中培训新军的方案。

“启禀皇上,微臣与朝鲜方面商定,合资公司第一步开展的项目是掷雷器和霰弹枪。根据朝鲜的条件和王公公的提议,一开始主要还是从大明进口散件组装,然后再在朝鲜逐步国产化。李朝的意思,这个合资公司的名称,还是请皇上赐名。”

合资公司的名称不能官方色彩太浓,崇祯想了想,说道:

“那就叫普项股份吧。”亦即这是普通项目,干的虽然是军工项目,对外还得称作为普通项目。

于是杜濬被任命为大明代表,出任普项股份的董事长。这个公司设在济州岛,除了关起门来生产军火,同样封闭式训练一批朝鲜新军。严中玉就出任朝鲜新军的总教官。

打发走杜濬,阮大铖又来禀报访清成果。

满清开出的条件是,如果大明出兵夹击,一旦联手灭了大顺,大清和大明平分大顺目前的疆域,此后双方互不侵犯。阮大铖则提出,大明出兵夹击大顺的条件是,灭了大顺之后,被大顺占据的大明土地原样奉还大明,大明承认大清现有领土格局,此后双方互不侵犯。

双方显然谈不拢,纯粹在扯淡,多尔衮在即将出兵南下这个节骨眼上也不敢横生节枝,阮大铖这厮便被客客气气地礼送出境。

这个结局本就在崇祯意料之中,也多少试出了多尔衮的底牌。听说陈演在阮大铖走后竞选的态势有些不妙,崇祯基于体谅每一个竞选者的良苦用心,在夸奖和赏赐之后,结束了这次借调,让阮大铖立即重回陈演阵营,重上竞选战场掐架。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