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全国山河一片红、求收藏!!!
作者:东方战之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357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烈焰滚滚,地面上的布匹、杂货、人偶,清酒瓶等日货被堆在一起焚烧,平日里趾高气扬的日本人在北平城里成了过街老鼠。

只要被人看见,就会招来一阵石头雨,吓得这些倭人刮掉了那抹“仁丹胡”,脱下了标榜身份的“和服”,出门都在脸上涂上几把黑灰,也不敢在明目张胆的说东洋话了,努力得装出各种外地口音,否则连油盐酱醋也买不到。

还不敢去熟的店铺,因为中国人不卖给倭人。甚至有的商店门口直接挂了块牌子:日本人与狗不得入内,不长眼者棍棒侍候!这更吓得日本人尿裤子了,纷纷收拾行囊,准备回国。

北平长安街,这条十里长路上发生过太多的大事。九月二十日一大早,只见先是一群,后面又是一帮,密密麻麻、连接不断的学生、工人的游行队伍涌了过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鬼子滚回老家去!”

“支持东北边防军抗战守边卫国!”

一道道由红漆写成的条幅仿佛在释放着这些人的愤怒。

燕京大学、北平师范学校、北平工商业和会、北平文化人士协会,北平大学等等,几乎全部的学校都上了街。

“固我山河!”

“守我辽土!”

“驱除倭寇!”

“收回租界!”

“复我国权!”

工人学生们脸上燃烧着怒火,万人齐声的口号震得寰宇激荡。街两边是守护秩序的东北军士兵,他们谨慎得观察四周,以防有人攻击学生。

张学良坐在远处的汽车里,看着愤怒的人们,微微叹了口气,大哥的预测是正确的,日本人如期动手了,因为提前运作,整个东北的金融、军事、工商,教育体系得以完好保全,一点也没有留给日本人,自己的私人财产更是分文未损。

近两千万的百姓迁到了绥远,还有大批的百姓正在路上,因为铁路中断,这些可怜的人只能靠腿走了,只要能坚持到山海关,就可以上火车了。

在大哥的授意下,东北的战事消息已被通电到全国,除台湾,辽宁和吉林外,全**民群情怒暴,请战之声如排山倒海,搞得蒋大哥也不得不放下江西的战事,回到南京坐阵,针对红军的围剿暂停了下来。

《申报》以“甲午之耻,今又上演,倭人亡我之心又炽!”的标题满版详细报道了九一八的发生经过,因为从张学良处得到第一手资料,所以内容详实,故事丰富。

报纸以浓墨重彩介绍了奇袭敌炮兵阵地的一百官职详诉给了真元。有独八旅的丁喜春、独十七旅的黄师岳、独二十旅的常经武、骑三旅的张树森、骑四旅的郭希鹏,省防一旅的于芷山等,原省防二旅的张海鹏被调到北平去后,部队归划于吉林省主席张作相指挥,故没有向沈阳运动。

真元目光从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并向大家点头致意。

大家各报了一下自己的编制,战斗人员共有八万余人,算上辎重、炮兵、工兵等部队,可达十万人。现在各部按预先计划,以沈阳为中心分成三道防线与日军对峙,除此外,其余各部队分南北各自归建,这样在东北大地上,就形成了以锦州、沈阳、吉林,嫩江四个战斗群,各自独立又互为犄角,即可借势,又可借力。

于期为止,以初步达到了真元的战略布局,就等着日本人的大军上门了,真元的原则是,不争一时一地,而是要集中优势兵力,攻敌一点,尽力成建制的消灭日军有生力量,最好是成联队的灭。

而此时的日本内阁已向天皇屈服,战争动员令已向全国下达,“赤城”和“加贺”两艘航母为首的特混舰队,携带着十万多名陆军士兵,在民众雷震天地的欢送声中,缓缓的离开了东京横须贺海军基地,船首破开的水花就像支箭头一样指向了中国的大连。

虽然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但却没有逃过张学良的耳目,一串串电波飞向了北平顺承王府,得到了消息的张学良,手拿着翻译好的电报稿,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望向外面天上南飞的候鸟,陷入久久沉思……。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