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题目没变,和〖真〗实历史里,嘉靖三十九年顺天府乡试第一场的题目完全一样。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
如此看来,后面两场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吴节最害怕的就是自己这个小小的蝴蝶在明朝一扇翅膀,jī起一场风暴,让一切都变得面目全非。看来,蝴蝶效应没有出现,自己也顺利进了考场,只要这三场考试中不发生大的变故,一切都会如另外一个时空的明朝那么向前发展。
这还是什么可担忧的呢?
躺在chuáng上,将第一场的题目在心里过了一遍。
同〖真〗实的历史上一样,今科乡试的第一场是策问,表面上看来只有,有些麻烦。
这数有限,必须在尽可能短的篇幅里将道理说清楚。
看得出来,出题的人学养深厚,又是个喜欢和考试为难的人。
其实,当初在现代社会查到这。
想来定是包应霞拟订的,这个包翰林,水年真高!
心中突然想:如果不是因为实现拿到考题,就这么穿越到明朝,以乡试的难度,就算是再读上几十年书,进了考场,碰到这种题目,也得抓瞎。
真是好险!
那个炕实在太短,也就一米二十宽度,躺在上面,根本没办法将身体放直,只能蜷缩得跟龙虾一样。
实在太晚了,同吴节一样,不少考生拿到题目后,也都倒在chuáng上睡觉,也好养精蓄锐,明日再战。
毕竟,这卷子实在太难,若都要做完,没两天工夫弄不妥当。况且,大半夜的,又累了一天,精神萎靡,现在答题,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潦草。
不少秀才都是经历过几场乡试的,早已有了经验,知道如何调整自己的状态。现在,最好是什么也不做,睡觉要紧。
当然,也有人急吼吼地摊开卷子,磨墨的声音在深夜里显得非常清晰。不过,这种但大多是科场新人,二楞子,成绩自然好不了。
渐渐地,磨墨的声音消沉下去,四下都是微微的鼾声。
吴节想了想心事,也沉入了梦乡。
其实,吴节猜错了,这五道策问的出题人却不是包应宽在考场安静下来之后,明远楼后面的贡院大堂里依旧灯火通明,所有的考官都还没有睡觉,而是聚在一起议事。
包应霞看着卷子,苦笑:“陆大人,你出的这个题目真是,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