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云在青天水在瓶。 首发--无弹出广告”
笑道:“御前会议之后,陛下特意留为父说了几句话,问我身子怎么样,晚上睡得可好。好赐了二十支铅笔给为父,这笔不错,里面合了金粉,使用起来也是方便,随时想写字了,提笔就来。还别说,内阁的阁臣们都喜欢上了这物件,都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一旦想起什么,就在小册子上记下来,也不会忘记。东西是好,就算太富贵了,造价不斐且不说了,涂改的时候,也要用上好的白面馒头去擦,真是糟蹋粮食。须知物力之艰啊……”
“行了!”严世藩终于忍无可忍了:“爹,儿子问的是厘金这事,你同我扯铅笔做什么?”
“不一回事吗?”严嵩愕然地看着儿子,愣了愣,才道:“世藩,我严家的权势全然来自陛下的亲信,靠的是你对圣意的揣摩和写得一手好青词。如果失去了陛下的恩宠,自然也谈不上任何权势了。今日,陛下单独留为父说话,岂不说明为父在万岁爷心目中还是有地位的,他老人家还念着我往日的情分,这对咱们严家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父亲此言差诶!”严世藩见父亲如此盲目乐观,气得厉害,可事情实在要紧,也由不得他乱发脾气,就强压下心头的怒气,道:“我严家的权势靠的可不是会写几篇青词,也不是靠懂得揣摩上意。从古到今,揣摩圣意者可都没什么好下场。父亲大人,你我之所以能够入阁,那是因为没有什么人比你我更懂得捞钱,对,捞钱。不管朝廷的窟窿大成什么样子,你我总会想出法子拆东墙补西墙,务必将这个朝局维持到不至于崩溃的地步。万岁爷也老了,只想平平安安的安享晚年,不愿意再折腾了。也只有你我父子,才有这份本事。可如今,天却变了。”
“天却变了?”严嵩一呆。
“在往日,内阁懂得理财的也只有你我二人,可如今,皇帝却让张居正入了阁。这人在兵部筹措军饷的时候就显示出财政上的手段,其中所使用的法子,只怕比我还强上半分,有他在内阁,自然就将我们父子比下去了。长此以往,只怕我父亲的圣眷只会越来越薄。”严世藩越说语气越沉重,禁不住长长地叹息一声:“我这身子,早知道就该强行去参加这次御前财政会议了。”
“事情没这么严重吧。”严嵩有些不以为然,可是,自己儿子的手段和本事,他这个做父亲的最清楚不过。若不是儿子,严家早就倒下不知道多少次了。
“世藩,今天御前会议,一是做财政预算,再则就是讨论新的厘金制度。这可是一件天大喜讯啊!”严嵩兴奋得眉头直耸:“胡汝贞不是缺钱吗,他手头有掌握着千军万马,南方,拖他几年再说。”
“拖字?”
“对,拖,咱们就是不辞去辅臣一职。至于厘金局,也不推迟,让胡宗宪干就是了。”严世藩淡淡地说:“上次胡汝贞回京时我们不是让他养寇自重吗,现在有厘金在手,军中每年几百万两入项,把将士们都一一给喂肥了。既然不用上阵杀敌就能发财,还剿什么寇?这东南战事,依我看来,拖他个三年了,据说本科乡试头名吴节除了文章了得,一手诗词也写得极好,想不到却是你。”
吴节心中暗自得意,正要客气,那小吏却将吴节的文书放到桌上:“这个名却是报不了的。”
吴节一惊:“还请教,难不成我这个名字还有犯忌的地方?”他反开起小吏的玩笑起来。
听到他问,小吏面皮一整,收起了脸上的羡慕,淡淡道:“倒不是你这个名字有什么不妥,主要是你长得和文书黄册上不符?”
“不符?”吴节有些发呆。
“对。”小吏指着吴节带来的那堆文件说:“比如这文书上写着你身高不足六尺,身材瘦小,尖脸,皮肤黝黑吧,就完全对不上。你看看你,至少一米七十以上,相貌堂堂,身材魁梧,这文件说的是你吗?”
“啊,又是这个原因?”吴节一听,差点晕厥过去,怎么又在这上面出问题了。上次考试的时候,他就是因为相貌和文件是记录不符闹出麻烦。好在有包应霞在场,证明了自己的身份,这才顺利进了考场。本以为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没想到来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时候,又在这上面出问题了。
如果真因为这个狗屁原因没办法报名,这个笑话就闹大了。
怪就怪自己当初没有引起重视,这段日子也因为太忙,一直没来得及去顺天府衙门修改户口黄册,现在再说这些,已经有些晚了。
他忙解释道:“这是我以前在南京居住时填的黄册,当时因为身患重病,年纪尚幼,生得也非常瘦弱。这一年来,因为调养得当,人也长高了一截,整个模样都变了,我也是没有办法。还请教,这事该怎么弄,需走什么程序。”
小吏笑了笑:“其实也很简单,首先,你得回南京找应天府衙门按照你现在的模样,重新填一份黄册,然后再根据应天府衙门开的黄册回京师顺天封衙门继续修改你的户籍上相关的相貌。然后,就可以到本官这里来报名了,只要手续都全了,就没有问题。”
“去南京应天府衙门修改户籍?”吴节差点崩溃了,这可不是一个好主意。
这年头交通不便,虽然有大运河水运便利,可从北京去南京,一来一回也得两个月。这还是在一切顺利的前提下,如果途中再遇到其他事情耽搁,这个春闱也不用参加了。
再说,明朝的官僚主义和现代社会一脉相承,就算你顺利地将所有的文件都准备妥当,也难保其他地方不会出现问题。
“能不能不去应天府?”吴节问。
“那……恐怕不行,因为没有人能证明你就是吴节啊!”小吏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这句话倒是提醒了吴节,他悄悄从袖子里抽出一张钱票递了过去,低声道:“吴节乃是顺天府乡试头名解元,一同中举的七十,也不算短。等状态恢复,就将前面欠下的部分慢慢补上。谢谢各位读者的理解,还请订阅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