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初秋的夜晚,显得格外的惬意,月上枝头,弯月高高地挂在空中,用他那皎洁的光芒照射着大地。
大地笼罩在银灰色的月光下面,显得格外的宁静,四周听不到野兽的嚎叫,一切都是那么的静。
泰山南麓的一条狭窄的山道上,闪现出了几个黑影,小心翼翼地穿过了那条山道。
良久良久,那几个黑影又再度返回,将手向后一招,便继续向前走去。
几个黑影消失之后,后面跟随来了一辆辆马车,马车上都拉着装载满满的麻袋,在一队穿着统一的黑色战甲的士兵护卫下,悄悄地离开了泰山南麓的山道,向南行走了约莫十几里后,转而向西前进。
领头的一个人戴着钢盔,穿着黑色玄武甲,腰中系着一柄弯刀,双目炯炯有神地望着远方的道路,还时不时向后面的士兵招呼道:“都跟上,别掉队了!”
月光照射到了那领头骑士的脸庞,棱角分明的面容,浓浓的眉毛,黝黑的皮肤,正是晋朝新封的镇北将军、鲁国公唐一明。
唐一明将白天大家商量出来的一个计策付诸以行动,并且将计划完美地展现出来,带着一万人的队伍,护送着这两千辆伪装好的粮车,奔驰在月夜下,向着他们的目的地任城而去。
此次的行动,意在挑起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从而推动晋朝北伐的速度,所以唐一明计划的也很周详,就连时间也要算定的精确一点,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一夜急行,唐一明在平明的时候到达了任城,并且在一个遗弃的小村庄里休息,以缓解一下他们连夜赶路的疲劳。
任城本是侯国,隶属于兖州,地狭民少,属于中原之地。接连不断的兵荒马乱,致使这一地方的民众都逃之夭夭,也直接导致了又一个无人区。
一万汉军在唐一明的带领下,都聚集在小村庄附近休息,那破旧的小村庄里披上了厚厚的尘土,也不知道被荒废多少时间了。所有的士兵都带着干粮和水,在休息之余,填饱自己的肚子。
清晨,小村庄和一万汉军都被笼罩在了一团雾气当中,在湿湿的雾气里,空气显得很是新鲜。七点左右,太阳的光芒穿透了云层,射在了大地上,也同样穿透了士兵身边的雾气。不大一会儿,雾气便慢慢地散去,众人都沉浸在早晨温暖的阳光里。
“哎!我在泰山上那么久了,还一次没有真正在泰山之巅看过日出呢?等办完了这件事,我一定要到泰山上好好地观看一下日出。”唐一明躺在草地上,双目望着天空中升起的太阳,自言自语地说道。
黄大从一边慢悠悠地走了过来,踏着草地上沾满的朝露,停在了唐一明的身边,先是敬了一个军礼,紧接着说道:“主公,所有的士兵都休息好了,请主公下达命令。”
唐一明双手按住了大地,将自己的身体撑了起来,拍打了一下身上沾满的小草,整理了一下军装,站直了身子,对黄大轻声说道:“传令下去,全军集合,准备出发!”
————————————————————————
泰山郡,太守府。
大厅里,诸葛攸坐在上首,下面站着两列武将,中间则跪着一个人小校。那名小校低着头,双手撑地,身体颤抖,似乎很是害怕。
“啪!”
诸葛攸用力拍了一下面前的案桌,将案桌上的一些零碎的东西都震了起来。
“他当真是这样说的?”诸葛攸一脸的怒意,大声地问道。
那个小校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启禀将军,属下说的句句属实,不敢有半点虚言!”
“哼!殷浩老匹夫也未免欺人太甚!我军还有十日之粮,若是没有粮食,那我们吃什么?备马!我要亲自去找他理论,要不来粮食,老子就将此事上奏天子!”诸葛攸怒气冲天,破口大骂道。
“报!”
就在这时,从门外走进来了一个士兵,神情显得十分的紧张,一进大厅,便立即跪在了地上,双手拱起,朗声说道:“启禀将军,鲁国公派人给我军送……送粮食来了!”
“哦?”
诸葛攸听后,心中无限欢喜,立刻便站了起来,刚才脸上的怒气也全部消失,换成了一脸的笑容。他双手握在一起摩挲,自言自语地说道:“关键时刻,还是鲁国公重情重义啊,他此时派人前来送粮,当真是雪中送炭啊!”
“来了多少人?送了多少粮食?”诸葛攸欢喜地问道。
士兵答道:“只……只……只来了一个人!”
“一个人?一个人能带多少粮食?鲁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你去把那人叫进来!”诸葛攸摆了摆手,说道。
士兵“诺”了一声,当即便走了出去。
小校还跪在地上,浑身发抖,不敢起身,背脊上也已经是汗水了。
诸葛攸看见了跪在地上的小校,便摆了摆手,说道:“好了,你来回也辛苦了,下去休息一下吧!”
小校“诺”了一声,便徐徐退出了大厅。
没过多少会儿,便见从大厅外面走进来了一个文质彬彬的汉子,那汉子身长七尺。皇甫真自然知道那骑士是斥候,当即翻身下马,将手中的大弓远远地抛到了一个骑兵的手中,对那骑兵大声喊道:“你们继续操练,箭法要像我那样的准,什么时候都练习好了,什么时候停止!”
说完这句话,皇甫真便径直走出了校场,从校场外围围观的士兵中间挤了出来。
皇甫真刚站定脚跟,便见那名斥候奔驰了过来,停在了他的面前。
斥候就是哨探,是古代的侦察兵。
那名斥候翻身下马,单膝跪在地上,向着皇甫真施了一礼,当下说道:“启禀将军,属下发现了我军的一支运粮队伍。”
“运粮队伍?为什么之前我没有接到从陈留来的消息?有多少人,押运了多少粮食?”皇甫真不太相信地问道。
“大概一万人,一千骑兵,九千步兵,押运了两千辆粮车,正小心翼翼地朝济南而来,现在已经进入泰山郡地界!”斥候禀报道。
皇甫真还没有来的急继续问,便听见了一匹快马的马蹄声,仰脸向着前方看去,竟然又来了一名斥候。
那名斥候同样策马来到了皇甫真的面前,然后同样是翻身下马,单膝下跪,施礼禀报道:“启禀将军,驻守泰山郡城的晋军已经出动了,大约有两万人,正浩浩荡荡地朝西北方而去,不知道有何意图!”
皇甫真听到奏报之后,便摆了摆手,说道:“知道了,你们都去吧,再去打探清楚。”
两名斥候当即说道:“属下告退!”
皇甫真见两个斥候走了,他的心中却有点不安,当即想道:“一千骑兵,九千步兵,这不像我燕军运粮的方式啊,再说我也没有收到陈留来的消息。诸葛攸在泰山郡只有两万人马,此次全部出动,奔向西北方,无疑是冲着那批粮食去的……”
他思绪还在漫飞,却又见来了一名斥候,只是,这次来的斥候却神情慌张。
斥候下马之后,也忘记了行礼,当即叫道:“将军,泰山太守诸葛攸带着一万九千名晋军,前去奔袭我大燕运粮队伍,双方现在就在西南百里处交战。我军运粮队伍见晋军势大,便躲避在了村庄里,晋军已经将村庄全部包围,我军运粮队伍死守村庄,冲突不出!”
“哦?你可看清楚了,那支运粮的队伍真的是我大燕的军队?晋军真的和那支运粮队伍打起来了?”皇甫真急忙问道。
那名斥候当即点了点头,大声说道:“属下亲眼所见,千真万确,那运粮的队伍确实是我大燕的军队,车上的粮食也确实是运到济南来的。只是事出突然,陈留方面没有派人前来禀告。”
“既然真的是我大燕的运粮军队,那就不能坐视不理了!现在在什么地方交战?”皇甫真问道。
“在西南百里处的丁庄,我军全部退在了那里,被晋军包围住了。”斥候道。
“不管是哪个部队的,都是我大燕的军队,运的也是我大燕的粮食,绝对不能够落入汉奴的手里。”皇甫真想道。
皇甫真叫来了传令官,大声说道:“传令下去,集结一万轻骑,西城门口聚集!”
传令官走后,皇甫真便迅速叫部下取来了他的战甲和武器,然后穿上战甲。他又叫人牵来了一匹两马,跨上马背后,便将长枪握在了手里,转身对那个斥候说道:“你再去打探,我带领大军随后就到。”
那名斥候翻身上马,急忙奔驰出了济南城,径直朝他说的那个丁庄而去。
斥候狂奔了约莫两个小时,终于抵达了丁庄。
丁庄里十分的安静,也看不到任何人影。那名斥候却径直奔进了丁庄,然后停在了庄子的最中央。
翻身下马,环视一圈后,那名斥候没有看见一个人,便大声叫道:“将军!将军!你让我做的事情我都已经做完了,还希望你信守诺言,高抬贵手,放过我一马。”
那斥候声音落下之后,村庄里突然涌出了许多士兵来,都个个穿着和那名斥候一样的战甲。
唐一明从人群中挤了出来,走到那名斥候面前,呵呵地笑道:“你事情都办好了?”
那名斥候重重地点了点头,将手向前摊开,大声说道:“都办好了,我的解药呢?”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