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卖瓷器
作者:琉璃井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12

() () 3月31日下午两点,敖汤踏入申城某玩市场的一家店铺。店主老李正陪着几个老客户品鉴几样东西,看到敖汤,笑着打了个招呼,心想那几个老客户一时半会儿也决定不下,便抱歉一声让一个店员先陪着,他则走向敖汤:“您来了,这次还是银元?”一个月前敖汤在申城出手了双圈款。而从瓷器细节看,瓷轴肥厚,画风头大身小,尤其是人物后脑勺画的特别大,这是明代晚期的风格。再加上这件青huā使用的是回青料,闪紫差,甚至变得有点泛灰sè,每个时代的瓷器都有不同的风格,而这些确实都是万历时代的特点。

老李在心中下了最后的结论:这是一个明万历青huā百子图罐,是官窑,但并不算精品,以他的经验看,如果挂拍的话,大约在30万起步,上升空间有限。心里计算一番,已经定下了一个收购的上限,他又拿过第二件瓷器,眼睛顿时一亮,差点惊呼出声,连忙稳住心神,竭力保持着平静。

第二件瓷器更大,高达50厘米,同样是明万历官窑,是一口青huā海水云龙纹福字大罐,高大雄浑,质感温润,画风栩栩如生,苍龙凶猛道劲,符合万历年间多次征伐的时代特征。老李慎之又慎地鉴赏了半个多小时,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心内赞叹不已,这是一口无可挑剔的明青huā。

而且他记得,08年保利秋拍中有一件类似的明万历大罐,唯一的区别不过是福字换了寿字,当时拍出高价,而这两年青huā官窑的行情还在进一步看涨!

老李好不容易从青huā大罐上移开目光,微微闭上眼睛瞬间便已思绪万千,怎样才能大赚一笔?眼前这个青年,显然不是内行,否则不会如此随意地用普通纸箱装两件青huā。既然如此老李的呼吸猛然一粗,或许开价二三十万,就能入手这件至少两三百万的珍品。

主意已定,老李看向敖汤,话到嘴边,却又缩了回去,他眯起眼睛打量着敖汤,哑然失笑起来,都说人老成精,可不能临老糊涂了。

如果这个青年只是个庸人,那二三十万自是无妨,哪怕更低他也说得出口,古玩行当,本就凭的眼力,你不识货,错把宝贝贱卖,也怪不得别人。其实去地摊淘宝、去乡下收宝,也是一样的道理,不会因为低价购入一样宝贝,就是不〖道〗德、不诚信。

但以老李一辈子的经验,鉴宝首先鉴人,眼前这个青年绝非常人。从拿出瓷器到现在,将近两个小时,这人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没有患得患失的焦虑等待,而是从容自若,晏然自处,神情云淡风轻,仿佛全然不在意这两个瓷器的价值。这样的气度,老李一辈子只见过几个人有,他们无一不是各行各界的翘楚,绝非可以随意欺瞒、欺凌之辈。

现在不懂,可以赚他个两三百万,万一将来有一天他懂了呢?会不会觉得上当受骗?虽然低买高卖本身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卖亏了也不该计较。但问题不在于这个人会不会计较,而在于他有没有能力计较,在于老李愿不愿意为了两三百万的利润承担也许并不大的风险!

敖汤确实不在意,也确实不懂行,他虽然在网上查了些资料,但网络知识库并不是万能的,尤其是古玩知识,各种真假难辨的信息混杂在一起,没人教导,只凭上网查资料是成不了古玩行家的。他的从容,是因为坚信自己有数之不尽的财富,所以对眼前的几十万或者几百万不会斤斤计较,其实老李真要开个三大罐,预估价超过200万,本店本小利薄,不能直购”其实两三百万老李也不是拿不出,关键是没必要“如果您不介意,我可以帮您推介给知名的拍卖公司,等待今年的春拍,根据成交金额,您必须支付一定比例给拍卖公司,同时本店也收取部分佣金。”敖汤无所谓,但还是随口问了句:“那要是我自己去找拍卖公司,不就可以少付一份佣金了吗?”老李哈哈一笑,说道:“您自己去联系拍卖公司也可以,但每一个行业都有一些潜规则,通过我们走,能免去很多麻烦事,其实更有保障。”“那就这么定了,需要签什么协议,办什么手续吗?春拍是春季拍卖会吧,现在已经是春天了,什么时候举行呢?”“各个拍卖公司春拍的时间不一定的,有的都可能放到夏天。”

老李笑着解答,虽然拿不到两三百万了,但稳稳当当赚个二三十万还是没问题的,万一拍出天价,他也能根据佣金比例水涨船高。

那干脆叶夏拍得了,敖汤心里嘀咕,口上却道:“那行,如果到时我有时间,我会过来,否则的话,就完全委托给李老板你了,成交后打我账上就行了。至于瓷器,便存放在你这边的保险库中吧。”两百万以上的东鼻,敖汤毫不在意地托付掉,这个李老板偌大一个店面,这么多收藏,想来不至于卷了两百万走人的。只要能找到人,敖汤就不怕被人坑,坑了只会让他连本带利地取回来。而如果这次拍卖李老板给办的顺顺利利的话,敖汤倒是不介意以后每年从他这里拍卖几次古玩。

出了古玩市场,敖汤看了看时间,晚上还有航班,但不知道有没有票,也没必要赶得这么急。路过一家售票点时买了4月1日中午的机票,他打车往光华大学而去。!。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