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经过几个小时的车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陕西省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定军山,下车后,我们都被面前的雄伟景『色』所震撼。
这里有12连山自西向东逶迤十多公里,宛如游龙戏珠,素有“十二连山一颗珠”之誉。
来到定军山附近,发现这里气候温润,并不似西安那里气候干燥,而是给人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
按照我们已有的打算,首先,我们来到武侯墓,武侯墓是诸葛亮死后埋葬的地方,背倚笔峰山,西南有定军山主峰吞吐呼吸,连峰横亘,壁立如屏。西北则有巴山余脉,高大雄峻,或腾跃直出,或曲折逶迤,据县志记载:“每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旌旗闪烁,帐房参差。……及早,遍访实无兵至”云云。
墓门左侧的停车场中央,有诸葛先生的白『色』石雕像一座。步入武侯墓,但见眼前岗峦起伏,前书案梁、后笔峰山、左土地岭、右武岗山,将武侯灵冢紧紧围护,转过书案梁,前面豁然开朗,玉带溪从内山门前蜿蜒而过,更为景区平添了几分幽静和神秘的『色』彩。
入内山门,见山门侧两幅壁画栩栩如生,一幅“三顾茅庐”,描述刘备为求东山再起,冒风雪严寒第二次到隆中请诸葛亮出山,图中刘、关、张落马扣门,童子相迎;另一幅“将星陨落”,描述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临终之前给姜维、杨仪叮嘱后事的场景。
拜殿是历代人们叩拜祭祀武侯的地方,又称“献殿”。拜殿外正上方有一块大清光绪三年当地民间团体集体赠送的一块匾额“三代遗才”。
武侯墓的主体建筑——大殿,在这里供奉着一组非常珍贵的明末泥塑。大殿门楣,是清嘉庆年间一提督学政所题,上书:“万古云霄”。
神龛之上正中是诸葛亮的坐像,左手抚膝,右手持卷,凝目沉思,似运筹帷幄之中而决胜千里之外;两童一持剑,一捧印,侍立左右;龛下,左有龙骧将军关兴(关羽之子),右有虎贲将军张苞(张飞之子),体态威武,护卫两旁。
塑像之后有4幅屏风式壁画,从左往右依次为:(1)刘备取得定军山之战的胜利后欲返还西川,留大将魏延镇守汉中;(2)定军山之战中蜀汉老将黄忠刀劈曹魏名将夏侯渊;(3)诸葛亮北伐调兵遣将;(4)年过半百的刘备去东吴招亲。大殿两侧是木刻诸葛亮文学作品《隆中对》、《诫子书》等,其中一侧《出师表》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所书,文章理明词畅、情真意切,书法流畅自如、一气呵成,堪称“两绝”。
站在中院,环顾四周,匾联层层,古木参天,其中绿『色』防护栏特意保护起来的柏树均为汉柏,乃是武侯安葬于此的同时栽种的。更有奇者,是那双株古汉柏,粗至三人合抱,枝杈横空蔽日,浓荫匝地生寒,最显“独含天灵”的气质。
大殿之后,诸葛亮墓冢青草莹莹,肃然耸立,呈覆斗状的墓冢是汉代高贵者的墓冢形状。四周以汉白玉石护栏围护,石栏上浮雕35幅“诸葛亮生平”故事图案。墓向头西脚东,暗示着“永怀西蜀,不忘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夙愿。
看过武侯墓后,我们每个人都对诸葛亮产生了一股敬佩之情,不管三国演义中是如何的把他神化,但是,去掉神化的他,那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敬佩。
接着,我们来到定军山下,开始讨论我们的计划,决定晚上就在定军山活动寻找,如果还是什么都发现不了,那么就在第二天去武侯祠一趟后立刻回n市,以后都不再讨论这些事情。
黄昏来得很快,还没等山野上被日光蒸发起的水气消散.太阳就落进了西山。于是,山谷中的岚风带着浓重的凉意,驱赶着白『色』的雾气,向山下游『荡』;而山峰的阴影,更快地倒压在大地上,阴影越来越浓,渐渐和夜『色』混为一体,但不久,又被月亮烛成银灰『色』了。
这时,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大地之上,仿佛笼起一片轻烟,飘飘渺渺,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我们就这么静静的坐着,静静的看着夜晚来临时周围景『色』一点一点的变化,仿佛内心都受到了洗礼一般,变得清澈透亮起来。
我不由得发出感慨:“想当年,黄忠就是在这里斩杀夏侯渊,帮助蜀汉夺取汉中,现在想想,那该是怎样一个时代,英雄辈出,豪杰并起,令人向往。”
“不错,那一个年代我想是每个男儿都向往的年代。”张杨附和道。
这时,我看到一旁白倩脸『色』有些不好,赶忙出声询问:“妹妹,怎么了?有什么心事么?”
听到我说的话,她笑了一下,摇了摇头,“没有,没什么事,我只是在想我们今晚的行动,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好了,不要想太多了,如果没有那次我找你去乌衣巷,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事,让大家跟着我跑这么一圈,我们要抱着一颗平常心,这样才能有一个好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情,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们尽最大的努力了就够了,不用太去追求最后的结果。”我不知是安慰白倩还是在安慰自己。
听了我的话后,白倩又笑了一下,“好了,这次是真没事了,来,我们快点行动吧。”
说着,我们四人开始了今晚的行动,只是还是漫无目的没有线索。只能靠着一步一步的观察,看看能不能有什么发现。
“今晚的天空真是很美,星星很亮,感觉就在为我们指引着明路。”白倩说道,说着,用手指着天上的一颗星星问我,“哥哥,你知道那颗是什么星星么?”
我顺着她手指着的方向看去,对她说:“你看到那颗星星旁边的那颗了么?你看他们两个在一起像个什么?”
听着我的问题,白倩看了一会对我说:“那像是牛的两个角。”
“恩,是像两个角,但不是牛的,而是龙的。”我解释道。
“龙的?什么龙啊?”显然白倩兴趣一上来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大有我不把我知道的都说出来就不罢休的架势。
“是青龙,我们都知道四象二十八星宿,那在东边的就是青龙,而你指的那颗正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角宿其中的一颗。角宿属木,为蛟。为东方七宿之首,其中有两颗星如苍龙的两角,就是你指的那颗和我给你说的那颗。”
“哦,原来是这样啊。嘿嘿,哥哥懂得可真多。”看着她那傻笑的样子,我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这时,我们发现西北方向山头有微微闪光,夜风一刮,那声音就如同千军万马行进一般,我们都停不自觉得下了脚步,看着、听着这一景观。不由得被这突如其来的奇妙景象所震惊了。
同时,我心里立即想到了当地县志中的记载:“每当月明,忽见定军山头旌旗闪烁,帐房参差。……及早,遍访实无兵至”云云。
看来,这令人震惊的奇妙景象早就有所发生,县志所言非虚,我们今夜所见也绝非偶然。心中所想,这定军山果然是我们要找的地方,就是不知这里究竟隐藏着什么,我的心情更加激动,再次不能平静。
经历着这些的同时,我望向了那个方位,正是西方白虎七宿的最后一宿所在的位置----参宿,参宿属水,为猿。为西方第七宿,居白虎之前胸,虽然居七宿之末但却为最要害部位,故参宿多吉。
有这么一首诗形容参宿:“参宿造作事兴隆,富贵荣华胜石崇,葬埋婚姻多吉庆,衣粮牛马满家中。”也就是说,如果参宿明亮的话,就代表着民生乐利,风调雨顺,五谷丰收。
也是在我们都震惊于如此奇观之时,我的脑海中又浮现出了一首刘禹锡的诗,其中两句是这么说的,“鼙鼓夜闻惊朔雁,旌旗晓动拂参星。”这不正是形容这里的场景么?这首诗是形容雄兵出师惊天动地的场面,那“鼙鼓夜闻”、“旌旗晓动”,不正是我们现在看到听到的么?其中“参星”就是指的参宿。
我顿时有所醒悟,也就是说,这首诗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意思,就是他把他当年夜间来到这里所看到的听到的记录了下来。
看来这条线索是对的,最起码在一定程度上是有把握的,松了一口气,我带着些许兴奋的神情把我所想的都告诉了他们,这次,我们再没有一丝怀疑,顺着参宿方向前进,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