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当夜寅时,钦使赶到荣王府,发现,太迟了,这里已经不需要囚禁的诏书了。
荣王府残余的侍卫大开正门,请钦使和早一步包围府邸的侍卫亲军们进去,只见一片白『色』。
那些侍卫们告诉钦使:荣王麾下的败兵早早来通知了王爷世子的消息,王妃言“终不能如镐厉王子女,幽禁一生”,遂毒杀刚刚周岁的庶子及两个亲生女儿,再投缳自尽,其他侧妃,也有样学样,荣王家眷,已经全部死绝了。
次日卯时,皇上亲自审问了胥鼎,得知他是误会了赵王。赵王很大度地为他求情,理由是:“如果葛王之母李元妃并未谋反,胥鼎何罪?”因此皇上顾念旧情,免其死罪,责其闭门读书。
我送他回家,到他家门口时低声道:“当年的事……我那时太小了,不清楚,不过……不久元妃娘娘就以细故处死了个小太监。”
胥鼎惊恐抬头,嘴唇翕动,最终叹息一声,踉跄进门。
实有此事,起居注上写着的,不怕查证。可能只不过是李师儿失了外援胥持国,心情不佳,下人伺候的不如意时就反应大了点。但是也有可能是胥持国知道得太多了,被李师儿派小太监或下毒或雇凶灭了口,而后那个小太监也被借故处死。十年前的事情,谁说得清楚?
武卫军中尉崔彬,在胥鼎拿虎符来时,第一个听令,慷慨陈词,鼓动了大部分武卫军和威捷军,助胥鼎将其他还在犹豫的人及我麾下的新编威捷军看押,急速整军,率先攻打丰宜门;在梁子翁带去圣旨后,又是崔彬第一个听令,擒拿胥鼎,带头放下兵器,束手就擒,叛『乱』就此消弭。皇上对这个绝对听从朝廷旨意又没有任何背景的年轻人非常赏识,直接提拔他做武卫军副都指挥使。
这下好了,荣王府灭了,李元妃事实上被软禁了,赵王救驾有功,升为右丞,奉命清除『乱』党。
荣王生前的心腹谋士郭佳送了我一件极西之地产的新奇玩意,毫发未伤,施施然回老家当富家翁去了。消息传出,赵王府川流不息,各种奇珍异宝堆积如山,我一连三天都睡在珠宝堆上,这些至少值……”
我微微一笑道:“那是我父王啊,我会不了解他吗?他刚才压根儿就没听进去。你只管照我的话去做,我保你无事。”
李兰芷感激地道:“多谢小王爷,小女子一定能把王妃扮得惟妙惟肖。”
我似笑非笑地道:“你叫我什么?”
李兰芷深吸一口气,定定神,壮起胆子唤道:“康儿,我累了。”
我应声上前,恭谨地扶她回房,边道:“妈,我杀戮太重,累你担心,还要为我祈福,实在是孩儿不孝。青涟、绿漪年纪大了,这次新进的丫鬟里,我看那个叫苏巧云的甚是乖巧,就让她服侍你吧,你看呢?”
京中达官显贵近来很关注声势煊赫的赵王府,都知道了赵王妃刚从尼庵回来就在府里建了静室供奉观音菩萨,搬去日日静修礼佛,不禁齐齐哂笑:赵王妃是宋女,必是知道了她儿子在宋国杀人无数,想给他消除罪孽,嗯,应该是刚死的荣王告诉她的。不过,神仙是那么好贿赂的吗?杀俘不祥,完颜康一定会遭天谴的。
只有那个本来都破败了的小小白衣庵一下子香火鼎盛起来,住持老尼姑每天晚上一遍又一遍地数香火钱,乐得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
大雨倾盆,行人绝迹,赵王府的丫鬟青涟却没有闲看雨景的好福气,得出门为王妃买檀香。
买好檀香后,青涟将锦盒贴在胸口,撑着伞,慢慢向王府走去,在一个路口东张西望了番,觉得没人跟随,折进小巷,匆匆而去。
快到了,过了这座桥就到容姥姥家了。容姥姥是王府的老人了,是王爷的『乳』娘,王爷的母妃去得早,就是她把王爷养大的,王爷成年开府后就让她管内院,直到前年才回儿子家颐养天年,王爷还送了她一百两银子养老,她一定知道小王爷的身世,王妃待我不薄,我一定要弄清楚这件事的。青涟心里想着,脚下不停,快步而行。突然,背上一股大力,脚步踉跄,跌下桥,栽进河里,挣扎几下,不见了。
桥上,是裹在黑斗篷里的苏巧云,对河拜了一拜,默默祝祷:青涟姐姐,你莫怪我,我们飞燕门实在是太穷了,幸好燕师兄交游广阔,攀上了小王爷,我才能进王府。王府的生活真是太好了,我虽然只在这过了十几天,还是个丫鬟,但是,见识了繁华,我再也不可能回去过苦日子了,我希望永远能都像现在这样,甚至,更进一步,可能妨碍小王爷的人,都得死。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