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病夫
作者:鬼魅刺青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900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李啸天辞别中村井河姐弟,驱车出来,走到天都公寓门口,那个保安又是一个端正的注目礼,就连向来把一切都看得很平淡的李啸天,此时也不禁微微自得。其实他不知道,他已经开始在物质享受下变得虚荣起来。

来的路上他看到了一家日本书道馆,现在他正是要去那家书道馆。

在日本,书道馆就是书法社的意思。提起书法,相信不少人会认为它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艺术。其实,书法在日本不仅盛行,更是人们修行养性的方式之一。

古代日本人称书法叫「入木道」或「笔道」,直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才出现「书道」这个名词。在日本,用毛笔写汉字而盛行书法,应当是在佛教传入之后。僧侣和佛教徒模仿中国,用毛笔抄录经书,中国的书法也随之在日本展开。圣德太子抄录的「法华经义疏」,就是受中国六朝时代书法风格影响的代表作。日本天台宗始祖最澄和尚从中国返国时,带回了东晋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并将之推广,逐而盛行。

晋王羲之书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孙过庭的「书谱」也有入木之术。古代日本人尊王羲之为书圣,故将书法称作「入木道」。日本人喜爱王羲之书法风格现于言表,他们亲热地称王羲之为大王,称其第七子王献之叫小王。

平安中期,日本废除了遣唐使,随着假名(日本文字)的出现,书法也开始和化(日本化),书法界又出现了小野道风、藤原佐理和藤原行成,世人称之为「三迹」,「三迹」的书法成了后世书法的规范,并由此产生了多种书法流派。

这就是为什么平时我们常见日本字里面夹杂着部分汉子,其实小鬼子的字都是从汉字逐渐演变过来的。

要说李啸天来这里还是别有深意的,想必一提及‘东亚病夫’四个字,但凡有点血性的中华儿女无不咬牙切齿。首先想到的就是精武门里日本人嚣张的提着写有‘东亚病夫’的巨匾来踢馆的情形。

其实‘东亚病夫’四字并不是首创于日本人之口。‘东亚病夫’一词最早名为‘东方病夫’,出自上海《字西林报》(英国人主办的英文报纸)于1896年10月17日登载的一篇文章,作者为英国人。

其意大致是嘲弄以前的晚清经济落后,文化也落后,又不讲卫生。而后,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郭沫若在《全运会闭幕》这一首诗中写道:“中华儿女今舒畅,‘东亚病夫’已健康。”

李啸天把车停在那家书道社门口,不理路上行人的侧目,径自走了进去。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沁人心扉的书卷气,令李啸天阴霾的心情舒展不少,从穿越过来大半天的时间里,他第一次感觉到一种特别熟悉的归属感。

再看满屋琳琅满目的书法字画,居然有多数是中国风,这使李啸天心中一阵惆怅。想不到几十年前中国遭小鬼子的疯狂侵略,几十年后的今天小鬼子还将祖国的瑰宝拿来这里欣赏。

知道自己现在还不能左右这些事情,李啸天清咳一声,喊道:“有人吗?”

不一会儿,里屋走出一位清瘦老者,老者已近古稀,头发胡子业已花白,清瘦而健硕,自有一种道骨仙风之气,一袭灰色儒袍,说不出的出尘洒脱。

见到此人,李啸天微微一怔,心道:中国人?

老者好像也从未见过小鬼子里面还有这样高大威猛之人,误认为李啸天是中国到日本来的留学生,听说自己在这里开书道馆,慕名而来的。他神色顿显亲昵,微笑道:“小娃来我这儿,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吧?有事尽管说,只要郑某能帮的上忙,绝无推辞之理。”

李啸天听老者一口流利的中文,知道自己所料不错,但想到他居然在这里给日本人写字裱画,心中不畅,沉声道:“不是。”说的竟是日语。

自称为郑某的老者一天李啸天满口日文,顿时怏怏不快道:“那你有什么指教吗?”郑老者此时也换成日语同李啸天说话。

李啸天不知郑老者脸色一会儿阴一会儿雨的搞什么名堂,沉声道:“我要求字。”

郑老者转过身形,铺开一张白纸,平淡道:“一字千金。”

李啸天听了微微一笑,心道:这老头儿是跑这儿来讹人来了。面色渐缓,说:“我要只要四个字,做成牌匾。”

牌匾不仅是指示标志,而且是文化的标志,甚至是文化身份的标志。它广泛应用于宫殿、牌坊、寺庙、商号、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向人们传达皇权、文化、人物、信仰、商业等信息。

郑老者还是语气平淡的说:“字是一字千金,如果要装裱的话,需要另行付费。”

李啸天饶有兴趣的看着郑老者一边铺纸研磨,一边不动声色讹人,笑道:“价钱不是问题,我只要白底黑字那种。”

郑老者研磨的动作不变,嗤笑道:“嫌贵呀?嫌贵去别家呀你?不过研过的墨你得买走。”

李啸天终于被郑老者逗得哑然失笑,知道郑老者是误会自己囊中羞涩,听到一字千金,才临时改变主意。也不戳破,笑道:“没关系,我就要白底黑字,一共十?”

李啸天:“东亚病夫。”

郑老者脸色瞬间万变,半尺长的胡子怒极而翘,声嘶力竭道:“黄口小儿,也敢大言不惭,哼——看你獐头鼠目,定是虹口道馆派来老子这儿捣乱来了吧?看我不收拾你。”

说着话,郑老者左手一个力劈华山已经使将出来,带着呼啸的风声直奔李啸天面门落下。

事发突然,李啸天知道闪避已然不及,却毫无惊慌之色,双掌交叉,生生夹住郑老者雷霆一击。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一招走过,两人心中同时一凛,知道今天算是遇到劲敌了。

刚才两人皆未使尽全力,郑老者本来只是想给李啸天一点小小的教训,使他不敢再跋扈羞人。而李啸天心知其中定有误会,又知道郑老者是中国人在先,那里能全力施为。

见李啸天夹住自己左手,郑老者不慌不忙,右腿微曲,脚尖点向李啸天膝盖。攻敌之必救方是武学之精髓,打斗之玄奥,这郑老者果不愧为人老成精,这一脚不在伤敌,而在自救。因为想要躲过这一击,李啸天势必要收掌撤招。

哪知李啸天身形不变,亦不撤招,居然使个‘罗圈腿’。整个身子向下一矮、一起,不但堪堪躲过郑老者踢来的一脚,还将他的脚留在了自己的**。

此时,郑老者一掌一脚被制,高声骂道:“小日本儿忒也猖狂,看我郑某不将你碎尸万段。”郑老者一时大意,被李啸天擒住,心下自然郁结。

李啸天严肃道:“郑老这是干什么?为何突然间大打出手?”李啸天还不知道是因为他说出‘东亚病夫’四字时,深深刺激了郑老者强烈民族意识。

郑老者也不答话,右掌变掌为刀直削李啸天天庭,左腿离地,身子微弓,以不可思议的角度踢向李啸天下巴。看来郑老者一身功夫也不是盖的。只此一招,就显出他超与常人的武术技巧。

李啸天在部队所学,皆是一些简单实用的搏击技巧,讲究的是快、准、狠,遇到一般宵小,自然不在话下。可此时的郑老者绝不在宵小之列,那可是真正的现代中国功夫高手。刚才他还能凭着敏锐反应能力略占上风,现在对上郑老者这次的一记掌刃手刀,和下面风声雷动的一脚,自知不敌,立刻撒手后撤。

人在空中,身子失去重心的郑老者好像早料到李啸天如此应对,不慌不忙的翻身落地,身子轻灵如燕,竟是未发出丝毫声响。李啸天心中疑惑: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轻功?

比给李啸天任何喘息之机,郑老者身形一蹲,俨然使了一个李啸天惯用的地扫堂。

李啸天看着郑老者细若枯槁的左腿扫向自己,心中存有一丝戏弄,也不躲闪,想看看‘蜻蜓’是如何‘撼柱’的。在他的认知里,郑老者就是再怎么强悍,也抵不过自己的铁腿,以前在部队里李啸天可是有‘铁腿旋风’之称的。

“砰……”的一声,郑老者枯槁的左腿已在李啸天腿上扫实。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啸天应声倒地,被郑老者扫中的小腿传来阵阵剧痛,憋得他面颊通红,心道:老头儿莫不是装的铁腿?

一击得逞,郑老者满脸寒霜,站在那里,居高临下看着跌坐在地的李啸天,说道:“小鬼子,别说郑某人以大欺小,实在是你们小日本儿欺人太甚,今天如果不给你点教训,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开的这么艳。还不快滚。”

李啸天看着郑老者怒发冲冠的样子,知道他并无恶意,见他口口声声骂自己小鬼子,虽然此刻吃了暗亏,心下却颇为欢喜。在异国他乡能遇到如此爱国之人,也实属不易。当下也不多做解释,站起身来,步幅跄踉的走出书道馆。

见郑老者的书道馆旁边还有一家门面不亚于此间的书道馆,暗恨自己为什么偏偏走进郑老者这家。

另一家书道馆叫做藤原书道,听这名字就知道是日本人开的,李啸天心想这家应该不会对自己拳脚相向吧?如果真是那样,自己可要将在郑老者那里受的气撒在小鬼子身上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