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社会变革(2)
作者:龙平华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33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22008年6月7日 火星基地

今天是个值得永久纪念的日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军事演习即将拉开序幕。地球北京时间下午3点,演习正式开始。根据中央军委在2007年年底的命令,全国各部队在换装后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为了检验各部队换装后的战斗力,特别进行了这次演习。参加这次演习的主角蓝军为旺东泉负责指挥的第2太空舰队及配属的陆军第15战略突击军和空6、7军。红军方面为刘辉翔指挥的第3太空舰队以及配属的陆军第38战略突击军和空2、5军。演习司令部设在火星中央控制室。这次演习受到了全军上下的广泛关注,解放军从上到下都很重视,演习总指挥由解放军总参谋长于鸿飞亲自担任。各部队都派来了代表,军委副『主席』张卫民也到了演习现场观看演习。在演习开始之前首先介绍一下双方指挥员的情况。

蓝方总司令:旺东泉,现任第2太空舰队司令。年龄:1975年出生,33岁,少将军衔。毕业于国防大学。他是张建的初中同学,在国防大学读书期间经过张建的介绍与龙平华相识,在校期间大脑接受过龙平华的改造,也是第一批参加火星培训的人员之一。由于他和周扬、夏华3人在校期间曾经受到龙平华的特别军事教育,他们的特殊经历受到了前任军委『主席』胡『主席』的高度重视,是解放军高层刻意培养的高级指挥官之一。从学校毕业后他们三人被分配到基层部队担任连级指挥官,胡『主席』从龙平华那里得知消息后直接将这三人送往了火星。经过在火星几年的锻炼,在2007年的军队整编和授衔考核中他们三人成绩出众,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如此年轻在解放军的历史上可谓是凤『毛』麟角了。对他们的任命难免引起了军中一些自认资历悠久人士的侧目,但是在后来星际战争中他们良好的表现,表现出了杰出的指挥才能,终于使军中人人信服。

红方总司令:刘辉翔,现任第3太空舰队司令员。年龄:1966年出生,42岁,少将军衔。毕业于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他是解放军中要求对外强硬的代表人物,参加了2001年4月中美撞机之后的联名上书活动。随后被前军委『主席』胡『主席』以违抗军令的借口解除职务,并被秘密送往火星进行培训。他在前往火星培训之前,在陆军54军任某团的团长,军衔是中校。在2007年的军队整编中被提拔为第3太空舰队的司令,并被越级升为少将。

演习开始之前3天,也就是6月4日召开了演习动员大会,双方的主要指挥人员都参加了会议。在会议上演习总指挥、总参谋长于鸿飞宣布了本次演习的代号为“中国崛起”。本次演习的目标是占领一个荒芜人烟的小行星,演习总指挥部只是告诉了双方小行星的坐标,其余的一切都由红蓝双方自行侦察。规定登陆并能坚守24小时的一方为顺利者。

会议一结束,双方指挥官迅速返回各自驻地开始演习前的准备工作。在此,先介绍一下太空舰队武器装备:

航天母舰:

主要任务:星际综合作战指挥平台。并担任星际突击部队的远程投送。

每支太空舰队配置星际航母3艘,每艘乘员3200人。3艘航天母舰一共可以舰载2个空军的战略突击军和1个陆军飞行突击军,合计4+16=20万人。另配战斗机器人10000名,协助作战。具有强大的星际投送能力。

舰载超级太空电磁炮: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电磁炮是利用电磁力(洛伦兹力)发『射』炮弹的武器。它是动能武器的一种。主要由能源、加速器、开关3 部分组成 。按照电磁力产生的方式不同,它可分为电磁轨道炮、电磁线圈炮和电磁重接炮等。电磁轨道炮的特点是能使炮弹获得极高的速度(每秒几千米到几十千米)。该炮在战略防御领域可以用作天基拦截器,因其速度高,可以减少拦截器的数目。它还可作为天基部件的自卫武器。电磁轨道炮和电磁线圈炮用于战术武器有着巨大的潜力 ,如可用于反坦克 、反装甲车辆、反飞机,也可用来发『射』战术导弹和无人侦察机。解放军换装的超级电磁炮打击范围为10-50光年之内的敌对目标,它的威力不是其他国家研究的电磁炮能够项背的。每艘航天母舰配置50门电磁炮,舰首和舰尾各4门,两侧各21门。根据设计要求,每门电磁炮的打击威力如果放在地球表面陆地上,可以令10平方公里内的目标化为灰烬。如果其中2门炮一次齐『射』可以击毁1艘侦察船和巡逻艇。3门炮一次齐『射』可以击伤1艘星际巡洋舰,击毁1艘星际驱逐舰。5门炮一次齐『射』可以击毁1艘星际巡洋舰。50门炮1次齐『射』可以击毁1艘航天母舰,不过星际航母一般都有防护罩的,不太容易所有炮火全部击中目标。

舰载超级防空激光炮:世界各强国研究的激光武器是一种利用沿一定方向发『射』的激光束攻击目标的定向能武器,具有快速、灵活、精确和抗电磁干扰等优异『性』能,在光电对抗、防空和战略防御中可发挥独特作用。它将是一种常规威慑力量。激光武器的突出优点是反应时间短,可拦击突然发现的低空目标。用激光拦击多目标时,能迅速变换『射』击对象,灵活地对付多个目标。目前各国研究的激光武器的缺点是不能全天候作战,受限于大雾、大雪、大雨,且激光发『射』系统属精密光学系统。但是在龙平华利用外星技术后这一问题已经得到较好解决。以前陆军的快速发『射』高炮的炮管寿命短,连续发『射』几分钟后就要更换。而使用激光武器不存在多次发『射』的寿命问题。目前其他国家研制的激光武器的体积一段较大,重量较重,因此无法投入实用。激光武器的效费比是比较高的。在防空武器方面,当前主体是导弹,激光武器与之相比消耗费用要便宜得多。例如,一枚“爱国者”导弹要60-70万美元,一枚短程“毒刺”式导弹要2万美元,而激光发『射』一次仅需数千美元。而解放军使用的中小型激光炮每次发『射』只需1000多人民币。很适合我国的国情,但是激光武器需要巨大的能源支持,在以前远程激光武器的应用无法想象,在得到蓝油这一超级能源后,这一问题迎刃而解。2007年解放军换装后装备的激光炮,可以防御10-30光年空间之内的进攻目标。可以同时打击500个移动目标,主要打击对象为太空战斗机和轰炸机。每门激光炮一次可以击毁1架战机。

能量防护罩:可以有效抵御敌方的炮火打击。但是极耗能源,使用一次需要耗费航母上日常3个月使用的能源。并且在使用期间,不能对敌人进行攻击。

军用超级太空侦察器(雷达),可以发现50光年内的物体(民用型号侦察范围为5光年)。军用超级太空通信仪,100光年内的物体之间可以实时通信。

尺寸:长度8278米x宽度5233米x高度1984米

时速:最高可达3倍光速/秒,以达到太空航行时,空间转换的最低速度要求。

能源:蓝油。航天母舰满载一次能源可以运行30年。

发动机:光子发动机,保证舰队的速度达到3倍光速。

舰载中央控制电脑:具有高度人工智能,有自我进化和完善功能。损坏后可以自我修复。

设计寿命:100年。

星际巡洋舰:

主要任务:护卫星际航母安全,并担任星际巡航任务。

每支太空舰队配置120艘。每艘乘员480人。

舰载大型太空电磁炮:打击范围5-30光年之内的敌对目标。每艘巡洋舰配置10门电磁炮,舰首和舰尾各1门,两侧各4门。期威力可以达到,4门炮一次齐『射』可以击毁1艘侦察船和巡逻艇。8门炮一次齐『射』可以击伤1艘星际巡洋舰,击毁1艘星际驱逐舰。理论上10门炮10次齐『射』可以击毁1艘航天母舰,不过在实际中这是不可能的,战斗时没等巡洋舰发10炮,自己就成炮灰了。

舰载大型防空激光炮:可以防御1-20光年空间之内的进攻目标。可以同时打击100个移动目标,主要打击对象为太空战斗机和轰炸机。每门激光炮一次可以击毁或击伤1架战机。

能量防护罩:由于体积和自身能源限制,只配备简易型能量罩。每次使用间隔为15分钟,并且不能使用太多,否则能源耗费太厉害。

中、小型激光炮:各10门。目标为10光年内中小型目标。

军用太空侦察器(雷达),可以发现30光年内的物体(民用型号侦察范围为5光年)。

军用太空通信仪:60光年内的物体之间可以实时通信。

尺寸:长度3283米x宽度839米x高度467米

时速:最高可达3倍光速/秒,以达到太空航行时,空间转换的最低速度要求。

能源:蓝油。巡洋舰满载一次能源可以运行20年。

发动机:光子发动机,保证舰队的速度达到3倍光速。

舰载中央控制电脑:具有高度人工智能,损坏后可以自我修理。可与星际航母间进行实时通信。

设计寿命:80年。

星际驱逐舰:

主要任务:主要担任航母和舰队的近程防卫任务和近距离巡逻。

每支太空舰队配置600艘。每艘乘员190人。

舰载中型太空电磁炮:打击范围1-20光年之内的敌对目标。每艘驱逐舰配置8门电磁炮,舰首和舰尾各1门,两侧各3门。期威力可以达到3门炮一次齐『射』可以击毁1艘侦察船和巡逻艇。8门炮2次齐『射』可以击伤1艘星际巡洋舰,击毁1艘星际驱逐舰。

舰载中型防空激光炮:可以防御1-10光年空间之内的进攻目标。可以同时打击60个移动目标,主要打击对象为太空战斗机和轰炸机。每门激光炮一次可以击毁或击伤1架战机。

能量防护罩:由于体积和自身能源限制,未配备能量罩。

微、小型激光炮:30门,目标为5光年内小型目标。

太空单兵激光枪:『射』程20公里。

军用太空侦察器(雷达),可以发现20光年内的物体(民用型号侦察范围为5光年)。

军用太空通信仪:30光年内的物体之间可以实时通信。

尺寸:长度1150米x宽度447米x高度239米

时速:最高可达3倍光速/秒,以达到太空航行时,空间转换的最低速度要求。

能源:蓝油。驱逐舰满载一次能源可以运行20年。

发动机:光子发动机,保证舰队的速度达到3倍光速。

舰载中央控制电脑:具有高度人工智能。可与星际航母间进行实时通信。

设计寿命:50年。

星际运输舰:

主要任务:主要担任舰队与基地以及舰队之间的后勤运输和资源调配任务。战时运输伤员也是运输舰的另一个主要任务。

每支太空舰队配120艘。每艘乘员60人。

舰载防卫型电磁炮:打击范围1-20光年之内的敌对目标。每艘运输舰配置20门电磁炮,舰首和舰尾各2门,两侧各8门。

舰载防卫型激光炮:可以防御1-10光年空间之内的进攻目标。可以同时打击30个移动目标,主要打击对象为太空战斗机和轰炸机。

能量防护罩:由于体积和自身能源以及功能限制,未配备能量罩。

微、小型激光炮:20门,目标为5光年内小型目标。

太空单兵激光枪:『射』程20公里。

军用太空侦察器(雷达),可以发现20光年内的物体。

军用太空通信仪:30光年内的物体之间可以实时通信。

尺寸:长度2406米x宽度819米x高度505米

时速:最高可达3倍光速/秒,以达到太空航行时,空间转换的最低速度要求。

能源:蓝油。运输舰满载一次能源可以运行20年。

发动机:光子发动机,保证舰队的速度达到3倍光速。

舰载中央控制电脑:具有高度人工智能。可与星际航母间进行实时通信。

设计寿命:60年。

武装考察\侦察船:

主要任务:主要担任战时侦察和平时的科学考察任务。

每支太空舰队配3艘。每艘乘员35人。根据需要分为侦察型和考察型。

舰载防卫型电磁炮:打击范围1-10光年之内的敌对目标。每艘侦察船配置4门电磁炮,舰首和舰尾各1门,两侧各2门。

舰载防卫型激光炮:可以防御1-10光年空间之内的进攻目标。可以同时打击5个移动目标,主要打击对象为太空战斗机和轰炸机。

能量防护罩:由于体积和自身能源以及功能限制,未配备能量罩。

微、小型激光炮:2门,目标为5光年内小型目标。

太空单兵激光枪:『射』程20公里。

军用太空侦察器(雷达),可以发现50光年内的物体。这可是侦察船的特出之处,可以先发现敌人。

军用太空通信仪:100光年内的物体之间可以实时通信。

尺寸:长度230米x宽度79米x高度23米

时速:最高可达3倍光速/秒,以达到太空航行时,空间转换的最低速度要求。

能源:蓝油。考察船满载一次能源可以运行20年。

发动机:光子发动机,保证舰队的速度达到3倍光速。

舰载中央控制电脑:具有高度人工智能。可与星际航母间进行实时通信。并具有极强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

设计寿命:50年。

太空巡逻艇:

主要任务:主要担任舰队近程警戒任务。

每支太空舰队配10艘。每艘乘员30人。

舰载微型电磁炮:打击范围1-10光年之内的敌对目标。每艘侦察船配置2门电磁炮,艇首部和艇尾部各1门。

舰载防卫型激光炮:可以防御1-10光年空间之内的进攻目标。可以同时打击2个移动目标,主要打击对象为太空战斗机和轰炸机。

能量防护罩:由于体积和自身能源以及功能限制,未配备能量罩。

微、小型激光炮:2门,目标为5光年内小型目标。

太空单兵激光枪:『射』程20公里。

军用太空侦察器(雷达),可以发现20光年内的物体。

军用太空通信仪:20光年内的物体之间可以实时通信。

尺寸:长度128米x宽度34米x高度27米

时速:最高可达光速。进行空间转换时,搭载星际航母。

能源:蓝油。考察船满载一次能源可以运行10年。

发动机:高级航天发动机。

舰载中央控制电脑:具有高度人工智能。可与星际航母间进行实时通信。并具有极强的情报收集和分析能力。

设计寿命:20年。

--绿@『色』#小¥说&网--网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