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来到清真寺门口,那里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其中有很多头戴白帽的穆斯林,都肃立在雨中,为首的是清真寺的阿訇,须发皆白,看样子有八十多了,神情肃然的望着慕轩怀中的马澜夫,低首喃喃低语了一阵,向左右几人咕囔了一句,立即有六人过来,自慕轩怀中接过马澜夫的遗体,抬进了寺中,阿訇向慕轩他们三人低头行礼,说:“感谢各位将马兄弟送回,只是各位不是教中之人,不便入寺,请暂且在对面等候片刻,马兄弟有遗物托我转交。”
他一指对面那家**面馆,慕轩也知道清真寺不允许女性和非穆斯林入内,就点头称“是”,带着庄小姐主婢俩走向那家面馆,面馆主人见是阿訇所指派,对他们三人特别殷勤,还特意拿块看着挺干净的抹布给他们擦衣衫上的雨水,晴蓉抽出一方丝巾,给小姐鬓边颊上的水珠。
慕轩心中却有些诧异,刚才阿訇说马老爷子有什么遗物要他转交,但马老爷子怎么会事先知道他自己今天必然会身故,而且知道是由自己送他的遗体回来,事先安排好遗物转交这一出呢?
庄小姐看来也有同样的疑惑,与慕轩相视一眼,眸中满是惊诧。
清真寺门前的人群骚动起来,穆斯林都跟着进寺去了,不是穆斯林的就只能在门前默默哀悼了。
阿訇很快就出现在慕轩面前,他交给慕轩的所谓遗物居然是一本《古兰经》,《古兰经》共有一百多章,在中国也被称为《古尔阿尼》、《可兰经》、《古兰真经》等,为了在斋月诵读方便被分为三十本,中国民间俗称“三十本古热阿呢”。
马澜夫的这本封面为天蓝色丝绸精制,书写工整,字体浑厚,被装在一个长约八寸的长方形木匣中,不过那些字慕轩可不认得,不知道是不是阿拉伯文。
“马兄弟每次出行,都会把这经文交托给我,说凡是送他遗体回来的人就与他有缘,让我把这经文赠送给有缘人作为回报,还请收下!”阿訇双手擎着木匣递到慕轩跟前,慕轩心下恍然,非常恭敬的弯腰低头,双手接过木匣,口称:“晚辈愧领了,多谢阿訇老人家!”
阿訇捻须微笑,看着慕轩,眼神中似乎有别样的深意,说:“好,好!”随即跟慕轩他们三人道别,往寺里去了,走时却不忘给他们一人一把油布伞,慕轩他们于是就往庄家而来。
一路上,小丫鬟一直非常好奇的看慕轩胸前藏小木匣的地方,还扯着庄小姐的衣袖悄悄问:“那个很珍贵吗?是宝贝?”
庄小姐也不知道该怎么跟她说,只好含含糊糊说:“应该是吧!”
小丫鬟脸上掠过一丝惊异,就不说什么了。
从小院门回到庄家,他们被告知老爷跟夫人已经回来了,正在堂中跟董家二公子说话。庄小姐主婢俩回闺阁去了,慕轩回房换了身干净衣衫,往前厅而来。
庄庭见他进来,起身给他引见,董家二公子董夏,字繁秀,年方弱冠,眉清目秀,儒衫素朴,浑身透着书卷之气,举动有礼,言谈有节,一看就知道家教非常好。
庄庭向董夏引见慕轩,说是自己的忘年之交,弄得董夏执晚辈之礼相见,居然称慕轩为“世叔”,庄庭也不做解释,慕轩心里咯噔一下,却不知该怎么解释,只好生受了人家的大礼,庄夫人在一旁看着,不由得拧起了蛾眉。
“董贤侄经纶满腹,今秋必能高中,来年春闱也不在话下,此后宏图大展,前途不可限量哪!”庄庭毫不吝啬的赞誉董夏。
董夏满脸惶恐的连声称:“小侄不敢,世伯谬赞了!”
慕轩微笑着应酬,心中也疑惑不安着,却不明白自己究竟该疑惑什么、为什么不安。
在庄庭的盛情挽留之下,董夏留下来吃了晚饭才告辞回家,慕轩这才有机会说起明日请庄家三口去栖风楼赏戏一事,庄庭犹豫了片刻,出人意料的答应了。
闺阁中的主婢俩得到消息,兴奋得过了子时才入睡。
凌晨时分,淅淅沥沥的春雨总算暂时停了,慕轩醒了,听着外面滴滴答答的檐水声,心里忽然间就酸涩起来,庄伯父的态度似乎非常明显了,他仕途多艰,庄姑娘又是命途多坎,面对自己这样一个亡命江湖之人,无法接受也是很正常的,只是——就这样离开吗?
一早,慕轩上栖风楼安排晚上庄家三口看戏一事,三楼的雅间不出意料早都被预定掉了,张大老板亲自出面,才从一位老主顾那里匀出了一间。
之后,慕轩对张近泉说:“昨日的事您应该知道了吧?”
张近泉点头说:“马老爷子一世英雄,这样离开也算死得其所!”
慕轩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和一个小木匣,摆到桌上,那册子正是阳无尽给的,他昨晚翻了一遍,应该没错,是男女双修的功法,只可惜阳无尽似乎用错了地方;那木匣里,自然是那本《可兰经》:“把这传回总教,看看有什么可用之处!”
张近泉将两物妥善收好,不忘问一句:“你跟庄家小姐怎么样了?”
慕轩愣了片刻,摇头说:“没怎么样!”他不顾张近泉的愕然,告辞离开,临出栖风楼时,他忽然又折回来找张近泉,要了笔墨写了两句话给他,说:“这个加在翠环消失之前吧!”
张近泉看看手里那白纸黑字,又看看消失在门口的背影,脸上的疑惑与不解更重了。
戏是酉末戌初开始,慕轩他们特意早吃晚饭,酉正一过就往栖风楼来了,但发现似乎还是晚了点儿,这里已经人声鼎沸了——外面又飘起了细雨,但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热情。
三楼雅间的贵宾可以坐轿直接进楼北的院子,然后由一条专门的通道上三楼,慕轩他们在侍女的引导下来到了三楼最东面的雅间中,雅间中摆着八仙桌、靠椅,桌上早就摆下了果脯蜜饯之类。
庄庭他们坐下,门口的侍女就进来给他们沏上香茗,之后送上几本薄薄的大册子,说:“老爷,夫人,公子,小姐,这是今晚的《精变》的介绍,请各位过目,小婢就在门外侍候,有任何需要请召唤一声!”说着,行礼退出。
庄庭一家三口看那书册,只见封面上是一对青年男女,男子一身戎装,怀中抱着的女子似乎已经睡熟,他们的头顶,是一淡淡的白色狐狸正渐渐化为云烟,封面右上方是烫金的“精变”二字,翻开书册,前几页是戏中人物的绣像,绣像下是扮演者的名字:元丰——蓝纤,翠环——紫纤,小茗——彩纤……;那些绣像跟常见的线描人物不太一样,看上去格外逼真,看得人爱不释手。之后几页,是整个故事的大致介绍。
整个书册装饰得非常典雅华丽,书册下方还缀着一个铜钱大的物件,圆形的,上面雕镂着“彩虹”图样跟“彩声班”三字,据说这个物件是彩声班的标记——可别小瞧这铜钱大一个,可是实实在在的黄金打造,有半两重呢!这种书册也只有三楼雅间的客人们才人手一册当做纪念,二楼的书册相对就级别低些,缀着的是银标记,底楼的则是铜锡合铸的。
慕轩只是看了一下第一页——这种“剧情介绍”就是出自他的授意,就把目光投向纱帘,纱帘非常薄,透过它,可以清清楚楚看到对面那个戏台,此刻,台上正有一位排在台上,所有人都还没有卸妆,每个人都是满脸泪水,哪怕像王太常这样的须生也不例外——虽然脸上又是须髯又是泪水的样子让人感觉非常滑稽,但没有人在意这个。
“好啊——”“好——”台下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喊起来,一时之间,彩声如雷,台上所有人一只手抹着泪水,另一只手向台下拼命地挥着,然后不由自主就两两抱在一起,又喜极而泣了——
彩声班全体成员先后谢了三次幕,台下兴奋的人群才渐渐平静下来——自此以后,每次《精变》演出之后谢三次幕成了惯例;还有,每次看完《精变》,先伤心一阵再喝彩也成了不成文的惯例;只是可惜,悲伤到晕倒的客人时不时还有,却不是每场都有。
接下来,是此起彼伏的打赏声:
“城南粮栈赵掌柜赏银五十两!”
“城北油坊钱掌柜赏银八十两!”
“城西骡马行牛掌柜赏银一百两!”
……
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惊诧声中,最后一个打赏的是由张近泉张大掌柜亲自高声喊出的:“定州府袁知州赏纹银二百两!”张近泉的声音顿了顿,又喊:“本城武林名宿马老爷子与恶贼阳无尽激战,不幸殉难,袁知州为表嘉奖,特捐银三百两以为马老英雄后事费用!”
“哦——”“呀——”“好啊——”最大的惊诧声与彩声让三楼最中间雅间里的袁知州感到莫名的兴奋与满足:今晚可算是来着了,一文钱不花反而平白得了五百两纹银,还得到了自来定州上任以来最大的彩声,这交易,划算得很呐!
“本人为响应袁知州的慷慨仁慈,特将今晚所有收入跟仁翁善长的赏银全部捐给清真寺!”张大掌柜的话音未落,整个栖风楼又响起啧啧的赞誉惊叹之声——那可是近万两纹银啊,抵得上一个殷实人家的全部家产了,财神爷毕竟是财神爷啊,“此外,自后日起十日内,本楼底楼、二楼也对所有愿意观看《精变》的女眷开放!”
倒贴钱的张大掌柜也非常满足与喜悦:慕轩真是名不虚传的财神爷啊,看这情形,这出《精变》定然大红大紫了,连袁知州都赞赏有加,周边人士谁若要指指点点,恐怕得掂量掂量了,《精变》马上就是栖风楼又一个聚宝盆了!更关键的是,对于彩声班全部是女子上戏台这个现实,那些“正人君子”们的流言蜚语也该少些了吧!
出了栖风楼,很多人仍然非常兴奋,有些人想着回去可以向亲友好好炫耀一下,今晚盛况空前哪!有些人则想着要带妻女来见识一下,此生就算不虚了!还有些人却想着再来看第二遍,元丰实在太俊美了,翠环清丽脱俗啊!那个小茗也不错,还有,沅妞儿的穿着实在太勾人了,还有还有……
----------------------------------------------------------------
蓝纤、紫纤她们轰动定州城,无斋真是羡慕啊!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