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可是一国皇后才有资格享受的。
成化帝最终只能让步,却亲自设计了万贵妃的墓碑,碑上雕云凤纹,碑中间以“卍”字来表示贵妃的“万”姓,这一次,朝臣们什么都没说,成化帝觉得这些臣子总算理解了他,心里有些安慰,可这感觉很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因为,正月十三——万贵妃死的第四天——午前,成化帝看到了地方传来的八百里加急公文,公文上说杭州、松江、苏州、扬州、开封公勉,景泰好,诗也不错!
“这是夏侯富廉写下的刘春的诗,以诗来论,确属人才啊!”成化帝说完,将目光投向儿子。
朱祐樘心领神会,就将方才李敏所说的海运之策上奏,成化帝听完,琢磨了片刻,转向李敏,问:“李尚书所言,可有十足的把握?”
李敏神情肃然,说:“臣下不敢说有十成把握,但**成应该没问题,如若有闪失,臣下愿担罪责!”
成化帝摆摆手,说:“你为朝廷分忧,何言罪责!”
李敏跪倒磕头,说:“臣下谢陛下不罪之恩!”
李东阳他们心里暗自感慨:今上善体人意,真是我等之福呀!
要说起来,这也可能是成化帝难得的优点。
朱祐樘将这事情的大体操作步骤说明一下,成化帝当即传旨让兵部、吏部的官员一起操办此事。
李东阳他们跟着太子一块帮着商议,等事情差不多了,才告辞回家。
方才急着赶来赶去,所以大家坐的是马车,谢迁、刘健他俩的府邸离着皇城近,就先将他俩送回家去了,马车上只剩下了李东阳和程敏政。
天色已经有些昏暗,大街两旁早就花灯亮如白昼了,街上很多人也提着各色各样的花灯来往穿梭,说笑之声时时传到车中来,李东阳就提议下车走走,程敏政答应了。
两人在前面走,马车在后面跟着,街市两边的花灯加上来往行人手中的灯笼,让人觉得是在灯海之中一般,两人也难得有这个清闲,正看得高兴,忽听前面一阵喧哗,而后就见前面的人流像被一股巨大的力量劈开的水波一般往两边一分,他俩正感诧异,却见迎面一盏灯晃晃悠悠靠近了,灯没什么特别之处,特别——不,应该说是惊悚——的是灯上的四个大字:我是天子。
李东阳和程敏政都是悚然一惊:陛下也出来赏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