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破庙
作者:吹神他姥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506

年轻书生策马便来到破庙前面,那马忽地前腿一曲,年轻书生便从马上跌了下来。就这么一缓,后面的道人已经追上来了。

道人提着一根铁拐,一式‘横扫千军’就向那书生打去,年轻书生虽马失前蹄,看似狼狈就地一个‘懒驴打滚’,向前一翻,便是堪堪躲过那道人这一式。

他抬眼看到静修等人便大叫:“救命。”静修一见便道:“天子脚下、朗朗乾坤,阁下可要杀人否?”年轻书生一看静修发话,马上便躲到静修的身后面。

道人也追进庙中,说道:“贫道办事,阁下不得阻难。”李修远一看道人恶狠狠的目光,扯了扯静修的衣角悄声说道:“公子,我们还是不要管闲事的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静修回头瞪了他一眼,对那书生说道:“小哥别怕,有我等在他伤你不得。”然后回首对道人说道:“先生是得道之人,怎的却作出杀人越货的勾当?”

道人瞄了一眼静修说道:“山人自有原因,你还是让开的好。”年青书生忙道:“我要上京赶考,他要劫我钱财,我的书童业己被他杀了。”路言与江云也站到静修身边说道:“我等都是孔孟之门生,我看先生今日还是不要为恶的好。”

庙中也有人附和道:“就是,就是,现在世风日下啊,连道士都做强盗了。”道人举着手中拐杖,看了看义愤填膺的众人,叹息一声,只好放下手中铁拐。远远的走到离众人较远的小庙角落坐下,但眼睛一瞬都不离开年轻书生。恐是怕年轻书生说他什么坏话似的。

年轻书生瞟了下那道士,眼中透露出一点狡捷的眼光,但那眼光仅仅一闪而逝。

雨越下越大,好似根本没有要停的意思,外面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江云看了看天色说道:“苦也,苦也,看来我等今日要错过宿头了。”

路言也道:“看来是这老天要留人啊,静兄,你看离会考还有些时日,也不着急赶路吧。再说这山路官道雨后湿滑、泥泞难走,我等今日就在这小庙度过这一夜,明日在赶路如何?”

静修也看了看天色,叹了一口气说道:“也好,就在这里将就一晚,明日在行。”然后回头对着年轻书生,指了指众人道:“公子,我等也是要上京赶考的举子。这位是路言路兄,这位是江云江兄。这几位是我等家眷,在下静修。”

年轻看了看静修,又回头瞅了瞅老道,然后扶了一下帽子,整整衣角,再理了理两鬓的头发,向静修鞠了一个躬说道:“小--小生,邀月,见过各位公子,谢过各位救命之恩。”

静修等人连忙还礼道:“不必,不必,这路见不平尚且拔刀相助,何况你我均乃孔孟门生。”邀月又整了整衣冠道:“小――小生也是上京赶考的读书人,因急着赶路,怕错过会试时间,所有才急着赶路,没想碰到那千杀的恶魔,想要夺财害命。”

他正说道这,躲在角落的道士马上‘哼哼’两声,两眼直溜溜的闪着寒光瞪着邀月。邀月用余光瞟了瞟那道士,看见他正在盯着他,连忙向后挪了两步,站在静修身后面去,不敢再言语了。

李修远一看,悄声在静修耳边说道:“我以为我胆小,原来这哥儿胆也只有黄豆那么大,嘻嘻。”突然又转念说道:“公子你刚才怎么没向人家介绍我啊,要知道我可是你上天入地,唯一的贴身小书童啊。”

静修瞅了一眼老道,瞪了一眼李修远,然后小声说道:“人家才躲过一劫,你又来胡说。你要再胡说,看我不罚你不准吃饭。”

李修远忙道:“公子你可能不不让我吃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小李子我就饿得慌。再说,俺一顿也就只吃五碗饭而已,又不多。”邀月听得李修远这么一说‘噗哧’一声就笑了,然后抬头看了看,见静修正在盯着他看,面上一红,连忙举袖掩面。

李修远看看这邀月的举止,摇了摇头,嘟囔着说道:“这有什么好笑的嘛,人家觉得你才好笑。”然后哼了一声,扭头不再理会。

天色渐渐的暗下来,雨也渐渐的停了。李修远伸出手到庙外探了探,回首说道:“公子,雨停了,我们还走不走?”

这时人群中一个老者说道:“哥儿几个,我看还是不要走的好,这官道常年失修,加上大雨过后。泥泞难走,在加上山道湿滑,这时辰也不适合赶路了。”

静修一听说道:“老先生,这是为何?”老者掏出一根旱烟点上,吸了两口说道:“这山道有点不太平,常有行人失踪,有人说是有猛兽出没伤人。官府有告示说‘山有猛兽出没,行人不得晚上单独行走,需第二日天明结伴同行’,所以我劝哥几位还是在这对付一晚明日再行。”

李修远一听,心里面直打鼓,忙说道:“公子你看我们还是明日再行吧,这人多,我想猛兽来了,也不能吃了我们这么多人吧,再说我小李子晚饭还没有吃啦,可不能当了猛兽的点心。”

庙里面众人一听,不禁莞尔一笑。

静修环视了一下庙宇,虽然有点残破,但还能够遮风避雨,庙也是经日未有人维修了。

正殿中的弥勒像也倒塌在地上,在他四周的四大金刚连手中的禅杖也断了,从庙后面还传来几声蛐蛐的叫声。静修看着这一切吟道:“‘拾级进山门,殿中无梵音。佛图挂蛛网,禅壁续蛩吟。’”路言听罢也和诗道:“‘真佛未出门,庙破有清音。看破红尘事,千庙无真神!’”

江云一听说道:“二位仁兄如此雅兴,小弟也和一首‘尘封桌上酒肴陈,香火灰堆痕迹新.昔日神灵何处去?泥胎据案惑平民。’”李修远饶有兴趣的听着,一听到江云说佳肴这两字时,只听得他肚子‘咕咕’的响了两声。

静修笑骂道:“小李子,你坏我们的雅兴。”李修远有点不好意思的说道:“公子你可不能怪我啊,都是江公子说什么佳肴、佳肴的,勾引俺的肚子,俺肚子才忍受不住。”说罢,便从背囊里面拿出准备的干粮分给众人。

静修拿着干粮,递给邀月说道:“邀月兄,这荒山破庙,我等也没什么招待你的。”说着就将手中的干粮递了过去,邀月接过干粮怔怔的看着,低下头没有说话。

李修远看着邀月并没有吃,便道:“邀月公子,你吃啊,难道怕有毒么?”只见邀月从怀中拿出一方手帕,将干粮小心翼翼的抱了起来。李修远一见便道道:“难道很久没吃过东西了,不舍得吃么?你不要怕我这里还有。”这时邀月的头更低了。

李修远自言自语的说道:“这哥儿怎的像个大姑娘似的。”静修一听,连忙过来说道:“吃东西都塞不住你的嘴么,我看你找抽啊。”

李修远一听忙往口中塞干粮。然后独个儿走向那道人说道:“你也饿了吧,就不要再打打杀杀的了。”说着便将手中的几个馒头远远的扔给道人,那道人袖袍一卷便接过,也没道谢,便吃了起来。

李修远小心翼翼的看看道人,耸耸肩,便往回走,口中念念道:“人家送你东西都不道谢,没礼貌。”道人好似听到小李子的说话,在他身后,咳嗽两声,吓得李修远赶紧小跑两步回到静修等人身边。

这时庙外急匆匆的赶来两人,一老一少。前面一个老者满脸皱纹,头发胡子都有些花白,手里面拿着一根拐杖,后面一个小姑娘,十四五岁的样子,一脸的煞白,扎着两个马尾辫。穿着一身花衣裳,花布鞋。奇怪的是他们从泥泞的山路赶来,鞋上却没有一丝的泥土。来到庙前便急切的向里面看,好似在寻找什么人似的。

独自一人在角落的老道最为明显,老者一眼便看见那道人,眉头一皱,道人这时也正在看他,只见那道人将手中的铁拐握了一握。

老者不屑的眼光扫过老道,然后看向了静修等人的一边,好似看到了什么人,眼睛里面闪过一丝喜色。后面那个小姑娘拉了一拉老者的衣角,两人便径直走到离静修等人比较近的一个角落里面,座了下来。

这时候,气氛好似有些不同了,李修远带着疑惑的眼光看着进来的一老一少,又看看那独自一人的老道,咽了一口唾沫,好似觉得有什么不对劲。

夜色渐渐的弥漫了整个天空,李修远点上几根蜡烛,放在佛像前面。在庙中央燃起个火堆,然后整理了几把稻草,找了块干净的地方,擦拭了几下便对静修说道:“公子,你和几位公子在这讲究一晚吧。晚上我和他们几个轮流守夜,你们就放心休息。”静修于是便请过路言、江云一起同塌,三人便和衣而卧。而那邀月公子怎么都肯靠着他们三人,反而离开几步,靠着那一老一少的方向席地而坐,在那打起坐来。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