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露馅了(下)
作者:姜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550

“陛下,微臣之前有件事一直瞒着你,现在感觉恐怕是瞒不住了。”唐川一脸谄笑着说。

“现在说也还来得及。”成宗李安的脸上依然是一副诡异的笑容,似乎对唐川称臣从不喜欢转变成了习以为常。

“这个,其实臣在参军之前只是唐府的一个普通家丁,是因为唐家大小爷平日里文不修武不练,不学无术,贪生怕死,担心入了军营吃苦,他现在已经是唐府的主人,家财万贯吃喝不愁,万一死在战场上实在是划不来,这才在威胁我之后勾结当地官府把我当做唐家的远房后人充军了事。”唐川无奈地说。

“嗯,不错,其实这件事我早就知道了。”李安笑道。

“陛下,这件事我真不是有意瞒您,只是之前没机会说,后来时间长了就忘了。”唐川解释道。

“没关系,我看重的是你的本事,又不是家世,再说我还真要感谢一下那个唐家公子,若不是他让你去参军,国家就会少了一位栋梁之才,更重要的是,也许现在坐在皇位上就不是我了。”

李安说话时的神情很是平淡,深彻的城府让人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些什么,这种表情上的距离感使唐川越发对其产生了一种敬畏之心,他忽然发觉这个曾经共患难过的落拓王爷变化竟然是如此之快。

“陛下您是派黑衣卫去的?”唐川一直对那个神秘的黑衣卫充满了好奇却又心存忌惮。

“嗯,是廖永忠去的,我也想借此看看他的忠心,其实你的身世安阳已经对我说过了。”李安喝了一口酸梅汤,润了润喉咙。

“听说他们是专职保护太后娘娘的,之前朝局混乱,我觉得很有必要,现在宫里的事由已经恢复平静,以他们的身手,我觉得有些大材小用了。”唐川也跟着喝了一口。

“嗯,所以我拿他们另有用处,只是这个首领廖永忠我还是不放心,迟些时候我会想个办法来制衡他,直到我完全相信他为止。”李安淡淡地说。

唐川想不出李安想要怎么个制衡法,也就没接茬,转而笑问道:“听说宁妃的熙园宫建好了,您方才可是去验收了?”

李安笑道:“我去验什么收,宁妃觉得好就好了,”说到这,他意味深长地说:“宁妃经常跟我提起你呢。”

“哦?”唐川似乎没有察觉到李安话里有话,而是笑道:“她都说我什么了?肯定没好话。”

“他说你曾经很老实,老实到洗澡的时候竟然让你给她把风。”李安说话的语气像是在聊家常,可是眼神中仍然深不可测。

“她怎么连这事都告诉你了……”唐川苦笑道:“我这个人曾经很老实,可是现在若是有哪个美女让我给她把风洗澡,我一定近水楼台先得月,看个够再说。”

“这事我也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你说她为何要引狼入室呢?”李安笑问道。

“这个,其实我当初很老实的,真的,陛下,不是你现在看到的这个样子。”唐川笑着回应,却对引狼入室这个字眼未加斟酌思索。

李安果真细细思索了一下,然后摇摇头道:“这个……我果真是想象不出。”

唐川摊了摊手,道:“这也没办法啊,谁叫我变化这么大呢。”

两个人你一搭我一搭地聊着,看起来相谈甚欢,身边侍立的宫女和太监们自然也都这么看,在他们看来,这两个人说起话来简直就和亲兄弟一样,有说有笑的,这种感觉直接区别于成宗李安召见其他大臣时总是刻板着脸不苟言笑的样子,那种居高临下的君臣关系才是他们最熟悉的,而他和唐川这种情况,古往今来能和皇帝有这么好的关系的臣子简直是屈指可数,似乎都没有听说过。

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此刻唐川已然是汗流浃背,有些话他可以应,有些话却只能是顾左右而言他,生怕说错了一句会产生什么不可估量的后果,这种感觉也堪称是如履薄冰了,如此酷热的六月天气,唐川感觉自己竟然不出汗了。

“陛下,胡皇后那边应该怎么处理?”

李安不说话的时候自然有一种皇家的威严,唐川坐在多面感觉自己在无形之中被压得几乎喘不过起来,他绞尽脑汁,终于找到了一个自己认为很重要的话题。

“就让她在那里呆着吧,谅他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胡惟庸死了,这对她来说应该是个惊醒,不过依照律法她本该一同处死,只是念在他伺候先王多年,还是饶了她,让她自生自灭吧。”李安说这句话时的表情极不自然,就连他自己都察觉到了,所以一句话说完他赶紧端起玉碗又慢慢喝了一口酸梅汤。

唐川也跟着端碗喝了一口,随即问道:“可是陛下,这次您登基之所以这么多麻烦,全是因为胡氏父女百般阻拦,若不将他们明正典刑,恐怕也不合道理啊!”在别的事情上唐川可以无所谓,可是对于胡氏父女这两个人,唐川却是恨之入骨,要知道,他们这次历经磨难终于修成了正果,可是有些人却没有等到这一天便早早的死于非命,临安王西来带得那些侍卫们便尽数葬于尘土,就连那个带路的羽林卫左翎卫府中郎将杜原养了半年的伤,虽然命是保住了,却留下了终身的隐疾。

如此结果,怎能不将罪魁祸首之一的胡皇后绳之以法?

陛下您不处置她,难道还等她死后让她进皇族陵寝么!不过这句话唐川也就是能腹诽一下,却不敢说。

李安淡淡地说:“胡惟庸一死足以以谢天下,要是处死胡皇后,会招致非议,也会惹天下人看我们皇室的笑话,此事就到此为止吧。”

唐川见李安一意要保这个心如蛇蝎的恶毒女人,无计可施,忍不住说道:“陛下不计前嫌,宅心仁厚,唐川拜服。”

李安听到唐川这句不冷不热似有讥讽之意的话面有愠色,却忍住怒气并未发作,而是低声问道:“黄平先的案子怎么样了?说了半天,咱们似乎还没说正事呢。”

唐川一听这话的意思好像刚才有关胡皇后的事情不算正事,不过他正在为刚才发的牢骚而担心,见李安没说什么,也就揭了过去,想了一下,说:“黄平先的嘴终于被我敲开了一条缝,不过他有个条件,说若是皇上答应,他就把名单一个字不落的写下来,让咱们顺利为被胡惟庸构陷过的大臣们平凡。”

“哦,”李安冷笑道:“待死之人,还有条件?他有什么条件?”

唐川道:“黄平先知道他最终的结果是抄家,株连九族,不过他还是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坦白让黄家留下一支香火,使传世百年的大族不至于绝嗣。”

李安冷哼了一声,道:“要求倒是挺高,让他的儿子活下来,等有机会了找我报仇么?”

“陛下,不是儿子,是他最小的孙子,”唐川解释道:“年仅四岁的孙子。”

“哦,”李安想了一下,似乎是动了恻隐之心:“你说的可是那个年仅四岁便已经小有名气的神童黄宗微?”

“正是,陛下,您竟然还记得他。”唐川笑道。

“哪能不记得,自从我坐上了皇位,大明宫是一步都没空出去了,要不是你有空来和我说说京城里的趣闻,我只怕要闷死了,想当初在临安,平时没什么烦心事,我可是出入自由的。”

“嗯,这个黄宗微微臣记得和您说过,四岁便可以吧三字经倒背如流,堪称不世出的神童了,所以我也是觉得有些可惜。”唐川发觉李安说话的时候,眼中分明充满了向往。

“如此神童,若是跟着黄平先一起被株连处死,确实有些可惜了。”李安叹了口气道。

“那陛下的意思是?”唐川试探性的问道。

“虽然只有四岁……”李安沉吟了一下道:“可是他如此的记性,我虽然有心留他却不是很放心。”

“陛下,微臣觉得他以后就算有出息,那也是个文人,只要您记住他的名字,永不叙用就好了。”唐川建议道。

“你觉得,若是存他性命,事后让他去宁古塔如何?”李安想到那个传说中偏僻荒凉的地方有些不忍。

“陛下,微臣觉得还是把他留在京城比较好,咱们可以时刻留意他的一举一动,以他的天资和头脑,去宁古塔也一定会回来的,到时候带着一身的仇恨,那可就不好说了。”唐川皱眉道。

“呵呵,我堂堂一国之君,想要救人竟然还怕别人寻仇。”李安自嘲道:“长安禁军十万,他还能对我有什么威胁不成!”说到这里,李安深吸了一口气道:“那就这么定了吧,告诉黄平先,朕答应他了!”

“是,陛下!”唐川站起身来应道。

“对了,到时候黄平先供出名单之后,你先派人把他的这个小孙子安置好,保证他十五岁之前衣食无忧,然后再诛黄平先九族,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让他知道这件事,不过纸包不住火这个道理我也明白,最后怎么样,听天由命吧。”说完,李安摆了摆手,示意唐川去办事。

当唐川离开书房之后,成宗李安坐在椅子上发呆,总觉得这么做有些不对,一种不好的预感在心中缭绕不去,他笑了笑,自言自语道;“堂堂一国之君,前怕狼后怕虎的,成何体统。”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