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郭恒的目的
作者:姜柏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390

郭恒见自己不露声色的一番努力终于唐川心里的那团火焰点燃,以后的事情就会好办许多,心中不禁一阵得意。这一年来方虎就像是悬在他头上的利剑,两个人在军中本应该优势互补可是因为性格和对军事上的理念等方面原因两个人之间总是会有一些不大不小的摩擦,这让志在天下的郭恒很是憋屈,时间长了,他觉得这方虎就是挡在自己面前的拦路虎,这个只有匹夫之勇的一介莽夫可以凌驾在自己的头上,对他而言实在是一种耻辱。

而方虎也看不惯这个看似文弱的书生参军,在他眼里,郭恒就代表这一种弱势,他所提倡的什么这个那个军事策略自己一概不感兴趣,甚至连放在眼前的一整套方案都懒得看,简直就是在抵触,什么这个那个的,这支军队是老子说的算!只要老子还在一天,你就别想指手划脚,参军能干什么,吃了败仗还不是得老子抗?

在方虎看来战阵之上,硬碰硬,胆对胆,那才是真爷们,真汉子!对待这种如狼似虎的倭寇,更应该如此!

他们一个大开大合,气势雄浑,一个绵里藏针,不愠不火,各不相容堪称军中的一对奇葩,所以这段时间他们身边的要人已经看出,两个人之间已经势成水火。

这次北军在东南沿海将倭寇一举击溃,郭恒便抢着要进京报功,其实报功一事往往是派一信使进京即可,可是郭恒却极力要求要自己亲自进京,将北军的事迹告知朝野,方虎虽然是一粗人,可是手下也有诸多亲信,自然知道郭恒此举别有深意,手下的亲信们也力主不要让这个外表和内心一样阴柔的男人进京。

可是粗人毕竟是粗人,方虎觉得这次自己是打了个大胜仗,就算郭恒到了京城编排自己些什么,难道一场胜仗还不能抵消他空口白牙的一翻诋毁么?

本来胡惟庸案兴起之时方虎每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哪天从京城来了一群侍卫不由分说把自己带走,可是现下已经不同了,留下老子那就说明老子有用,老子也没白给,这不是打了胜仗了么?那些个被打破了胆的倭寇们三年之内必定不敢再来。

去!一定要去!方虎心想老子倒要看看,这个新皇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要是听信郭恒这个狗东西的谗言,那老子大不了不干了,退役!然而他却不知道,郭恒在进入长安的第一天,就已经为他打开了一道死亡之门。{xiaoshuoyd/.com 首发文字}

方虎猜得没错,郭恒这次来长安就是想要改变一些什么,要么改变自己在北军中的地位,要么就只有调任一途,他不想放弃自己在北军辛苦建立起来的一些人脉,只是要拿掉方虎,没了天时地利,只能依靠人和,他希望自己可以说服长安中的那些可以改变皇帝意愿的显贵们,甚至是直接说服皇帝。

郭恒感动于唐川对待朋友的义气,其实他不是个相信友情的人,却极为看重那些可以为了友情肝脑涂地的人,因为那些人都是可以利用和结交的,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即使是不信,却也要加以利用。

郭恒更惊叹于眼前这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的口气,仿佛他就是这个世界上可以主宰别人命运的人!

两个人各怀心事,一时间俱都沉默不言,郭恒在留心观察唐川的一举一动,而唐川则在为一帮被逼上梁山的兄弟们愤愤不平,他不禁要想,若是自己当初没有随还是王爷的李安来长安而是回到了台州,那群兄弟们现在还会不会落草,也许会,因为自己可能会第一个跳出去跟那群混蛋对着干,也许不会,因为落草为寇这种掉脑袋的事他可能不太敢干。可是无论如何,自己都没有觉得后悔,因为只要他们不死,以自己现在的权势和在皇帝身前的影响力,就把握让他们重回军旅,将他们的战阵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唐川在心里暗暗祈祷,邓愈、冯氏兄弟、薛显等一般兄弟们,你们不要死,老子不相信你们会被地方的剿匪军队干掉,等着我,我会很快去捞你们的!

“侯爷,”郭恒算了算时间,这会应该已经过午,多说无益,物极必反的道理他自然清楚,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他便出言提醒道:“侯爷,我记得你说下午还有事,你看……”

唐川回过神来,闻言想了一下,道:“郭参军,我暂时还没有府邸,一直住在西内苑,日后如果有事,你只要到西内苑找我便可,我这里确实还有点事,就不陪你了,长安太平,叫你那些护卫们不用太紧张了。”说完,唐川起身先行告辞。

方才一番叙话郭恒虽然急于在唐川心里添油加火,一口菜没吃,这会腹中实在饥馁,便连忙叫了些主食,一边吃着一边回味唐川最后留下的那句话,忍不住笑道:“你还是太年轻了,这仕途上的险恶,你怎么会知道。”

要知道,方虎虽然放他进京,却没有放松对他的监视,身边的两个亲信背着方虎暗地里决定要将郭恒这番的行止全部了解清楚,他们一个在前,天不亮的时候就驭马驰出军营先郭恒半天出发,一个在后,迟郭恒半天出发,两个人一前一后,以包夹的态势监视郭恒的一举一动。

先走的那个人在长安有些关系,一到长安便安排好了人日夜监视郭恒的行止,然而当那个人看到郭恒竟然与这个地位如火箭一般攀升的年轻侯爷有焦急,简直都吓傻了,这特么实力对比悬殊啊,人家认识唐川,你叫老子监视他有个球用!可是身负重托,却也不敢怠慢,依然保持距离监视着。

后面这个人较之前那个比较特别,他之所以是迟半天出发,全然是因为他是精通追踪术的高手,等闲别说半天,就是一天、两天,他也能轻松追上。

郭恒端坐在原处悠然地喝酒吃菜,显然饥饿并没有改变他的习惯,待得吃得差不多了,他招了招手,眼神森寒冷然的盯着一个方位,而那两个神情紧绷的侍卫登时会意地起身上前,将一个神色惶恐身材瘦弱的男人径直拖下酒楼,拽出门外,随即便是一顿暴打。

在一连串的惨叫声中,围观人群没有一个人敢于上前拦阻,就连酒楼里的小二和掌柜的也不敢出声,生怕招惹了什么是非。

几十下拳脚下去两个汉子仍然没有停下的意思,就在这个时候,二楼的窗子传来了郭恒不急不缓的两个字:“好了,再打就要出人命了,这可是在长安。”

两护卫闻言停手,随即就像是没事人一样转身进了酒楼回到二楼,留下浑身是伤的可怜人犹自躺在地上吃痛呻吟不止。

唐川满怀心事地到了刑部,再度替身黄平先的时候发现他的样子跟自己离开的时候没什么两样,显然书吏成平虽然对黄平先记恨颇深却仍然不敢违拗唐川的意思,只要唐川一天不说整死他,成平就一天不敢动手,只能拿怨毒的目光狠狠地瞅着这个十恶不赦心狠手辣的老东西。

然而眼神是杀不死人的,成平心知肚明。

“黄大人,你的要求,我跟皇上提过了。”唐川悠然地坐在主位上居高临下。

黄平先抬起头来,心里虽然情绪激动,表面上却一副古井不波的样子,问道:“陛下有何旨意?”

唐川笑道:“算你个老东西走运,陛下同意了,你赢了。”

黄平先闻言身子突然开始颤动,显然是控制不力,难以掩饰激动的心情,只见他原本耷拉的眼角变成了一种上翘的弧度,仿佛自己已经被赦免了。

唐川见黄平先只是开心却不说话,便道:“这回你可以把我们想知道的供出来了吧?”

“可以可以!”黄平先闻言激动地连说了两声可以,感激涕零道:“侯爷为黄某说情的大恩大德,我黄家祖祖辈辈子孙后代必将铭记于心!”

“别,可别,”唐川连忙摆了摆手道:“你这一说,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你也不用记得我的好,到了阴曹地府别咒我就好。”

“黄家有后了,黄家有后了……”黄平先似乎没有听到唐川的话,嘴里犹自喃喃自语。

书吏成平见状有些愤慨,却也不得不服从大局,在他看来,这个老东西活该千刀万剐,他是个不折不扣的混蛋,子孙能有什么好人?不如干脆一块死了算了,可是显然在他将那份名单供出之前没人敢动他,因为那可是一份可以拯救很多对朝廷有大用处的官员的名单,为了这个名单留下一个四岁的孩子,条件不算苛刻。

再说这个唐朝的权力中枢,如今已经是非常迫切的需要人去干活了,有些人当官是为了享福不假,可是那些正直的人至少在享福之余还是会做很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好事的。

成平不敢腹诽,愿意服从大局。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