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考题
作者:少帅寇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308

() ()张致恒坐在办公室里面,看着手中的几份干部履历表,陷入了沉思。8jx还有一个月就要去市政府报道了,张致恒要抓紧时间交接工作,但是目前要派到宜家去担任副总经理和财务副总的两个人选却让张致恒十分头痛。究其原因还是宜家开出的工资实在是太高了,副总经理的年薪是1.2万元,而财务副总的年薪也有8000元,张致恒算了下,就算自己调到市政府,一人身兼两职(当然也只拿一份工资),一年加上奖金也就不过4000元,也只是宜家财务副总的一半,也难怪这个位子众人要打破头了。

当初刚和宜家签约的时候,张致恒在头痛这两个人选该选谁,毕竟宜家是私营企业,经营是有风险的,远不如机械厂这样的国营大厂稳定,而且机械厂二处目前的效益也非常好,职工们虽然工资没什么变化,但是奖金的数额甚至都已经超过了工资。

不过当宜家在报纸上刊登了招聘广告之后,整个机械厂就沸腾了,纷纷猜测宜家到底会为机械厂派出的这两个职位开出多少钱的工资。大多数人都不可能与这两个职位扯上关系,因此就有些“恶意”的想到,应该不会太多吧,毕竟那两个人是过去监督的,而不是给宜家干活的,宜家的老板也不是傻瓜。但是这世上的事情,十有**都是事与愿违的。

当张致恒看到宜家送过来的关于这两个职位的职责描述和工资标准之后,更加要头痛这两个人选该选谁,只不过这头痛的方向正好转了180度。

二处的干部们都了解张致恒的脾气,知道要是直接走张致恒的门路,怕是反而会适得其反,于是,聪明人就想到了张致恒的姑父,也就是张宸的大姑爷,当年老人家就是机械厂的领导,而且张致恒还是通过他的关系调进机械厂的。这下,张宸大姑爷家的门槛就快被众人踏破了,吓的老人家赶紧躲到了乡下,还跟张致恒说,这件事情不解决,你可别叫我回来,弄的张致恒也是哭笑不得。

张宸的大姑爷的门路走不通后,大家虽然还是不敢直接上张致恒家,但是也孤注一掷了,纷纷找上了机械厂的各级领导,要说真是蛇有蛇道,鼠有鼠路,有的人竟然还找上了省机械厅的领导,只不过关系可能还是不够硬,机械厅的领导打电话过来,却不是为某人说情的,而是表达了对宜家的不满,认为宜家这是在作秀,出风头,要求张致恒一定要妥善处理这次的事情,决不能影响到机械厂职工的人心稳定。

很显然,这次的事情如果不能公平公正的处理,必然会引起很大的麻烦,因此张致恒在厂党委会上提出了一个方案,宜家副总经理的人选面向二分厂全体副科级以上干部公开招考,笔试前三名参加面试,再决定最终人选;财务副总的人选则面向整个机械厂财务口的副科级以上干部(这也是张致恒面对部分领导的压力不得不做出的妥协),笔试第一名即胜出,无需面试。两次考试的考题均有宜家来出,阅卷则由机械厂和宜家共同完成。

在张致恒看来,既然这两个职位都是属于宜家的管理人员,那也应该要征求宜家的意见;而宜家在这次选拔中没有太多的利害关系,因此考题由宜家来出,也可以做到尽量公平公正。

厂党委的各位领导或多或少的都接到了老下级、老朋友甚至老领导的请托,但是他们也知道最终的决定权不在自己手中,因此谁也没敢承诺什么。如今看到张致恒提出了这么一个还算公平的方案,大家也是松了一口气,谁能得到这个位置,还是凭真本事吧。

最终共有43名副科级干部报名参加考试,大多都是28~35岁的年轻干部,面对目前汹涌而来的下海大潮,这些人没有勇气直接跳下去,但是现在有这么一个穿着救生衣、绑着安全绳的下海良机,那真是谁也不想放过。

考试的当天,宜家总经理彭书国亲自将考题送了过来,张致恒则当着所有考生的面,当场将考卷开封,然后依次分发下去。发完考卷,自然有别人监考。张致恒将彭书国送走后,就回到了办公室,刚才听彭书国说这次的副总经理的考题都是徐宝木出的,张致恒便来了兴趣,他也想看看徐宝木到底出了些什么题目,便拿起那张副总经理的考卷,按照顺序一题一题的往下看。

考题一共十道,前几道题并不是很难,两道简单的数学计算题,还有两道有关家居环境和企业管理的论述题。张致恒只是略微思考了一下,便跳了过去。

等看到第五题,张致恒真是吃了一惊,这道题的题目是:“请问你认为目前宜家在哪个工作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应如何采取措施预防这种**?”宜家从一个小小的木工作坊起步,到现在为止也还未满一年,但是从这道题目就可以看出,宜家的管理已经在逐渐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张致恒心中对于徐宝木的看法,不由的又高了一层。

第六题就是一道比较难的逻辑题了,张致恒想了十分钟也没什么头绪,只好跳过,没想到第七题,还是让张致恒觉得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转,这道题的题目是:“人们对于新家具的需求,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的,假设今年一名机械厂的普通职工购买宜家产品的花费是300元,请估算十年后该职工购买宜家产品的年消费金额。”

第八和第九这两道逻辑题更难,张致恒知道自己不是这块料,便直接跳过了,待看完第十题“宜家家具的原材料均来源于森林,请从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角度,简述宜家在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方面可以采用的方式方法”,张致恒禁不住拍案而叹,“想不到啊,想不到,他一个初中都未毕业的小木匠,竟有如此胸襟。”

张致恒感叹完了,心中却不免产生了一丝怀疑,那几道逻辑思考题极其复杂,让张致恒很难相信这些也是出自徐宝木的手笔,如果这几道题有问题,那其他的题目呢?张致恒仔仔细细的思索了一下自己所知的有关徐宝木的所有情况,这个勤勤恳恳的小木匠84年就来到的了安州,但是直到87年8月他为文强和郭蓉蓉装修了新房,才一炮而红。而在这之后,徐宝木的事业便蒸蒸日上,竟然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从一个小木匠铺发展到了正在兴建中的8000平米的自有卖场……

“这中间是否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呢?”张致恒想到了自己的儿子张宸,徐宝木事业的真正--文学--好像就是从张宸设计了那个书架开始,有了这个书架,才有了文强的新房,然后还有那个折叠桌……这些都是张致恒知道的事情,但是一直也没有太在意,只是现在想来,这些正是徐宝木事业起飞的基础。

一直以来,张致恒都以为张宸为宜家所做的只是设计了一些家具产品,自己的儿子小小年纪却有如此天份,张致恒一直也是引以为傲的。但是事实真的仅仅如此吗?“难道徐宝木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小宸在背后推动的吗……不,不可能!”张致恒使劲的摇头,想把这个有些疯狂的念头赶出去,“他才多大,还是个孩子,他即使再聪明,又能懂得多少东西?”

“一定还有一个人,一个不为人知的人站在某处。”张致恒苦思冥想,终于为自己下了这么一个结论。

过了好一段时间,张致恒心境平复了一下,才将自己的秘书朱明叫了进来,“小朱,把这两份试卷,都张贴到公告栏去,让全厂职工都看一下,谁若是有兴趣,也可以做一做里面的题目。答案明天会公布。”朱明这次也跟着张致恒一起调动,只不过没有进市府办,而是进了国改办,张致恒对这个年轻人非常欣赏,因此也愿意给他提供一些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在国改办这样的机会显然会更多一些。而且在国改办这个新部门,张致恒也总要有几个自己信得过的人。

题目张贴出去以后,在机械厂就引起了一场小小的轰动,普通工人们见到这些题目没有什么过多的反应,但是一些大学生,技术人员还有未参加考试的中层干部们,还是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理工科毕业的大学生和技术人员将自己的精力全都投入到了那几道逻辑思考题中,这几道题都是张宸从后世微软的面试考题中精选出来的,要说这个时候一定没有人能答出来,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要说一定能“考倒一片”,应该是没啥问题。

大多数人在看到第七题的时候,都在疑惑,“这个出题人到底是咋想的?什么资料都没有,让我们算什么?”不过,当大家看到第十题的时候,基本上都是一个心思,那就是“佩服”。

宜家的高管们与机械厂的干部们也是同样的心态,要说刚来宜家的时候,这些海归精英,曾经的国企高管对徐宝木这个木匠出身,初中也没有毕业的老板多多少少还有那么一些轻视的话,看到这份考题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敢有这种心思了。这个结果其实是徐宝木和张宸都没有想到的。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