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二七章 韩复榘的绝招
作者:半渡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78

( 请牢记 ) ( 请牢记 ) 学校里的自鸣钟当当作响,不知不觉已是子夜时分,肖林和石醉六、蒋百里仍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开 心 文 学

石醉六终于将整篇计划看完,轻轻将文稿放在桌上,闭眼思索了片刻,才张口说道:“肖林兄,你的土地改革方案虽然稳妥,但一旦实行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一顶通共赤化的帽子是跑不了的,这些你可想过?”..

二十年代的中国,正是各种理论思想激烈交锋的时候,大众的观念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习惯于非此即彼的简单判断,习惯于阵营的划分,矛盾的对立,铁血的斗争。肖林身处安**政府体制之内,却要挑战民国以来固有的分配模式,毫无疑问是一个及其大胆和冒险的尝试。

“石先生,我只知土地改革事关国之根本,不如此难以扭转经济糜烂之势,不如此难以获得民心支持,不如此难以实现革命之理想,不如此难以抵抗列强之侵略。”

肖林神色坦然,声音中却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激动,脸庞仿佛笼罩在神圣的光芒下:“纵有千难万险,肖林愿为天下先!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探索出一条富民强国之路!”

这番话一半真诚,另一半却是夸张的抒发,他平日里并不喜欢这样慷慨激昂的直抒胸臆,此时却是有意为之。

石醉六和蒋百里都是伟岸丈夫,郝梦龄和曲南杰等人素怀报国之心,手下数万将士都是大好男儿,君子以志择友,以义结朋,想要笼络住他们。就得适时表明心迹志向,给他们一个追随自己的理由。

志不同敬而远之。道不合不相与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石醉六眼中闪过一丝异色,点了点头,和肖林相对而笑,两人心照神交。

蒋百里已经仍不住大声赞道:“好!明知不可而为之,可谓大智大勇。既然肖林兄有此志向,我愿祝你一臂之力!”

在肖林军中生活了一年,蒋百里一直在体验,在观察,在评价。权衡利弊。犹豫矛盾。眼看着绿脚兵渐有化龙腾飞之势,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

“能得百里兄青睐,肖林今后必定奋发图强,不敢相负!”

肖林不禁大喜过望,蒋百里在军中做客卿多日。但对将来的去向一直没有明确表态,没想到今日一番深谈,无意中却引得这位军事大家倾心折腰。

他二人都有些激动失态,石醉六在一旁笑着说道:“今天咱们三人的谈话可以整理成一篇文章,隐去我们二人的名字,然后择一合适时机向公众发表,以便世人了解肖林兄的苦衷和志向。”

肖林喜道:“好的,就按石先生的意思办。”

对公众发表还不急,但可以先和手下的将士们进行沟通。使他们了解土改的意义,和自己富民强国的志向。

提出一个远大的理想,崇高的目标,让所有人为之奉献,为之奋斗,这样的团队和集体才有真正的凝聚力。才能抵御各式各样的诱惑。

物质的奖励,只能带来一时的感激,丰厚的报酬,远远比不上权力交易的收入。真正高明的驭下之术,不是论功而赏,而是让个人的所得一直小于他的贡献,一直有努力的目标。

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如果一个人做出了巨大的奉献,眼看着奋斗多年的事业蓬勃发展,哪怕个人的待遇稍有不公,也会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

付出,远比得到更能增强一个人的忠诚度。

随着肖林势力的膨胀,手下将领个个手握重权,如果继续以个人的感情维系整个集团的稳定,以利益诱惑手下的将士卖命,已经不能满足现有形势的要求。

石醉六点了点头,再次提醒道:“还有,实行土改一定要稳打稳扎,不可操之过急,哪怕花上三年),你的意思我都明白。按理说现在是该进攻西安,但不拔掉富平这颗钉子,就难以阻断安**的援兵,我军有被里外夹击的危险,不好下决心呀!”

看到难以说服韩复榘,石友三只好抬出冯玉祥:“来的时候冯总司令交待的明白,一定要夺回西安,在这里多耽误一天,西安就多了一天准备的时间……”

几天来对富平连番猛攻,韩复榘没占到任何便宜,城中不知道存有多少弹药,西北军每次进攻都会在枪林弹雨前碰个头破血流。

“再说了,留着富平也没关系,庞瘸子已经出了潼关,有二十军这三万多人马,安**再滚成碾子也不怕,一锅把他们都端了!”

西安城池坚固,易守难攻,石友三和韩复榘不约而同,都想到了围城打援。

韩复榘仰脸闭眼,用手掌在额头上轻轻拍着,啪啪作响,心中犹豫不定,好半天才开口说道:“安**主力越来越近,再不拿下富平只好撤围,不过就这么走了实在不甘心。这样,最后再给我一天时间,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攻克富平。”

石友三一拍大腿,不满地说道:“还试?这两天你试了多少办法?火攻、土攻、燃烧弹,哪一个奏效了?

“我有别的办法。”韩复榘脸上微微露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别的办法?”石友三疑惑地问道:“什么办法?”

“地道。我要挖地道炸掉富平的城墙!”

地道是攻城战中最古老的战术之一,往往令守军防不胜防,随着炸药的普及使用,地道战的威力更大。但是地道战对工兵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挖掘中稍有偏差就是损兵折将的下场,韩复榘手下的工兵擅长此技,以往屡建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