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与老郭的战斗(二)
作者:黑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944

() ()杨洋这一招,饶是郭少华经验丰富,一时也感到头疼不已,毕竟现在的局面两人感到都别扭,不过杨洋比分落后,别扭点到无所谓,郭少华可是领先的局面,一下子陷入了苦战难免心态就有所起伏。这样凭借着咬牙坚持,杨洋把比分追成了9:7。

杨洋侧身位,发了一个台内下旋。郭少华把拍子伸到球下,拍子上传来的感觉是个下旋,直接正手向下发力,捅了一板反手斜线。但是杨洋的发球比老郭估计的还要转,球在网上弹了一下,成了个反手高球。郭少华连忙退步,准备接杨洋的反手攻。虽然杨洋的反手攻球速度快,一般人很难适应。但是两人毕竟知根知底,老郭并不惧怕。但是这次却让郭少华扑了个空。只见杨洋没用反手攻,而是来了板直拍横打,不同于平时他常用的背面拉球,这次他是把拍子稍立起,手腕扣住用力弹了一板。球过网之后弧线很诡异,不太向前走,一头向下扎去。这个变化出乎老郭的意料,再上步救球时已经来不及了,直接回球下网。

老郭很奇怪,这个球从发球开始,自己就判断错了旋转,接着杨洋反手的回球比平时速度要快,弧线还低。这是怎么回事?等他看清楚了,不禁一笑,原来杨洋把反胶那面换到了正面,反胶发球比正胶要转,正胶到了背面,加上又是弹击,速度和弧线有所变化也就不奇怪了。

杨洋得逞了一个球后,却没有半点高兴地样子,这种招数偶尔使一次可以出其不意,下次人家就不上当了。比分还是落后,看着对面郭少华平静的神情,杨洋在心里暗恨:你就不能有点情绪,老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太也让人绝望了。

老郭不仅让杨洋感到绝望,连周围看球的球员教练也感同身受。俱乐部新老两代高手对决,本身就充满了噱头。看球的同时大家纷纷赌上午饭,看看到底谁赢谁输。

老郭以不变应万变,对杨洋的正手背面发球视若无睹,用力劈了一板长球,这样既避免了吃转,又可以直接进入相持阶段。杨洋侧身把球拉起,老郭反手推了一板直线,杨洋快步到正手向回撩了一板,郭少华早等在了正手位准备进攻。一板,两板,老郭一板重似一板,在周围球员揪紧的心跳声中,杨洋在防了几板之后,最终还是回球下网,郭少华10:8领先,拿到了局点。

这时的杨洋已经不去想比分的事情了,他完全沉入到了比赛过程中,一心想着把扳平比分。既然对手相持明显好过自己,那么只能在前三板上做功夫。反手抢先上手是个好主意,但是对手对自己的直拍横打十分适应,回过球来自己反而被动。那就只能用反手试试了,既然你正手很强,那我就只好给你反手了。

思绪一定,杨洋出手也更加果断。对郭少华发过来的反手下旋短球,杨洋拍子后仰,击球的中下部。触球时稍微向上向前用力,同时手腕一翻,把球带了过去,竟是用直拍反手打出了横拍拨球的动作。因为是正胶击球,球过网后略微下沉,郭少华没法起板,只好用反手推了一板。杨洋没有用正手,而是向左侧身,让出反手来,反手上前就是一板快攻斜线。郭少华只得再防了一板,同时悄无声息的跑到了反手位,准备侧身反拉。杨洋在击球时已经盯住了他的跑位,一看到了反手,马上在击球时手腕一挺,打了个反手滑板,球直奔他的正手直线而去。

杨洋出人意料的反手拨球也激起了郭少华的好胜之心,我打了这么多年球了,可不能让你的『毛』头小子占了风头。只见他脚步轻灵的直接滑到了正手位,在球马上就要落地的瞬间把球拉了起来。由于出手点低,球带着很诡异的弧线飘着就过来了。杨洋早就严阵以待,看准来球,又推回了他的反手。郭少华这次可是使出了看家本领,交叉步就到了反手位,俯身后蹬腿,竟然是在反手位用正手拉斜线大角度。一套高难度的侧身-扑正手-再侧身的罕见套路让他使得行云流水,不带一丝烟火气。杨洋对这个球本来已经无能为力了,只是多年的训练让他下意识做出了反手挡的动作。郭少华的来球正好碰到了杨洋的拍子,然后带着强烈的旋转,以极快的速度反弹回去,正好落在了郭少华的正手位,这下老郭实在无力回天了,杨洋竟幸运的扳平了比分。

周围“哄”的一声,爆发了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郭少华那个在正式比赛中极其罕见的套路已经让人看得目眩神『迷』,杨洋下意识的挡直线更是让人看得拍案叫好。这样的比赛,才不枉我们赌上午饭嘛。

球打到这个份上,胜负已经无关紧要了。两人都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彼此之间有了种棋逢对手,惺惺相惜的感觉。接下来的比赛,不是为了证明谁胜谁负,而是为了不辜负对手的表现。

杨洋发了个台内侧下旋,发球后就做好了反手侧身攻的准备。郭少华刚才吃了个反手的亏,还能再上第二次当?直接挑了一个杨洋的正手,同时站在正手位,准备来球扣杀。杨洋被来球落点晃了一下,连忙跑到了正手,在跑动过程中用眼的余光关注着郭少华的跑位,见他站在了正手,知道如果自己回斜线就会正中对方下怀,到时就被动了。好个杨洋,关键时刻体现出了平时训练的功底,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直接一板中台快攻直线。球回过去之后杨洋的重心已经没了,一个趔趄险些摔倒。郭少华原本做好的进攻的准备,谁知道杨洋在被动中竟打出了一个“超级球”,只得眼睁睁的看着球如白线般直扎自己的反手,一点办法都没有。

这下周围的教练和球员反而一片安静,众人愣愣的看着场内,回味着刚才杨洋的那个回球。直到一个教练反应过来,猛的大叫:“太漂亮了,这种球都能打出来?”大家才如梦初醒,纷纷叫好。有心思细密的已经去拿摄像机了,这样的比赛拍下来,就是很好的教学材料啊。

郭少华看着地上的球愣了半天,反应过来之后冲杨洋一点头,意思是确实漂亮。不过再漂亮的球在他看来也是一分,只要自己下个球扳回来就还是平局。

吸了口气,郭少华转腰挥拍,发了一个台内短球。他发球的最大特点就是动作相似,但旋转变化极大。在81年诺维萨德世乒赛上,号称“东瀛妖刀”的日本选手小野明治就是在决胜局占优的情况下,连吃了他的三个发球,最终拱手送出胜局。现在关键时刻老郭一拿出来,果然立马见效。

杨洋对他的发球早就提了十二分的小心。见是短球,也不搓了,直接一板劈长,目标很明确,就是用力量克制发球的旋转,不直接吃球,进入相持阶段争取抢先上手。不过他还是低估了老郭发球的威力,这个的旋转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球碰到拍子上马上反弹回去,弧线很低,在马上就要过网的时候碰到了网边,“嗤嗤”的在球网上旋转了好一会儿,才落到了杨洋的台内。11:11,两人再次打出平手。

这下周围的教练球员都不说话了,都在聚精会神的看着比赛。到了这个时候,谁胜谁负只在一瞬间,没有人能肯定,还是看临场的发挥了。

杨洋拿过球来,在球板上掂了几下,抬头看了一眼郭少华的站位,挺身把球高高抛起,竟是用上了从未用过的高抛发球。

高抛发球,顾名思义,是发球时将球抛的很高,等球落下后再将球发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来球自高处落下,球本身的重力加速度会大大增强发球的旋转和速度,二是球抛起后速度很慢,发球时又会快速触球,一快一慢之间使对手很不适应,很容易就丢掉了节奏。这种发球是唐国人的创举,在第34届世乒赛上,著名国手——现任国家队总教练徐荣生在世界乒坛上首次使用了这种发球,结果让南斯拉夫和苏联的选手大吃苦头,一局比赛竟吃了十几个发球,高抛发球从此一战成名,成为众多选手模仿学习的对象。

郭少华在比赛中见过别的选手发高抛球,但还是第一次见杨洋发。他连忙把目光放到杨洋接球的一瞬间,想看清楚到底是什么旋转。杨洋是首次在比赛中使用,心里也是忐忑不安,所以落点也不是常规的台内近网,而是直接发到而来正手位直线上旋。不过错有错着,郭少华没想到比赛的关键时刻,杨洋会这么冒险的发出一个长球来。一般说来,高手之间的比拼都是以发短球为主,在相互控制中寻找上手机会,很少有发长球的,因为对他们这个层次的选手来说,发长球就意味着给对手直接进攻的机会。

郭少华正手把球拉起,因为杨洋发的是上旋,因此老郭拉过来的球旋转不是特备强。杨洋一看是个机会,连忙侧身抢攻。关键时刻,他扣杀也不敢发死力,而是改为调整落点,不给对手反攻的机会。老郭左右跑了几个来回,最终还是把球回出了界。杨洋12:11,领先一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