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事定
作者:岩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716

() ()宁夏镇城,萧府内院。

“义忠见过义父义母”武安忐忑的呆在下面,总兵官萧如熏和夫人南氏正坐在椅子上,武安低着头感到四道利芒在身上瞟来瞟去,内心苦笑不已,上面两位老大不会以为他和萧莺儿早就私定终身吧,心里喊着冤枉,头却更低了。护送萧莺儿回到萧家,萧莺儿羞于见父母,独自跑回内院,武安只有硬着头皮面对两堂会审,只是萧氏夫『妇』在秉退侍女后,就一直没说话,武安在裣衽的行礼后,只有规规距距的跪在那。

萧如熏见义子跪在下面,内心有一种说不出复杂的情感,任何慈父知道自己疼爱的女儿心里有了心上人,即将嫁为人『妇』,成为别家的人,都会吃干醋吧,名镇三边的萧少保也不会例外。

南氏见夫君不让义子起身,知道他还在为女儿私自外出生气,萧如熏舍不得责备萧莺儿,但这事要是传出去,对萧家的名声却是不雅,只有扁着脸拿始作俑者出气了。南氏却知晓武安和萧莺儿两人见面不多,顶多也是暗通情愫,相信两人也不敢做出违礼的事。再者,以武安的相貌和人品也不算亏了萧莺儿,有心为武安开脱,笑道:“义忠,快起身吧,一家人不必多礼,义父义母还有喜事同你商量呢。”

武安跪在下面已有半个时辰,两条腿都有点发麻,听到南氏的话却不敢站起来,只是抬头可怜兮兮的看着义父萧如熏,没有他发话,武安怎么敢『乱』动。

总兵官萧如熏见武安的样子,有些好笑,又有些可气。自家女儿做出有失体统的事,还是让萧大人难以忘怀,将气全撒在了武安身上,沉声道:“起来吧,做此行状给谁看?”也许感觉语气有些过重,咳了一声,又说道:“恩,莺儿.......恩......可是跟你说了.......恩”

武安站起来,恭敬的站在下面,听义父含糊的话,哪敢不应承下来,要是萧如熏反悔他可就白白高兴一场,现在可不是害羞退缩的时候,眼睛余光扫了一眼萧如熏和南氏,干干巴巴的道:“回义父的话,莺儿......恩......义妹大体上诉说了,还请义父义母定夺。”

听到武安如此说,萧如熏和夫人相互看了一眼,女大不中留啊,萧如熏也不好再为难义子,本来萧莺儿不去找武安,他也准备派人去将武安叫到镇城,和他商量婚事。只是想不到女儿偷偷的去见武安,另萧如熏大为光火,这也是女儿家该做出的事,都是萧家上下将她宠坏了,自己更是事事顺着她,才让她做出胆大妄为的事,但此事关乎萧家脸面,又不敢声张。

“莺儿可已见过你家人?”义父萧如熏突然问道。

武安见义父两眼闪烁,有些难以启齿的味道,急忙回道:“义妹身着男装,义忠恐惹人非议,引起不必要麻烦,没敢告诉家人实情。”

“如此就好,如此就好。”总兵官萧如熏明显松了口气,女儿还知道分寸,要是女儿告诉武家人真实身份,萧家脸面向哪搁,就是女儿嫁到武家后,也没的叫人轻看。

“义忠,你已是弱冠之龄,义父义亩替你寻了一门亲事,你看如何?”总兵萧如熏一本正经的接着说道。

武安大急,以为萧如熏想反悔,毕竟他也只是私下听萧莺儿说许配的事,萧家人没在正式场合承认过,婚事有反复是大有可能。武安急得满头大汗,突然见厅上南氏微笑慈祥的看着他,顿时明白过来,连忙跪在地上口中大声喊道:“但凭义父义母做主。”心里却道古人就是喜欢装模做样,明明都是知道明了的事,还得絮叨一番,害得他白担心一次。

总兵官萧如熏像是很满意义子的失常,正『色』言道:“本官有一爱女,『性』情温和,端庄娴雅,美貌大方,与汝年龄相仿,定是汝之良配,你我亲上加亲可好?”

武安听到这里才知道事情真正定下来,连声喜道:“好,好,义父义母做主就行,孩儿无异议。”

南氏见武安急不可耐的答应着,笑道:“义忠,你年轻不懂礼数,你应先禀报令堂,待其准许,则可派媒人到萧家提亲,哪能自己做主?”

武安也傻眼了,这才想起古代婚礼的繁琐。婚姻是人道之大伦,古代对聘娶程序特别重视,是礼仪规范的重要内容,有所谓的“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问名女方答应议婚后,请媒人问女子的生辰八字,并卜于祖庙以定凶吉,男女双方八字是否相和相配。总之,古代婚姻是烦琐艰难,古代人将婚姻变成一次礼节的展示,尤其是士大夫更是丝毫不敢有所违礼,规矩严格,以免让人瞧不起。

武安也知道婚事急不得,幸好此事已经定下来,尴尬回道:“是义忠急噪了,孩儿马上将此事禀告母亲大人,母亲定会赞成的。”

总兵官萧如熏也没在多说,看了夫人一眼,南氏见夫君有事同义子商量,就站起来对武安笑道:“义母到后面看看莺儿,义忠就和义父稍坐.....恩以后该叫岳父大人了。”说着珠帘一响,就从侧门穿过去。

武安站起来给义母行了一礼,直到她走远才重新站定,对端做在上面道:“多谢义父抬爱,义忠以后定会善待义妹,不让义妹丝毫委屈。”刚才有南氏在场,武安还不觉得,单独和义父呆在一起,武安就紧张,他也不知是何缘故。

听到武安的保证,总兵官萧如熏叹息一声,道:“莺儿幼年丧母,老夫又忙于公事,无暇照理,心觉亏欠其良多,宠溺过甚,难免娇气。义父观你平素品『性』敦厚,无世俗秽气,却是莺儿良配,你以后要多多善待,如莺儿有过错,则多多担待。”

武安见义父口气像是恳求自己,可怜天下父母心,郑重道:“孩儿发誓永不相负,请义父义母安心。”

..........................

萧莺儿的闺房,已换了女装的萧大小姐听继母诉说了堂内的情形,羞涩不已。

南氏则看着女儿的双脚,有些担忧道:“义忠虽出身低微,是否嫌弃......“南氏出身高贵,知道越是普通人家,越是在乎这些。

萧莺儿想到武安曾经对缠足的评价,高兴的告诉了继母,南氏虽觉有理,但却对武安以圣人说事不已为然。南氏就是金莲小脚,自然清楚女子缠足的疼苦,但世情如此,徒之奈何!

武安回到驿站,马上写信交给亲卫,将此事告诉马氏。武安现在对大部分的繁体字已能书写,毕竟简体字是从那演变而来,武安也不愚笨,用心自然能学会。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