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仁自然是不知道自己又引起了什么轰动,对于表演系就是希望过了二试的他,哪里会想到自己竟然引起了表演系两大巨头的互搏公堂。
在那两位巨头吵架之余,达仁正看美术系放完的榜单。
而对于这个在他意料之内的考试,自然也没有意外,一试很轻松的过了。
看到了这个状况,达仁当即就交了费,拿了证件的他随后就拦了一辆出租车赶往了北京的一个专业美术市场去购买工具了。
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六日,他就要去参加美术系二试的考试了。
考的是命题创作。
这个考试呢,是需要专业工具的,例如钩线笔,又例如马克笔。
而这些东西在他考美术一试的时候,不是没有买过。
不过前几天的时候,他已经用完了,特别是马克笔。整整五指笔。全部花完了。
而这五只笔的用完,也预示着达仁开始要认真了。
一试如果说是玩玩,那么从二试开始就必须要认真了。如果一试是单纯的美术功底比拼的话,那下面的东西就属于专业『性』创作了。
而对于这个方面,就算是达仁就算是有实力,也不能小觑那群小崽子们的创造力。
比如说是美术系下面要考的命题创作,像达仁这个专业要考的就是,根据命题进行人物、场景设计,重在考察观察生活的写实能力和想象力。
画种、形式不限。而除了在考验考生的的专业功底上,其中观察的更多的是创造力。
而这个创造力就是这个考试的关键所在,也是把大多数充满匠气的学生,彻底拒之于门外的最根本『性』存在。
其实,美术这个东西,在现代的中国社会真的是死的。也因为这个死,让现在有好多没有天赋的人都去选择学习美术,不断的画,不断的练习,的确都能够画好。
至于为什么说大家都能画好,不是说大家都有画画的天赋,而是因为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已经把一些创作的过程中观察『性』问题,和方法,利用生搬硬套的作画公式的形式给取代了。
这样会照成什么后果呢,会造成,大部分普通学习者在画画的时候,在面对一个明明是面朝着自己苹果的物件后,会完全无视参照对象。而按照自己的记忆,去作画。不思考,不创造。到最后虽然画出了漂亮的东西,但其实那种结果并不是属于他的,而是属于创造这种作画形式的原创者。
这种风气本来在九十年以前还很少,但是为了学历的上升,中国年青一代的美术学习者,却都在学习这种破坏创造力的歪路。
而这种气氛,连带着还影响了高考制度,老师们在评判卷子的时候,为了省力往往以一副画当做评分的标准。对于其他的创作方式,完全充耳不闻。
以至于一些很充满创造力的年轻学习者,在用自己创作的方式进行塑造物体的结果,却被人无情的否定了。
因此呢,中国现在的美术教育体制,其实就是可以说是在创造一大堆的画匠。充满了匠气。不会创造。
而在这种体制下,也亏得达仁的老师是个好老师,有个好父亲,让达仁没有失去创造力
当然也就是因为这个,他才能明白,北京电影学院里面的美术系出来的疯子到底有多么牛。
在达仁过去的剧组里面,道具组,化妆组里面往往都会有一个来自于中戏或者北电的美术系毕业生。这群人虽然实践能力不强。但是奇思妙想的能力是异常的happy。其中教导的达仁有关于实践场景设计的那位老师,
思维跳跃程度更是牛。
他能从巴洛克美术系统,一下子又跳到中国的山水画,再跳到蒙托洛尔的文学背景。要不是达仁脑子转的快,估计能被他搞死。
由此可见,美术系这群人不是没有奇才,而这群人就是在那群画匠中脱颖而出的创意分子。思维爆炸『性』之大,绝对可以说是在整个中国领先的。
从二试开始,这群人就往往开始会发威了。创造力也会逐步被那群老师们看重。
考虑到自己必须要拿到戏剧美术设计专业的好成绩,给父亲一个交代的缘故,达仁就必须稍微认真一下了。
如果说之前的考试还是功底和画画年份的欺压,那么,二试的角度就是创意的比较了,基础功底将会成为评分的薄弱点,在考试的时候所展现的创意和作品的深度思维才是关键。
在思维和创意面前,人与人平等。不是你学的久了就一定赢了。
天赋也将会在这一刻彻底体现出来。变成那大多数人都望尘莫及的存在。
而一旦想到,自己可以和这群小崽子能在思维的程度上来一场公平『性』的比较。达仁原本寂静的血『液』也有点沸腾了。
可以说,如果不是昨天答应了那个人渣要去考表演系,达仁估计就会想前几天晚上一样,设计一些独具匠心的作品,来个彻底的热热身。
而那五只马克笔就是他热身的产物,虽然不多,但是这也预示着,达仁一颗好久没有燃烧起的艺术心在达仁的心中翻滚起来了。
相应的,这也意味着,那群和他考一个专业的人要悲催了。
一个从小学习,并在剧组打拼了五年的老怪物,不知廉耻的用天赋和经验双重压迫去和她们竞争,他们能有什么胜算。。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