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高古
作者:起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810

“好了,今天耽误大家不少的时间了,咱们现在就开始下一个物件的拍卖了。不过这个东西和上面两个物品想比,一定不能比,大家请上去看看。这是王羲之的《兰亭序》”

光头老板看到风波平息了,摆了摆手,马上过来几个小伙子,在帐篷中间摆了一张方桌,然后原本站在角落里面的两个人,其中一人掀开他们身后的帘子,从里面拿出了一个物件,放在一个盘子上。

而大家一听到《兰亭序》,顿时愣住了。

兰亭序是什么,国宝中的国宝。怎么可能会在这,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之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在绍兴云门寺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永欣寺(即现在的云门寺)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从此引出一段唐太宗骗取《兰亭序》的传奇故事,原迹随唐太宗陪葬昭陵的故事。这一段故事,更增添了《兰亭序》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氛。

“阿姆,你开玩笑也要有个度好不好,要是真的真的怪了。”陕西老板率先大声道

“咳……咳,我这不是还没有把话说完吗,要看了东西再说哦,这幅王羲之的兰亭序,虽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仿造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值得大家收藏把玩一下。”

阿姆干咳了两声,出言解释道,其实他也知道,这幅所谓的王羲之《兰亭序》,那是假的不能再假了,不谈画工如何,从这卷轴的轴杆,用纸上面就可以看得出来,年代肯定达不到清朝,估计也就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只不过这东西,当初是和刚才那玉器宝贝一起送过来的。卖家要打包出售,两件物品加一起,四百万块,这幅字折价三千,其来历卖家却是说不清楚,好像不是出自墓葬里面的,而是那人的手下在偷鸡『摸』狗的时候,从谁家里顺出来的。

在阿姆眼里,这画也就是一个旧仿,不过既然已经掏出钱了,也就不妨摆出来拍一下,万一这里面有个冤大头开价了,那这钱也是白赚了不是。而且连连眼力也是可以了。

听到阿姆的话后,陕西老板,将信将疑的走了过去,套上了一副白手套,和桌旁的一位年轻人把画轴展开之后,只是用放大镜看了几眼,就连连摇头,走了回去。不用看,那就是把这东西给排除了

“王羲之《兰亭序》,起拍价两千元rmb,大家可以上前来看一下嘛,回去给孩子练练眼力,挂在墙上都是不错的”

见到众人都没有对这幅画产生兴趣,阿姆纠结的把价格,降低了下来。但还是没有人要。

阿姆等了班上,还是没有人对这幅画感兴趣了,他也没怎么在意,本来就浑水『摸』鱼的,现在流拍,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于是开口说:“既然大家对这幅画不感兴趣,咱们就继续下一个拍品,下个拍品是……”

“等一下,老哥,我看看这画,我爸是王羲之『迷』,要是仿的还不错的话,带回家去当教材也不错啊”

阿姆的话还没说完,之前的风云人物,施达仁又站了出来。向帐篷中间的方桌走去。

而帐篷里的人听到达仁的话后,却没有一个不屑一顾。上面两次亮相,这哥们本事大了去了。都说古玩这行当是从不断的失败中积累的,兴许这画拿回去是为了给这小娃娃的后代当鉴定古玩的教案呢。

关注之余,。施达仁此刻已经走到那幅放着《兰亭序》的桌旁,旁人看他脸『色』如常,也就是真的以为他在看这东西仿的好不好了。

只不过没有人能看出来,在达仁平静的外表之下,内心却是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翻滚不休,要不是达仁的『性』格早就历练的可怕,恐怕一定被别人看出端倪来了。

本来达仁是对这字画没有兴趣的,但因为是父亲是王羲之『迷』的缘故,所以达仁就有了把这东西买过来看看的意愿。顺便练练眼力。

别人把他看成是高手,但是达仁却也知晓自己的真实水平到底是个什么货『色』。

纯粹的用眼力来鉴定,这种旧仿对于达仁来说绝对是个不错的初学者教案。再加上钱只有两千块。

之前一亿都敢叫了,还在乎两千吗。

可是这按照玉能量来探测,达仁的看着这东西的眼神顿变。原因无他,就是因为这幅字里面的年代根本不是现代的。

把年代往后拉,到了唐代才有反应。那也就是说,这东西是唐代的。唐代的字被别人认作是赝品这怎么可能呢。

你要说这物件是个金属器皿,那达仁出错还有可能。但这是字画啊,准确度百分百。

而一旦是确定了,达仁的思绪就想到了一种很可怕的可能『性』。这东西的确是真的,但是被人作假了。虽然很可能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是这东西很有可能是高古摹本。

所谓高古,就是现代把唐代以前的古代器物称为高古,明代以前的古代器物称为古。高古摹本即是指唐代以前出自古人之手的按原真本临摹、复制或翻刻的书画等。

这东西虽然是临摹的,但是价值斐然啊。

达仁以前在新民晚报看到过一片相关报道过,就是讲的是王羲之的高古摹本。

大致的新闻就是。王羲之高古摹本《草书平安帖》2010年11月20日在北京嘉德秋拍夜场以2.75亿元拍出,加上12%的佣金,总成交价3.08亿元。此件拍品是2010年嘉德秋拍最为重要的一件拍品。

《草书平安帖》以5500万元的起拍价开始,在几轮叫价之后,竞价在数十秒之内从6000万元飙升至1亿。之后几位藏家竞相出价,晚8时49分已经超过2.5亿元。晚8时57分,这件作品以2.75亿元拍出,加上佣金,最终成交价为3.08亿。

草书平安帖都这样了,那兰亭序的唐代摹本要何其珍贵啊。

达仁心知此时绝对不能『露』了神『色』,要是被看出来了,这次捡漏就失败了。

下面就是装作一些淡淡失望的神情后,就出言决定买了。

而光头老板阿姆哪里知道了,达仁的心思。也不想多生枝节,麻利的将画收好,还附送了一套文房四宝,将画轴装进去后,交给了达仁。

一手交货一手交钱,双方两清,这个过程达仁都显得很平静,直到坐回到椅子上面之后,达仁的脸上,才『露』出了一丝激动的神『色』。

而这神『色』就也被一直抱着小白的杨馨看到了。

“达仁,这字是真的?”

杨馨虽然和达仁没认识多久,但是却明白想要从达仁的身上看的出激动的神情真的是少有。除非是莫大的喜事。

“说不准,我还要在看一下。我感觉这东西是真的。也就两千块,买了也就买了。”

达仁的声音虽然低,但是不少人还是听到了。有不以为然者,有紧皱眉头的。但是毋庸置疑达仁这话很有分量。

达仁刚才虽然没有仔细看这幅字,但是并不能说明他看不出这东西的奥秘所在。

这么多人,都把这幅画当做的赝品,并不代表他看不出。要让这幅《兰亭序》重见天日,达仁很有可能是有本事的。

但是他这么一说,庞老爷子不愿意了。刚才被施达仁给『逼』得彻底用天吃饭,让他老脸丢大了,这东西如果要是真的,他以后都不用见人了。

听到达仁这么说当下就站了出来,对达仁展开了一些列的质问。

(昨天对不住了,定时发布出了问题,真对不住大家。再次表示道歉)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