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有蹊跷(下)
作者:红色尖兵战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660

郑啸蹲在通道上,一寸一寸检查着四周的墙壁和脚下的地面,就连每一道缝隙和每一个凹陷都没有放过。

思索再三,郑啸觉得这条通道肯定有蹊跷,不然的话不会有自己发现的那些痕迹,因此他开始检查这条通道。

一点点检查着通道,郑啸从一侧的铁门跟前朝另一侧检查而去,仔细的都令人惊叹,比女人绣花还要精细三分。

就这样,一路朝前检查,很快郑啸就检查完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长度,却是没有丝毫发现。

“不可能,肯定有什么地方有机关。”郑啸没有气馁,他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没错的。

又继续朝前探查了有两三步,郑啸的目光忽然凝住了,因为通道的一侧墙壁似乎有些异常,比周围的墙壁要凹陷了一点点。

停在拿出墙壁前,郑啸伸出手抚摸着墙壁上的凹陷位置,通过手掌感受着。

足足有三四十秒时间,郑啸都保持着这个动作,终于他有了动作,手掌用力的按了下去。

就听见喀嚓一声,那块墙壁凹陷了下去,面积足有巴掌大小。

随着墙壁的凹陷进去,另一侧的墙壁也发生了变化,墙壁无声无息的朝一侧移去,露出了后面的一条通道。

这条通道入口跟郑啸现在所在的通道高度差不多,不过在手电的照耀之下,则是一路朝下的走向,不知道通往了什么所在。

郑啸一个箭步窜到了洞口前,探头举着手电朝里面看了看,发现里面十分悠长,手电根本照不到尽头。

想了想之后,郑啸还是钻进了这条通道,他现在反正也没有其他发现,这条路好歹是个新发现。

通道内都是青砖砌成的,地面上十分整洁,看不到什么灰尘和其他东西,估计是有人经常打扫的。

一路朝地下延伸着,郑啸沿这条通道一直朝前前进着,根据他的计算应该是朝下走了不断的一段路程,估计应该深入地下四样。旧时,大宅门在节日期间将它挂在街门两旁,上书姓氏“堂号”如“一善堂王”、“积善堂奎”等。

实际上,气死风灯就是古时点的一种灯笼,很不容易被风刮灭,所以叫气死风灯。用的是白纸,很厚,过去用它糊窗户,中间点蜡烛,样子像灯笼,风吹不灭的那种灯。东汉时就有了,三国时,在大家门前,就有了气死风灯。后来把纸糊严,像纸口袋,利用热气上升的道理,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

这是一种专门用来在野外和户外使用的照明灯,最大的特点,可以防风和防尘,经济实惠,使用方便。

原本的气死风灯都是白纸的,而郑啸看到的气死风灯则不是白纸的,而是玻璃的,使用更方便而且还节省。

郑啸闪入了通道内,先是回身贴在墙壁上,接着就开始观察周围,他发现自己依然是一条通道中,如果说跟刚才通道有什么差异的话,那就是看上去更宽敞了。

这条通道内空无一人,四周和身前依然是遮蔽的毡毯,在隔音的同时,也使得通道里的灯光显得益发的孤寂和昏暗。

…………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