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李鸿章明天就要领队出洋,这是皇帝前些天在文华殿接见俄国公使喀西尼和德国公使海靖时亲口说的话,不容更改。 首发--无弹出广告
养心殿的东暖阁上,慈禧的脸色似乎比用了几百年的锅底子还黑三分,阴鸷的目光在跪了满地的王公大臣们身上扫过来,又扫过去,每扫睃一次,心中的怨气、怒气、恨意就增添一分。养心殿,养啥心呐?东暖阁,暖个屁,分明就如冰窖子一般嘛!
满地的奴才们,就没有一个敢站起来说“奴才调兵去围了南河沿或者贤良寺”之类的话。一个个的跪伏在那里起什么用?不就是给老佛爷上眼药子吗?
阅兵,阅兵,皇帝和杨格的一次阅兵,就把满朝王公大臣的们心给镇住了!就把京营八旗那些平日里嚣张跋扈、横行霸道的旗人老爷给压住了!甚至于皇帝提出让神机营把东安的营地腾出一小半来给关外调来的旗军驻扎,满地王公大臣也没有一个敢吱个声,放个屁的。
面团儿,都是面团儿,让皇帝随便怎么揉捏的面团儿!
阁外,李莲英轻声道:“老佛爷,荣大人到了。”
“宣!”慈禧的声音里带着寒气,也带着一丁点的希望。
荣禄急步进阁,越过众人行到最前面,“啪啪”两声甩着马蹄袖跪地问安:“奴才荣禄叩望老佛爷吉祥!”
“荣禄你说,皇帝究竟是何打算?这是逼着哀家.......”慈禧真有些后悔,早知今日,,奕劻、魁斌、载漪、本格等人纷纷出声,十万两、八万两、五万两......竟然也蔚为大观。麟书和昆冈一个是内阁大学士,一个是协办大学士,都是豫亲王多铎之后,自然彼此相亲,对视一眼后心意相通,也各自报效了五万两银子。
“那......哀家就发四十三万两内帑,凑个三百万两的整数吧!荣禄、魁斌、载漪。”
“奴才在。”
“你们认为应该购买哪**械为好啊?”
荣禄乃是督办军务处帮办大臣,远比魁斌、载漪知晓军事,乃道:“回老佛爷的话,前番督办军务处有意统一军械为七九口径,然各军械局无钱更换机器,抵触甚大,故而未能成事。此番为禁卫军购买军械,也当以七九口径为准,可采用德国毛瑟和奥国曼利夏的七九制式快枪,火炮也宜采取德国克虏伯所造。再者,前番皇帝明令兵部、各地督抚将军,采购军械必须向督办军务处报备,以利新购军械之制式统一。”
慈禧点头道:“这事儿,就以哀家发内帑三百万的名义,责成督办军务处办理吧!诸位卿家,你们觉得绵桓出洋后由何人出任户部侍郎为好?”
户部侍郎,如今这差事不再是油水肥实,而是随时都有丢小命儿的危险!众人面面相觑一番,一时间无人作答。荣禄寻思了一阵,回道:“奴才举荐一人,乃满洲镶白旗人富尔察.铁良,在步军统领衙门参佐军机多年,又熟悉财务经济,其能堪为户部侍郎。”
既然无人举荐别人,慈禧也就点头认可了荣禄的举荐。随后就命世铎、麟书、昆冈、刚毅和荣禄去军机处班房,找李鸿章、奕訢、李鸿藻、翁同龢会议交印事务。自此,慈禧彻底丧失了“垂帘听政”的权力,悬在光绪头上的一把利剑就这么着落入光绪手中。
李鸿章在内阁办差到黄昏时分方才出宫回到贤良寺西跨院,杨格、冯义和、周馥、杨宗瀚等幕僚们早已备好送行酒宴,一个个面色沉凝地向即将以七旬高龄远渡重洋的恩相问安。
“诸位,同道堂印在皇上手中了。”李鸿章神色轻松中带着几分兴奋,等幕僚们在怔愣中回过神来了,又道:“坐坐坐,有劳诸位费心了,今儿还要几个好消息要向诸位说道。廉让,务山,你们来坐我身边;致之啊,替老夫安排一下,请诸位就座。”
都是北洋老人了,各自的座次在哪里,任谁都心知肚明,哪里需要杨格来安排?急于从恩相嘴里得知“好消息”的众人纷纷落座。
李鸿章等杨格坐在冯义和身边之后,说道:“出洋考察名单,除少了荣禄一人之外,一个没改。明日午后陛辞出京,乘火车到大沽口登德国商船巴登巴姆号出洋,武备学堂德文武备生和 第 263 章 这一番话说下来,众人纷纷明白过来,洋务革新派在内阁不占优势又如何?皇帝攥着同道堂印把子,那几个后党又有恭王、帝师和李鸿藻看着,能掀起多大的浪头来?看看,军权、事权全都被北洋抓在手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