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七章 奖励和危机
作者:橘子奏鸣曲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678

虽然跟贾鸿渐挂电话的时候,这个未来的领导核心说话挺不客气的,但是实际上这朱老总还是挺看好贾鸿渐他家华夏高科的。本来在这未来领导核心的战略规划中,中国就是要学韩国那么用举国之力托出来几个名牌,几个能“先富”起来的公司,几个能当作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这艘庞然大物航空母舰推进器的公司,几个能给别全国其他公司树立榜样,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的公司!

不过中国不可能跟南朝鲜的李承晚伪军……哦,不,92年的时候已经跟南朝鲜建交了,不能叫他们南朝鲜伪政权,应该叫他们韩国。不过中国不可能跟韩国那么不要脸的把什么国有第四七七章 奖励和危机企业都塞给私人!

但是贾鸿渐这个小神童开发出来了一种神奇的模式,那就是频临破产的企业联合起来以厂房工人等等作价入股,这样一来对于保值甚至是增值国有资产都是非常有好处的!不过之前那个盛大公司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是分别针对不同行业聚集在一起的、因为各种原因经营不善的国营小厂进行改革,那像现在这三家病入膏肓的国营中型厂子,而且还是三家同业联合起来,贾鸿渐能搞得定么?

在这未来的领导核心眼里,这就算是一个试验田,而实验的结果怎么样,那就看贾鸿渐够不够给力了……

不过此时贾鸿渐并没有如同未来领导核心以为的那样把那三个厂子改制的事情多当一会儿事儿。原因是现在贾鸿渐他老爹正在市zhèng fǔ领奖呢!原来这一年来华夏高科各种牛x,终于算是引起了市zhèng fǔ的“关注”,于是到了现在这个金秋9月。上沪市zhèng fǔ评选并且颁发给了贾刚一个“94年上沪科技重点突破银质奖章”以及“上沪市10大企业家”的称号。虽第四七七章 奖励和危机然贾鸿渐搞不太懂为什么卖保健品的华夏高科会跟科技突破有什么关系,不过随着这那个奖章,市zhèng fǔ还给了华夏高科的老板贾刚一台几十万元的当年新上市的奥迪a6轿车,同时还给了贾鸿渐他家一间在市中心内环线内核心城区的150平方米的商品房!

得的这俩东西让贾刚和苏萍美的合不拢嘴,哪怕他俩现在有的资产都可以建一个专门生产奥迪a6的厂子了,但是俩人还是美的很。回到了家之后,贾刚和苏萍就商量起来了。“市中心的那房子,就留给儿子以后结婚用,这车子……也划给他用吧?对了,儿子,你过几天就16岁生rì了,到时候去考个驾照,这车就给你开,怎么样?”

“一破a6看把你俩美的……”贾鸿渐其实真心想这么吐槽来着,不过毕竟面对的是自己的爹妈。是爷娘。不是损友,所以他最后只能这么说:“爸妈,不是当儿子的说你们。你们看看这俩东西把你俩弄的兴奋的,咱家公司现在现金有60个亿了吧?这还是我在rì本那边儿扔了20个亿的结果,回头rì本那边游戏卖的差不多了。现在销量貌似应该有400万,这样一来进账的又能有个1亿美元左右,换chéng rén民币也8个亿呢。咱家这么多钱,说不好听的盖一溜别墅都行,甚至在郊区专门买块地盖个欧洲的那种城堡都行……一破商品房用得着这么兴奋么?车子那更是了,不就是一奥迪a6么。老爸你要的话你拿去开,这又不是什么多贵的东西。要是想要a8咱家都能买他一打甚至一船过来!再说了,咱家现在什么身份,用的找自己开车么?雇个司机专门给咱开车,最好还是侦察兵出身,那顺便再当保镖了!回头我再给我妈买辆车,专门让咱妈坐着去买菜,啧啧,这效果没治了!”

经过了儿子这么一说,贾刚和苏萍才反应过来他们先在的情况已经不是以前了,不是以前那个两个人一个月才四会不会在zhōng yāng领导的心里“不大吉利”?于是史玉竹又是大手一挥,当时直接打电话去港港的设计单位,把本来设定为了6-4层的大楼要求改成70层!

其实这就是历史上最后导致史玉竹身败名裂的巨人大厦的投资决策过程。在整个国家都处在激进洪流的时候,是没有人会察觉出这一连串的偶然和随意中所蕴涵的风险和不妥的。没有人看见,危机的导火索从此时开始已经在咝咝冒烟了,而导火索那头连接的,是一个巨大的炸-药仓库……

本来在这年头,盖一座38层的大厦,大概需要资金2亿元,工期为2年,这对巨人集团来说,其实也不算啥。可是。盖70层的大厦。预算就陡增到了12亿元,工期延长到6年。这不但在资金上缺口巨大,而且时间一长。便也充满了各种变数。而且最要命的是,之前打下来的各种地基是要完全推翻重来的,甚至选址可能都要重来——毕竟原先的选址也许可以承受38层大楼的重量。但是承受不了70层!可是史玉竹还特别记着zhōng yāng领导说过的那句“位置不错”,所以死都要建在原地!

这12亿元在华夏高科看来并不多,但是在巨人集团看来就非常多了!毕竟巨人集团说白了那就是给华夏高科打工的!华夏高科卖出去一盒生命一号,能有将近60%多的毛利,而其中巨人集团大概能赚到百分之十几,最后一算下来。华夏高科能对半赚,而巨人集团也就是赚个零头而已!

这样一来。华夏高科一个月能拿到十个亿的时候,巨人集团一个月也能有差不多2个亿的收入,看起来好像没啥问题。不过史玉竹同学此时犯了一个青年企业家经常会犯的错误,那就是把未来的可能进账的收入当成了必定会进账的收入,并且以此为作为基础做自己的计划。

本来的巨人集团是两条腿走路,也就是一边卖着自己的汉卡,一边做着代理保健品的生意,但是随着巴统的解散以及微软的windowsnt3.2的发布,国外的电脑产品对中文的适应xìng越来越好,那巨人集团的汉卡也就卖不出去了!

在这样瘸了一个腿的情况下,巨人集团还要拿着代理生命一号以及卖自己脑黄金进来的钱去开发那所谓的一百个新产品,同时还要关心建大楼的事情,这么一来别说他史玉竹的jīng力不够用,就是整个集团的资源也都全被分散了!

通过新的扩张、所谓的二次创业来环节主导产业发展受阻以及管理机制上的矛盾,这种做法国内外许多企业都做过而且屡试不爽,可是在这次的战略大转进过程中,史玉竹却没有采取一些什么资产股权化或者是得到别的公司技术支撑的措施,没有专攻一个产品,而是希望齐头并进,结果最终就造成了多线作战,集团的资源被分散,整个战线太长以至于所有的地段都发起不了总共!甚至在现在这个时候,巨人集团自己还没有抛弃自己的电脑汉卡产业,还在分配资源进去而不是让起自负盈亏,甚至还时不时的从各个地方抽血来给巨人大厦!

也许,史玉竹的巨人集团在华夏高科上面一个月赚差不多2亿还能保证他们先在不出什么问题,但是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巨人集团现在的上百个保健品的新产品还在研发阶段,只有一个脑黄金产品上市了,如果到了95年这一百个产品都研发好了,那会是一个什么局面?

一百个产品需要全国打广告、一百个产品需要同时做推广、一百个产品需要在集团内部互相争夺人员、资金等等方面的资源…….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