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6章怀念那些年(有感作文)
作者:喏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1740

这是我高中白看不厌的一篇作文,如今看来依然心有所感,所以在这分享给大家一下。

飞蛾在扑火,那其实是我,在承受一种,瞬间,而又永久的折磨。

飞蛾在扑火

那其实是我

在承受一种

瞬间

而又永久的

折磨

——题记

文科班和理科班最大的共同点是男女比例皆严重失调,最大不同点是文科班是女多男少而在我们理科班情况却恰恰相反。我们戏称文科班为”庵”,据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往往是相互的,于是,我们便成了和尚。

生产资料的不足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分配制度的不均,于是乎,理科班的生活就像一群和尚分粥,分到一半时,粥没了。有幸分到粥的和尚欢天喜地地捧着粥跑到人迹罕至之地诸如墙角,小树林或夜深人静时的『操』场去慢慢享用——不管那粥里加了糖、加了醋还是加了h2s都一样吃得津津有味。

而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则导致了社会分工,因手气不好而未能抢到粥的和尚们便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而自动分为三种人:一类当上了住持,看破红尘,大彻大悟,躲在屋子里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俗言道,用进废退,某些器官的长期不使用使住持往往就没了『性』别的概念,所以这些人常常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安能辨我是雌雄”的模样;一类虽手气不佳但运气颇佳也可能是勇气可嘉,有幸捡到或抢到了一碗剩粥,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也就心安理得鄙帚自珍地去找个角落喝。这样一来,庙里所能见到的便只剩下第三类人了,这些人虽没捞到半滴粥,却也在乐此不疲地大声叫嚷:”粥不好吃,它是酸的!”......仿佛狐狸。

狐狸们精神胜利一番后,心满意足,粥是让这帮儿子们抢走了,不过无所谓,这才是真正的生活,”儿子”们于是便十分不屑”哼,和尚还懂生活,你知道什么是初恋的感觉吗?”狐狸们捏着嗓子唱:”酸酸的甜甜的......””儿子”们面红耳赤,”那......那你知道什么是初吻的感觉吗?”狐狸们继续唱”有营养味道好”,末了还不忘加一句”妈妈我要喝”。

我们的生活便在这般厮混之中一天天度过。

”二分法”告诉我们,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生活也不例外,关键看你怎么看它,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即使是乞丐也有他自己的喜怒哀乐。

生活好比吃葡萄,有的人先挑大的吃,这样虽然越吃越小,但每次吃的都是剩余里头最大的——这是一种生活态度;另一种人是先吃小的,虽然越吃越大,但他的希望永远是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这亦是一种生活态度。

老六失恋了,对这件事可以有两种看法,按后者可能认为,”唉,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老六,给你一根绳子,你去吊死吧”,按前一种人态度则会十分高兴,”太好了,老六,你将成为诗人了!”我基本属于前一种,于是我拍着老六的肩膀对老六说:”祝贺祝贺”。

他说哪里哪里。

之后发生的事情证明老六果然成为了诗人,有诗为证曰:

大海啊,都是水;

骏马啊,四条腿;

爱情啊,一张嘴;

结婚啊,准后悔。

此诗是老六刻在桌子上的,桌上依稀还有一行小字

”就是上高三,下火海我也一样爱你”

这一句是老六刚恋爱时刻的。

可见两句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莎士比亚认为,生活是一出悲剧,我认为他的认为不够全面,应该加上一句”但是,生活中的荒诞又赋予了它一些笑剧『色』彩”。在失恋后不久,老六进行了一次旅行,下了火车,恰逢有人在撒广告,老六扫了眼,这是中国最常见的一种广告(关于这种广告有个典故,是教人如何在瞬间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方法很简单,就是走到离你最近的那根电线杆子,指着上面的广告,充满惊喜地大声喊道:”我的病终于有治了”!)。

老六得到的正是这么一张广告,他估计了一下,实用价值不大,搓成个团,扔——还未落地,角落里猛地冲出一个兴奋得要死的人,一面往胳膊上套红袖章,一面激动地说握着老六的手说,埋伏了半天,可让我逮着一个,公共场所『乱』扔废纸,罚款十元,终于赚回成本了。,无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字——”飞『毛』腿”然后冲下讲台,教室里在沉寂三十秒后发出阵阵啧啧称赞,此词确实形象至极,腿『毛』都飞起来了......

红袖章随后一席话让我们认为他的认识能力确实惊人,他说:”飞『毛』腿是一切会飞长『毛』动物腿的总称......”

有句话是说,女人失恋后留下的是伤口,男人失恋后留下的是老茧,还有句话,说男人忘掉一个女人需要时间和另一个女人。

时间匆匆地把我们从高二送到了高三,老六依然做着校园诗人单身贵族,没有人取代得了佳在他心中的位置。

高三的生活虽有些紧,但仍有快乐的一面,我们都幻想着某天忽然就有哪个名牌大学来封信说要免试录取我们,事实上,这纯属痴心妄想。

生活充斥着”一个持续时间3秒的屁大约有几升”或”打个饱嗝可使室温升高几度”等无聊的问题,可见,重压之下的人表现出的往往是无比地镇定与轻松。

一天,上着上着课老六忽然睁开眼跟我说”喂,六十年代就有玩反恐的了”我说:”嗯?不可能吧?”

只听红袖章在说”批林反恐是中国特殊历史时期的......”

某个伟大的哲人说,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高三的生活将使一个人从青年迅速步入中年。

比如最近在怀疑孔子。

古人嘛,没有必要把他们理解得多么复杂,才从树上下来几天啊,论语,记录的本来就是孔子及其弟子聊天的书,全是口语,更没有什么深刻的”微言大意”了,所以,所谓深刻全是后人瞎猜出来的。

举个例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个”罔”字字典里解释是:(1)蒙蔽(2)无,

有,与原文均不符,还有这个”殆”字,字典意:(1)危险(2)几乎,差不多,也是驴唇不对马嘴,于是,诸多自称或号称为”古文研究家”的人便忙活起来,自己瞎编了许多含义或用法,然后嫁祸于古人,冠名为”古人认为”,真令人啼笑皆非。

其实很简单,孔子想要做的不过是批评他的某个弟子:”xx啊,老师我告诉你啊,学习啊,一定要思考啊,学而不思则忘,思而不学则呆”。

人说中国无哲学,我不信,其实中国原本很有一些大智若愚的哲学,但被那些大愚若智的人给理解飞了。

这就像生活,生活其实原本也是很简单的。

学而不思则忘,思而不学则呆。

如此而已。

语文课。

红袖章启发我们写一篇描写心理的文章,他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定要有起伏,要有尖锐的矛盾冲突,要简洁而又要有完整的情节,还要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篇文章我是这样写的:

自白

一九四九年。秋。

我被捕了。

第一天,敌人让我招供,我没招。

第二天,敌人又让我招供,我还没招。

第三天,敌人用了美人计,于是我招了。

第四天,我还想招......

***,解放了!

这篇文章最终得了零分,原因是不符合主旋律。

元旦晚会,这是能聚在一起的最后一次party了

结束的时候,大家眼圈都红红的,老六直直地看着佳。

我提议,做个游戏,关上灯,每个人都向你认为聪明的人掬躬向你认为漂亮的人下跪,拥抱你喜欢的人,然后不说话离开。当我打开灯,最后一个走时,看着满屋的红『色』,还是忍不住掉下泪来。

这就是我嬉笑怒骂三年的高中生活。

毕业时老六深沉地说,透过正对着的两面镜子,你将会看到镜子的无数个像,层层延伸,像隧道一样一直通向无穷远。

这就像生活,我们都在痛并快乐着地生活着,但是没有人知道哪里是生活的尽头。

老六说,人生就像洋葱,层层剥开后才发现里面什么也没有。

我说人生像甘蔗,得嚼才能品出味来。

而回忆就是曾经给过你滋味的东西所留下的残骸。

就是蔗渣。

日子便在这啃与吐的反复循环交替中死去。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情我明知不可以做,却还要固执地认为非做不可。答案可能是我们没有选择,或者说,我们无可奈何。

这就是所谓的生活。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