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巧立名目
作者:流浪诗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038

第二天,贾封开始正式的搬进了衙门,虽说在一些人的眼里看来现在可是两军对垒,一副大战将至的情况,怎么都不适合搬家。开 心 文 学

可贾封知道所谓的两军对垒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提高警惕是必要的,但并不需要太紧张。

整整的弄了一天,一切才弄妥,当天晚上也就在新衙门里面贾封设宴款待黄大仁四人,陪同的还有姜武崖和其他两个将领。

用晚饭之后,邱茹画指挥着新来的几个下人收拾桌子,贾封让其他人先走,单独留下了黄大仁和姜武崖两人,一起来到了书房。

端起手里的茶杯,贾封朝背后的椅子上面一靠,感慨道:“这才有点当官的样子!”

莫名其妙的一句话,黄大仁和姜武崖两人都不知道如何接话,且不知道贾封这话可是发至肺腑,一个强盗当了官,身穿官服住在县衙,这才叫官,自己就是山鸡飞上枝头变凤凰。

浅浅的喝上了一口,贾封把茶杯随手放在桌上,朝黄大仁看去,问道:“在半月之内,你能否准备六千担的粮食运抵函城?”

“六千担的粮食?”

黄大仁端着茶的手不由的一抖,姜武崖更是不解的看着贾封,怎么突然要如此多的粮食?

莫非?

姜武崖的心里想到了昨晚上贾封、仡侃壁两人在帐篷里面密探,先前就说道了交易,难道交易就和粮食有关系?

“能还是不能?”

贾封再次询问道,六千担的粮食应该不算什么难事,需要如此的惊讶?

黄大仁这下可听得真切,心里也好好的琢磨了一下,这才道:“六千担的粮食没什么问题,不过要运抵函城,不出意外的话至少也得要二十多天,下了水路还有几十里路,河道狭窄,过不了船只。”

“二十多天?”

贾封伸手轻轻的敲击着桌子,头也轻轻点着,盘横了一番,道:“二十天就二十天,但是要尽快,六千担不足够,追加五百担,至于银子你不用担心,粮食一到,一分不少的给你,如果你有本事把守价压得更低,你自然就赚得更多……!”

贾封的目光投向了姜武崖,道:“银子的话,先给你五成,姜将军,没问题吧?”

姜武崖心里还在想贾封的用意,闻言连忙看来,道:“是没问题,不过……!”

贾封摆摆手,阻止了他,道:“没问题就行了,明天就把银子给黄老爷,剩下的事情待会我们再议!”

六千五百担的粮食可不是少数,如何师出有名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然势必引起其他人的怀疑,大事才刚刚开始,贾封可不希望就如此简单就穿帮。

说完,又看向了黄大仁,接着道:“好了,你下去立刻着手准备,先下去吧!记住,在粮食没运抵函城之前,最好管住你自己的嘴。”

突然间就接到了一笔如此大的单子,而且还先支付五成的银子,黄大仁欣喜若狂,连忙点头,道:“小王爷放心,草民定不会泄露只言片语,草民告退!”

说吧,连忙退了出去,外面的夜风一吹,黄大仁的心却依旧兴福得难以自抑。

房间里面现在也仅仅剩余贾封和姜武崖两人,没等姜武崖开口询问,贾封率先道:“父王的意思小王非常清楚,不过昨夜深思熟虑之后,小王决定改变一下计划,让仡侃壁退兵是很简单的事情,但是得考虑长远一些才行!”

“小王爷的意思是?”

姜武崖以及有些不解,更不知道所谓的长远到底又是什么。

“我要你给父王写封信,一旦我们让仡侃壁退兵,能不能让他给朝廷请命,将函城赐封小王!好歹也是一个小王爷,要一块边塞之地当封地应该不是什么过分的事情?”

贾封说出了自己真实的目的,怎么甘心仅仅当一个假冒的王爷,要当,就当一个真正的王爷。

姜武崖心里一惊,还以为自己听错了,诧异道:“小王爷要函城当封地?要是能顺利了却这边的事情,找个更好的地方当封地岂不是更好?何须来此偏远之地?"

却不知道贾封看重的正是这里是偏远之地,山高皇帝远,自己才能逍遥快活,便道:“小王心里自有主张,你只需要照办就行了,不过也放心,小王会一切以大局为重,另外,六千五百担的粮食,要如何才能瞒天过海运抵函城?”

现在可没什么汽车,火车,几百吨东西几十辆汽车就可以悄无声息的运走,运送粮食的队伍可是浩浩荡荡的,怎么瞒得过别人?

姜武崖抛开心里乱七八糟的念头,也好好想了想,道:“六千五百担的话的确是个很麻烦的事情,但要是作为粮草的话倒不是什么问题,不过这次前来的粮草充足,新增六千五百担粮食也有些不妥?”

“你的意思说以军粮的名义?”

贾封确认到,眼睛顿时一亮,道:“就用军粮的名义,蛮夷大军未退,所以我军必须更加长在函城驻守,需要的粮草可能就更多,增加粮草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至于买粮食用的银子,就先从军费里面开支。后来,我军用计大获全胜,迫使蛮夷退兵,我军也没有必要常驻于此,但后来买的粮食也就用不完,于是就以市场价卖给了当地的商人,所得的银款充当军费!至于一些细节应该如何应付,也就交给将军你了!”

这也就是巧立名目,让运抵函城的粮食从私粮变成军粮,再从军粮变成私粮,绕了一圈也就是掩人耳目而已,至于最后在私粮给仡侃壁,一方面那是商人个人的目的,和军队县衙都没任何的关系,第二,要是进行顺利的话,双方开始做买卖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头,即便有人质疑也可以应付过去。

姜武崖心里却是震惊不少,没想到他居然想出如此主意,虽说麻烦了些,倒也可以名正言顺的把六千五百担粮食运抵函城而不太让人注意,不过还是有些顾忌,道:“小王爷,此事是否和王爷商议一下?”

“不用了!”

贾封非常干脆的拒绝道,“你只需照办便可,父王那里小王自然会有交代,即便出什么事情,也由小王一力承担!好了,小王也累了,你退下好好准备一下,二十日之内,粮食必须运抵函城!”

鬼知道晋王府在什么地方,一来一去跑个几个月,黄花菜都凉了,而且要是那个王爷发现自己作风和他儿子不同,岂不是要怀疑?

姜武崖无奈,也只有退了出去。

贾封站起来伸个懒腰,时间不早,也就回房好好的休息,第二天天刚刚亮,李朝的声音就门外响起:“大人,不好了,城内有人死了!”

贾封穿好衣服出了门,问道:“什么人死了?”

“是三个乞丐!”

李朝连忙回答道。

顶级 小说~首发

手机登陆 gm点c o m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