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薛四踌躇满志地离开薛府,尚未进家门,小厮满脸慌张地禀报,“太太拖着方姨娘去了二太太那里,已经有一炷香时间了。无弹出广告小说
薛四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反驳。
方氏依然低眉顺眼地跪着,仿佛没看到眼前的闹剧。
蝓哥儿咕噜噜地转着眼珠,一会儿看看四太太,一会儿看看薛四,咯咯地笑了起来。
方氏忙捂住他的嘴巴,生怕触怒了盛怒下的四太太。
宝钗看着挣扎着想掰开方氏的手,眼珠乱转的蝓哥儿,朝他招了招手
方氏犹豫了片刻,放开了蝓哥儿。
宝钗拿起桌上的桂花糕,远远地递给他。
蝓哥儿摸了摸半瘪的肚子,咽了咽口水,回头看了看方氏,直到方氏点点头,雀跃地跑到宝钗身边,接过点心啃了两口,突然又跑回方氏的身边,把手中还剩下半口的点心塞到她的嘴里,甜甜地笑着。
方氏眼里一酸,泪水涌了上来,这是她怀胎十月的儿子,是她的骄傲,真舍不得。
“母亲别哭,不够还有。”蝓哥儿一边笨拙地帮方氏擦泪,一边看着宝钗手边碟子了的桂花糕。他无法理解方氏此刻的纠结,在他小小的记忆里,唯有肚子饿了才会哭鼻子。
不管大人犯了多大的错误,孩子始终是无辜的。
“四叔,你和婶婶回去吧,方姨娘和蝓哥儿暂时留在这边。”宝钗端起茶杯,悄悄地拭去眼角的泪水,说道。
薛四看了看还在痛哭的四太太,又看了眼抱着孩子默默流泪的方氏,无奈地点点头,不得不承认,方氏和孩子留在薛府比跟他回去要好。自嘲地笑了笑,自己真够窝囊的。
“别哭了,我们回去吧。”薛四朝薛太太告了个罪,抬脚就往外走。
四太太从抬起头,用力地擦了擦眼,叫嚣道:“你别走,在二嫂面前把话说清楚先。”
薛四回过头,狠狠地瞪了她一眼,“如果你不想回去,我让通知大舅子来接你回去好了。”
四太太呆了呆,不明白在她面前一向唯唯诺诺的薛四怎么敢如此跟她说话?但也不敢不听,跺跺脚,狠狠地剜了眼方氏母子,带着丫鬟婆子追了出去。
薛太太终于舒了口气,看着厅里的方氏母子又不自觉地皱了皱眉。
宝钗扯了扯她的衣袖,笑道:“姜嬷嬷先带他们去客院休息吧,一会通知吴大娘把雅竹园整理出来再搬进去。”
雅竹园在薛府的西边,较为偏僻。
薛太太没意见,任由宝钗安排,姜嬷嬷见没有其他的吩咐了,就准备带方氏母子去安歇。
“妈,妹妹,听说四叔又来了,没事吧。”薛蟠满头大汗地跑了进来,焦急地问道。
宝钗摇摇头,“没事,来找四婶的,已经回去。”
薛蟠才放下了心,看了一眼方氏母子,又风风火火地走了、
薛太太在后面忙问道:“就要吃饭吃了,这会干什么去?”
“妈,我不过来吃了,我还要练字呢。”
薛太太嘀咕了声:“练什么字呀?以前怎么没见他这么勤快过。”
宝钗拉着她的手,“妈,哥哥这会知道长进了,是好事,等秦管家回来,就给哥哥找个夫子吧。”
薛太太叹了口气,道:“以前你父亲在的时候,给他请了好几个夫子,但是都被气走了,等你父亲走了之后,每次提起夫子他都大发脾气,没想到他这会怎么懂事了。”
再过了十来天,宝钗在和薛太太商议端午节的节礼。
“妈,怎么都是金陵的礼单,舅舅和姨妈的礼物呢?”宝钗看着手上的送礼名单,疑惑地问道。
薛太太和一旁的姜嬷嬷都笑了起来,点了点宝钗的鼻子,说道:“从金陵到京城快马加鞭也要一个月呢,何况是送礼呢。礼物参照往年的旧例,早让京城的掌柜准备好了,就等临近了端午送过去了。”
宝钗不好意思地低了低头,忘了古代不便利的交通。
正说着,薛蟠过来说,“秦管家回来了,正在外面候着。”
薛太太放下了礼单,吩咐薛蟠先到外面陪着,忙唤丫鬟过来梳洗更衣,一会换了一件月白褙子,白绫素裙,扶着姜嬷嬷的手出去了。
宝钗继续看礼单,薛家此时虽不是鼎盛时期,但交际仍然很广泛,金陵知府、应天府、巡抚等均有往来。
宝钗看了一会,头痛地丢开了,这太复杂了,看了往年这么多的回礼礼单竟没有一张是重复的,上面的东西大多数是闻所未闻,怪不得人家说:“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姑娘累了吧,先休息会,等太太回来再看也不迟,今年我们家守孝,节礼没有那么多讲究。”迎柳在一旁劝道。
宝钗点点头,在一边的软榻上躺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薛太太才转了回来,对宝钗说道:“你这孩子,累了就回去休息好了,这东西妈自己来弄就好了。”
宝钗坐了起来,接过迎柳手上的棉帕,胡乱地擦擦脸,指着文来手中的一个柳条编织的很别致的花篮问道:“怪好看的,哪来的呀?”
文来忙递给宝钗,笑道:“秦管家从扬州带回来的。”
薛太也笑道:“是扬州盐政使林大人家的管事送的。”
“扬州盐政使林大人?”宝钗惊道,莫非是林妹妹家?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