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温顺的汉人
作者:258908146QQ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852

吴三桂带领的铁骑队正处于明军中阵和右翼之间,他身披重甲,手握着三眼铳,正指挥着手下铁骑抵挡那些疯狂进攻的清军。 无弹出广告文本小说站右方传来的喊杀声越来越小,难道右翼有失?他急忙转头一看,却惊讶不已。

只见负责防守右翼的主力部队竟然冲杀进了清军旗阵,还把清军逼得渐渐后退。吴三桂清楚的记得他右边的部队是张啸带领的那些轻骑兵。虽然听说过张啸的一些功绩,可是亲眼看到张啸部队的战斗力后,吴三桂还是在心中佩服不已。

那就是袁大人常说的张啸么,怪不得袁大人如此看好他,这家伙领兵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不仅自己武勇凶悍,连帐下士卒都显示出了令人咋舌的强大战力。阵型整齐,作战勇猛,锐不可当。虽然不愿相信这支骑兵仅用两年时间就显出了精锐之气,但是吴三桂却不得不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

吴三桂又看了看自己的铁骑,虽然自己带领他们赢得了关宁一营最强铁骑队的称号,但是在真正的清军面前,却只打成了平手一般。作为铁骑的士兵均是从轻骑兵中挑选出的战士,装备更是和那些轻骑兵有着天壤之别。可为什么他能办到的事情,我却没办法办到?我和他的差距有这么大?吴三桂感到自己心中十分不平,他捏着的三眼铳的手也发出了骨骼的声响。

等等,吴三桂感到脑中灵光一闪,猛的向前望去,清军左翼不知为何,并没有奋力冲击。中军清军以镶黄旗为首的清军被铁骑主力所阻,后队援兵被炮火大量杀伤,右翼则被张啸领的骑兵打得连连后退。

现在的战局可以说是胶着状态,而我们的优势是,和清军接触的面小,而且有炮火支援,加上背靠城墙,清军无法迂回包抄,所以没有后顾之忧。这么说来……岂不是只要我军任意一支部队能击溃清军,清军的阵型就会完全崩溃了?

难道张啸比我更早发现了这一点?可他只是一个莽夫而已,怎么会想到这些?是巧合?还是……

“铁骑队听我将令!全队强行突破,跟上右翼轻骑兵的突击速度,击溃这些鞑子!”吴三桂顾不得这么多了,战机一旦出现,就得紧紧抓住!他急忙下达了进攻命令。

“得令!”铁骑们应了一声后,纷纷舞着手中的三眼铳,不顾阵型的对着清军冲杀了进去。吴三桂的突击,很快见到了成效,明军的整个阵型开始向右突起,位于战线最前方的镶黄旗和右翼的镶白旗均开始抵挡不住。

“皇上,皇上!不能再这么打下去了!”一名满脸是血的镶黄旗甲喇额真从战马上滚落下来,又急忙爬起身来,跪在地上大声的说道:“我旗的将士在前线苦战,后队被炮火所阻,根本无法支援,这样下去,镶黄旗经此一战后必会所剩无几!”

“皇上,镶白旗旗主多尔衮差小人来报,我们被明军右翼和中阵铁骑夹击,两面受敌,望皇上加强对明军中阵的冲击。”一名身穿镶白旗战甲的甲喇额真奔了过来,跪下报告。

“还加强个屁!你们知道我们冲击中阵的勇士牺牲了多少么?你们两翼的部队要是能迂回包抄,冲垮明军,我们镶黄旗早就杀进宁远了!”那镶黄旗的甲喇额真转头就向那名镶白旗军官大骂。

“什么?他们背后是城墙,我们怎么迂回?你这家伙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你们奋力攻打,明军中军一溃,我们镶白旗怎么会被明军左右夹击?!”同样身为甲喇额真的镶白旗军官看本旗受辱,非常气愤的嚷了起来。

“在皇上面前你们放肆什么?”随着一个阴森森的声音,范永不知何时到了皇太极的面前。

皇太极根本不想理会眼前这些闹剧,他紧张的看着前线战事的发展。这种发展已经脱离了他最初的预想。看来进攻的命令实在太过仓促,自己也太小看了这群列队城外的明军骑兵了。现在怎么办?难道撤退么?

想到这里,皇太极不由自主的望向了身边的范永。

“范永,现在你认为该怎么办?”皇太极皱着眉头,沉声问道。

“皇上,臣以为,各旗将士的确作战勇猛,可是,勇猛并不意味着他们希望自己送死。”范永在一旁恭敬的答道。

“你认为,朕下令攻打位于宁远城外的明军是让八旗勇士去送死么?”皇太极大怒,没想到范永竟然会说出这样一席大逆不道的话来。

“恕臣直言,臣认为,事实的确如此。挡住镶黄旗的明军中军十分强悍,完全以铁骑组成,加之背后车营和城墙上炮火的猛轰,我军想要接近他们都十分困难,正面突破实非易事。而明军相对薄弱的左右两翼又因为和我军接触面过小,背靠城墙,故我军两翼部队不但人数优势没有发挥,而且迂回包抄等战术均无用武之地。如果再继续增兵攻打,除了白白让勇士们送死,没有任何意义。”范永并没有被皇太极的怒颜所吓倒,而是静静的分析着战场上的局势。

听了范永的话,皇太极十分沮丧的低下了头。战场上的局面正如范永所说,自己虽然也认识到了,只是迟迟不愿承认而已。他抬起头,怒瞪着宁远城墙上站着的袁崇焕。几年前,你打败了我的父亲。如今,你又打败了我么?袁崇焕,你倒是个好对手!

“鸣金收兵!正红旗和镶红旗断后”皇太极一咬牙,终于下达了撤退命令。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想到,这个看似最好的决策却酿成了一场巨大的悲剧。因为他在最不该撤退的时候,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因为明军现在正处于反击势头最猛的时候,在张啸和吴三桂等将的率领下从右侧对清军进行着反攻,在这战斗的白热化阶段,正在前线奋力厮杀的八旗勇士却听到了撤退的鸣金声。他们纷纷准备撤离,可是明军却紧追不放,死死的咬住了他们。

这些清军陷于前线的混战中,根本不明战场形势,听闻到鸣金声后的他们第一反应竟然是以为全盘崩溃。本来他们还有勇气和明军交战,可是撤退的命令却让他们再无一丝恋战之意。

满桂和祖大寿岂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们当机立断下达了总攻命令,城墙上的几面大鼓也擂得山响。关宁铁骑见清军开始后退,更是战意高昂,纷纷杀入敌阵。明军开始全线出击,城楼上的炮声也停止了,转而变成了震天的欢呼声。所有城楼上的守军俱是大声欢呼着,因为他们亲眼看到了胜利!面对名扬天下的八旗劲旅,明军第一次获得了如此扬眉吐气的胜利。铁骑们呐喊着,不顾一切的追击着四处逃散的清军。

怎么会这样?皇太极惊讶的看着眼前的惨剧,感到自己在做噩梦一般全身发抖。但是,已经没有时间发抖了,正黄旗的将士既是八旗勇士,更是皇帝的禁卫军。他们急忙护着皇太极向北逃去。代善和岳托则是率领着正红旗和镶红旗给皇太极断后。

清军前沿的各旗军阵均被冲得七零八落,一片混乱。双方有组织的对抗很快变成了单方面的屠杀,八旗勇士做梦也没想到,对宁远城下的明军发动进攻,会以这样的形式收场。清军围在一片凄厉的惨叫声和哀号声中。他们颤抖着看着那些身披重甲的嗜血明军,他们这才发现,原来温顺的汉人也会作战,也会变得如此凶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