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生的骄傲(还是给第三卷开个头再暂停吧)
北京内城共有九门,其南中为正阳门(前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东城南为朝阳门、北为东直门,西城南为阜成门、北为西直门,北城东为安定门、西为德胜门。开 心 文 学
外城七门,其南面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面为广渠门、东便门,西面为广宁门(即是现在的广安门。清朝道光皇帝叫?宁,为避皇帝的名讳,改广宁门为广安门)、西便门。
“将军,满大人和城内守军将领已经见面了,我们和满将军的部队均被安排驻扎在德胜门外。”小铁如同往常一般在张啸身边小声说道,张啸轻轻的点了点头。
张啸骑着马缓缓在队伍中行进着,他的心中很乱,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在扰乱自己的心神。部队已经进入北京近郊,路上碰到无数向北京涌去的百姓,他们都用着一种近似仇恨的眼光盯着自己。张啸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部队为什么让这些百姓如此愤恨。
凤儿看到张啸不悦,心中似乎明白了些什么,但是她却装着没看到,而是笑着对张啸说道:“张大哥,听说遵化已经失守,袁大人也在往这赶呢。我还以为我们调到北京就没机会杀敌立功了呢,没想到这后方转眼就成了前线。”
“这又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可恨那些鞑子竟然把关外的战火烧到了关内,这下可苦了关内的百姓了!”张啸摇了摇头。
“哼哼,你们这些该死的汉奸!少在那里装模作样了!”正在这时,路旁一个背着包袱逃难的年轻书生听到了张啸的话,冷笑着说道。
“什么汉奸?!你再说一遍?!”凤儿大怒,翻身跳下战马,猛的抓住了那年轻人的衣领大声问道。
“说就说,你们这些汉奸!你们这些和鞑子一伙的家伙,别以为你们骗得了皇上,就能骗过天下人的眼睛!”那年轻人毫不畏惧的大声说道。
“可恶!为了保护你们,我们从宁远千里迢迢的赶了回来,你竟然这样说我们?!”凤儿愤怒的挥出一拳,打在了那年轻人的脸上,那书生哪里反应得过来,直直的被打倒在地。他左脸被打青了,鼻血也顺着人中流下。
凤儿正准备追上去再打个几拳,手却被张啸一把抓住了。
“凤儿,你想干什么?!”张啸低声对凤儿吼道。
“可是,可是,张大哥,他竟然这样说我们!我们拼死拼活的战斗,不就是为了保护他们么?竟然莫名其妙的背上了个汉奸的骂名!”凤儿十分委屈的叫道。
那年轻书生缓缓的从地上爬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一手抹掉了鼻血,看着手上的血迹哈哈大笑起来。
“保护我们?哈哈,你们关宁军就是这么保护我们?如果不是袁崇焕和你们关宁军故意放纵,鞑子怎么可能长驱直入杀到关内?怎么可能杀到我们大明的首都?!你们真的以为天下的百姓都是瞎子吗?都不知道事实的真相吗?呵呵,人在做,天在看,你们这些汉奸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年轻书生狠狠的说完,继续背着行囊向前走去。
“什么?难道是我们放清军入关的?!你这血口喷人的家伙,给老娘站住!”凤儿气得大吼起来,而张啸却死死的抓住了她。
百姓就是这么看待我们的?张啸脑中很乱,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百姓们都用那种近似仇恨的眼光看着自己,他不知道该怎么给这些百姓解释。
是啊,我们是驻守辽东,专门防范清军的关宁军,而清军竟然杀到了关内,百姓们自然会认为是我们的失职。
想到此处,张啸不由看向了四周,可是周围过路的百姓那冷冷的目光如同一柄柄寒冷的刀,直直的刺入了张啸的心。
高阳城外一片茂密竹林内的大木屋内。
王骞带领着数名锦衣卫恭敬的坐在一位白发苍苍的干瘦老者前,那老者闭着眼,像是在沉思着什么。
这个干瘦的老头就是当年誉满朝野,威震辽东的孙承宗?王骞悄悄打量着那个看起来连风都能把他吹得摇两摇的老人。
原来这位老者正是崇祯御定的天下勤王大军总指挥,孙承宗。
“爷爷总喜欢没事打打盹。”一个十七八岁样子,面目清秀的孩子笑着说道:“大人,要我叫醒爷爷么?”这个孩子正是孙承宗的孙子,孙之沆。
“如若平时,我们定会等孙大人睡醒。可现在,事态紧急,就有劳……”黑子刚说了一半,就见王骞用手势止住了他。
“别叫了,老朽醒着呢。呵呵,没想到连你们锦衣卫抓人还会先礼后兵。不过抓我之前,不知道能不能告诉我,我又犯了什么事,你们凭什么抓我?哼哼,我都已经告老还乡还是有人想陷害我,还真是一旦涉足朝廷,就再也无法脱身了呢。”孙承宗闭着眼冷笑着说道。
“呵呵,孙大人说笑了,我们并不是来抓你的。”王骞皱了皱眉,显然没想到孙承宗听到锦衣卫来了,竟然是这样一番反应。
“别叫大人了,老朽现在不过一介布衣,既无钱也无权,你们锦衣卫突然造访,除了来抓人,还能干什么?不会是找老朽把酒话桑麻的吧?”孙承宗仍旧闭着眼,但是却呵呵笑了起来。
“清军大举入关,已经威胁北京,皇上已经动用了勤王令,并决定重新启用大人来指挥这次勤王作战,已经封大人为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请大人立刻随我们进京。”王骞轻声说道。
“什么?!”孙承宗猛的睁开了眼,一道锐利的目光直直的望向了王骞。王骞只感自己似乎被那无比锐利的目光撕裂了一般。那双眼,十分像一种动物,对,像鹰!
“清军怎么可能入关?!袁崇焕那小子在干什么?!祖大寿那家伙在干什么?他们都战死了么?有他们在,清军怎么会入关?!”孙承宗用他那如鹰一样的目光死死的盯住了王骞,他想从王骞的眼中看到一丝动摇。
辽东,是孙承宗一生的骄傲,一生的政绩。他在辽东任职期间,启用了袁崇焕,祖大寿等一大批忠直的文武将吏,修建了包括宁远城和锦州城在内的各个抵挡满清大军的坚固要塞。
自己之所以能放心的告老还乡,正是有那些他引以为傲的成绩!以袁崇焕和祖大寿为首的忠直文武战将,以新修筑的宁远城和锦州城组成的宁锦防线,不击破宁锦防线,清军甚至永远都不会知道长城和山海关是什么模样,更别提入关了!
“清军避开了关宁防线,取道蒙古,自喜峰口入关,现在已经攻破遵化和三屯营,直逼京师,事态紧急,望孙大人能够以国家为重,立刻随我等前去北京。”王骞恭敬的低头说道。
哼哼,看来这倒不是他们的错。袁崇焕是我最满意的学生,祖大寿等人是我亲自挑选出的最勇敢的战将,关宁铁骑更是取得过那众人皆知的宁锦大捷的精锐部队。清军宁可取道蒙古,而放弃了入关捷径辽西走廊。
这恰好说明了他们的强大,已经强到了连清军都害怕的地步了呢!我不在的这几年,袁崇焕那小子干得不错!孙承宗想到此处,不禁笑了起来,笑得十分得意和自豪。
“原来如此,事不宜迟,我们立即动身去北京吧!”孙承宗缓缓站起身,微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