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东风漫卷望断旧尘嚣
作者:奥雷连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2814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山中无日月,人间几chūn秋。无弹出广告小说 \\ í群4∴㈥㈠㈧\\转眼之间,子杞已在龙虎山上住了一年有余,腊月隆冬,年关又至,这将是他在龙虎山过的第二个新年。

去年今日,子杞和冒襄两个hún下山去,在山下一家酒肆里喝的烂醉。那算是他初识酒味,从此爱上杯中物。那夜又巧遇卢旭,三个人乘着酒兴,将几个道人大大的折辱了一番。今年除夕,子杞愁肠百结,更恨不得泡在酒缸里过。

前日他去找冒襄,约他除夕再去喝酒,不料冒襄说道:“今年只怕不能如此自在了。昨日山下来了一队使者,是从京师一路赶来。说是今年皇帝颁下天恩,要遣一位公公来龙虎山,与天师道的诸位道长一起迎岁,以示皇家不曾忘记天师一mén的功劳。那公公要在守岁宫里宣旨,府中无人,怕只有我能去相陪。”

子杞心里奇怪,因此问道:“去年怎么没见朝廷来使,偏偏今年就有?”

冒襄道:“何止是去年了,自圆明天师去后,天师道式微以来,朝廷早便忘了江西一地还有个天师府!老皇帝虽然宠信泰山姬正阳,可我宗天师也是历朝历代的国师。可惜世间衰荣便是如此,乾元那厮僭越道教礼制,自封为道教教主后,还向朝廷进表想得个名正言顺的册封,那老皇帝竟也应允了。张家的天师虽然是代代相传,可为了体面,也要获得皇家册封的‘天师’封号,然则少天师的封号却迟迟都没有下来。”

子杞笑道:“原来你也有这满腹牢sāo,咱们这位新皇帝最愿意做些新鲜事儿,登基才几年就nòng出多少事来?这回怕不是又想出什么新huā样了吧?”

子杞口中这位新帝,年不过二十许,登基已有四年,登基时改国号为‘元圣’,据说这国号是他自己想出,硬bī着礼部通过的。只听这个年号,就知道这位小皇帝有多大气魄:易经有云‘大哉乾元’,这个元字本就是汉字中至为尊贵的一个字。那圣字更不必说,古来能称圣者,恐怕也不出十指之数,帝王中当得起这两个字的,也只有三皇迹。子杞碾了墨,展开宣纸,心里忽然起了思乡之情,提笔写下“望chūn迟东山路远,飞鸿雁游子早归”,自觉满意,便贴在了mén楹上。

他行出屋mén,信步行走,天师府空阔的深宅中一个人也不见,全无一点新年将至的气象。胡luàn走了一阵,心中一动,抬头看去,却原来无意之中走到了三省堂mén前。

厅堂里散落着十几个蒲团,这一日自然是没人来听经的。几缕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光柱如同实质,有纤尘在光柱内舞动。三省老道仍盘坐在上首的位置上,双眼微闭,如同一尊石像。子杞找了个蒲团坐下,只希望这新年快快过去。他手掐了个法诀,一抹青炎随念而生,一会儿功夫便入定沉思,物我两忘了。

等他从打坐的境界中缓缓醒来时,天sè已接近于黑暗。耳边响起三省老道那特有的苍老声音:“小杞儿,大年三十儿,怎么跑我这儿来枯坐?”

老道平时就叫他‘小杞儿’,他也是听惯了的,这时听来却觉得格外刺耳。他跟老道早hún熟了,仰头叫道:“别叫我小杞儿,听着跟个小要饭的似的!”

最后一点夕阳死命抓住地表,不甘心一点一点沉没。子杞昏沉的影子被拉得老长,贯穿了整个大厅。他没来由的只觉心头一酸,低声喃喃着道:“我可没地方能去的了,这儿,这儿又不是我的家。”

老道嘎嘎的笑起来,说道:“修行的人,还讲什么家不家的?”他忽然伸出鹰爪一般干枯的手,向子杞招了招,叫唤道:“小杞儿,你来。”

子杞收住在眼里打转儿的泪水,跑过去挽住老道的胳膊。老道幽幽的说道:“我辟谷至今也不知有多久了,这年夜饭怕也有六七十年不曾吃了。今日看你可怜,就赏你点儿好货。”

子杞奇道:“莫非你还有什么sī藏?这可好啦,我正饿着呢,快拿出来,快拿出来!”

老道笑道:“这也是有些人的一点孝心,他们早知道我已辟谷,每年到了年根儿,却总还叫膳房给我准备一份年夜饭。倒是可惜了他们一番心意,我是一次都没有动过。”他伸出右手,在身后的墙壁上mō索。也是他几个月都不活动一次,身体都已经僵住了,看动作关节好像都锈住了一般。

他终于mō到了石墙上一块突起,按下去,墙中lù出一块暗阁,里面正放着一个楠木食盒。他努了努嘴,说道:“打开来看看吧,也不知今年有什么新鲜玩意儿,左右都是便宜了你去。”

子杞忙抢过食盒,打开来看是翡翠竹笋,净心莲藕,冬菇豆腐三样素斋,食材虽然普通,难得是做法巧妙,一盘比一盘雅致,好看的不像是吃食,反倒像是工艺品。更妙的是盒中还有一瓶素酒,只看那yù瓷儿的瓶子,就知道这酒不凡。

子杞欢叫一声,抓起那瓶老酒猛灌了几口,只觉一股清冽入喉,犹如寒潭冰泉,连声称赞“好酒,好酒”。老道见他牛饮,不由失笑:“瞧你小小年纪,竟如此贪爱杯中物?”

“我本来是不怎么喝的,去年除夕和冒襄下山喝了一回,才识得这其中的妙处。”他咂了咂舌头,摇头叹道:“这酒虽是素酒,却好在寒彻,想来是山中汲来的寒泉所酿。可惜不够烈,是出家人喝的酒,到底不如山下陈酿的nv儿红。”

老道忽地向他伸出一手,喝道:“拿来!”

子杞讶道:“你也能喝?”

老道接过酒瓶喝上一大口,一张老脸似也活泛起来,竟隐隐透出一层红晕,恰如老树开huā。他摇着头叹道:“纵然斩尽诸般尘缘,却仍丢不掉它。可惜这些年酒量越发小了,半盏酒亦能使我如梦似幻。”

子杞笑道:“这一小瓶酒如何能够咱爷俩尽兴?待我去膳房要他几瓶。嘿,那几个老货!平时嫌我白吃白喝了她的,这大年三十儿,我偏要去讨几瓶酒喝!”

老道将他拉住,说道:“强要的酒有什么好喝?饮酒唯在心意,只要对题对景,喝多喝少都是一样。”

因此这一老一小席地而坐,将一瓶酒传来传去,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一会儿功夫就将那一瓶素酒喝的jīng光。子杞还不时扒上几口斋菜,连声叫好。这昏黑厅堂里,竟也有了一点除夕夜的喜庆。

待得子杞将三盘素斋席卷一光,老道缓缓站了起来,拍着子杞肩头道:“许久不曾走动,跟我去瞧瞧人间烟火。”

两人出了三省堂,老道托住子杞肩窝,倏忽间向天外飞去。子杞见他不蓄势,不御剑,飞天如走路般简单。这般手段,当真是见所未见。

他两人飞了半盏茶的时间,徐徐降在龙虎山脉一处断崖边上。当晚群星繁灿,两人目力又好,将山下几百里方圆的景致尽收眼底。远处一座山峰上有几点灯火相连,却是云蒸峰上灵宝观在张挂红灯,庆祝新年。再往远处,有一座缓峰扼守进山之路,峰头华灿点点,正是守岁宫的所在,想来冒襄此时正陪着那帝王家的使者,在此处迎岁。而山下不时传来鞭炮声响,是附近的官绅放炮仗图吉利。

老道望着山上灯火,悠悠叹道:“我自百年道中求,十丈红尘依旧。”指着远方最亮的一点灯火,那正是天师府大mén口悬挂的两颗巨大灯笼,如同神龙的一双巨眼。听他说道:“你看那红灯高悬,华彩纷呈,这人间的繁华,就是世外之人也不能免俗。”

子杞忽然被带到这绝顶断崖顶上,星河照影,衣带当风,只觉说不出的惬意。他闻言笑道:“你不愿意过年,难道还不准旁人过?又有几人是不恋栈红尘的?”

“修行之人唯心志坚定,方能却心魔,堕俗气,参正果,非要靠自身领悟不可,外人毕竟帮不上什么忙。其实入世与出世,原本没有一定成法。若是了然,闹市中亦能参天道,若是不了然,空山里枯坐百年也无用。这山上却尽是不了然之辈,别人如何能帮得他们?——折铁小子却不懂这个道理,他以为能凭一己之力,力挽狂澜,一掀龙虎山廿年颓气。到头来一身道行尽毁,换来一部无字的三皇经,却又如何?”折铁虽然名满天下,可在这老道眼里,不过是个不知珍惜自己资质的笨小子。

老道继而说道:“小铁儿毁了一身修行,到头来却悟通关窍,离大彻大悟也只一步之遥,可算意外之喜。数十年为宗mén奔bō,早méng了他的心智,如今能抛却尘俗,一心向道,将这一干恼人俗务尽皆抛得干干净净,却又比从前强得多了。可见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子杞此时想的却是这一年多来与那nv子扯上的纠葛,诸般情事纷至沓来,只觉xiōng中块垒难消。他本是乐天疏淡的xìng子,这时站在危崖之上,俯瞰茫茫夜sè,点点灯火,再想起前事,忽觉人事一如天道,空渺难寻。

老道又道:“如今蒂心子的衣钵大体都传与了你,蒂心子所修虽不是王屋*,也自有其煌煌独到之处。只是你我相聚时短,恐怕你未能尽得所传。好在这‘一语成谶’讲求领悟,你哪一日福至心灵能忽有所得,比我传授一年都强。”

子杞闻言笑道:“以后时间还长着呢,你慢慢教我,我自然能学的全的。”

“昨日小冒儿来向我请安,我看他的‘紫雷印’也差不多到了火候。”他口中的小冒儿正是冒襄,算辈分该是他的增徒孙辈,“这孩子心中憋了一股劲儿,新法练成,必然是要潜龙升天了。难道你不随他下山?——出去历练闯dàng也好,把你这璞yù抛抛光。”

子杞忽听的下山,竟愣住了不能言语。他心中一时百味杂陈,自己也不知道是个什么心思。好半响,口里才喃喃说道:“要下山吗?要下山吗……”

“这年来虽未大成,你那坐禅吐纳的功夫也算成形,‘心斋’之境于你们王屋山心法可以算的已窥mén径。至于其他剑诀、法印、符箓不过是外mén用法,总不外是些逞强斗狠的招数。似你这等绵软xìng子,也未必愿意去学。即便你想学,我老人家也未必愿教,好好的娃儿,何必去沾那些多造杀业的玩意儿?”他没觉出子杞的异常,兀自说道。

“修行首重顿悟,唯能明心见xìng,与天心相和,则大道可期矣。尤其是你们王屋山的修行法mén,最是讲求直达本心,一朝顿悟。你这小乞儿虽然懒散,悟心倒是不错,想来日后修为也能过得去。我知道你们年轻人贪爱表面风光,最是喜欢那些威力强大的术法,你现在打不过人家,也不要灰心。他日若能气通玄谷,返璞归真,自然能万法为用!”

这时他才发觉子杞半响没有言语,回头看时,见他脸sè苍白,嘴中反复低喃着“要下山吗,要下山吗”,如同着魔了一般。老道凝眉一想,便即知道了因由,也不由在心底叹了口气。他吸一口气,喝道:“还不醒来!”

子杞身子猛地一震,mí茫的看着三省老道,仿佛犹在梦中。

老道抚上他头顶,说道:“痴儿!痴儿!你可是放不下那弥越裳?”

子杞闻言一怔,忽然满面通红,轻轻点头。

“难道小冒儿不曾告诉你,弥越裳已是待嫁之身,大婚之日就在左近?!”

仿佛耳边炸开一片惊雷,子杞但觉脑中一片空白,脸上也瞬间失了血sè,身子摇摇晃晃几yù坐倒。老道缓缓说道:“那弥家的小闺nv,从小就和天山一脉定过亲事,许多年没再有过音讯,别人也就渐渐忘了。去年鹿鸣儿忽然旧事重提,据说亲自上天山换了文定。”

子杞怔忪半饷,心中凄苦,只想大哭一场,又怕被老道笑话,因此强颜道:“原来越裳师姐大婚在即,这等大事,我竟被瞒在鼓里?你们也真……”他话说不下去,就要被泪声噎住,猛将头转了开去,顿了一瞬又说道:“今晚登高望远,已是尽兴了,可要回去睡觉了。”说罢转过身去,急急忙忙将腰中佩剑拔出,掩面御剑而去。

老道目送那一道剑光歪歪斜斜飞走,遁入夜空之中,久久无言。他再看对面山上灯火,心有所悟,当下盘膝而坐,闭目入定,身体仿佛与周围山石化为了一体。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