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兄弟
作者:酸枣面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332

朱寿摇摇头,嘴角露出一丝苦笑,过去搀扶起史可朗。 史可朗捂着脸,惊疑的瞧着朱寿。

朱寿苦笑道:“你踢我也是因为一片孝心,我要是因为这打你,就真成混蛋了。”史可朗慢慢放下捂脸的双手,眼圈慢慢红了,溢动着泪光,瞧着朱寿。

朱寿笑道:“臭小子,不打你了,你怎么反倒像个娘们似的了。要哭给老子滚一边哭去。”

史可朗哽咽道:“寿哥,我和你一样,也是孤儿了。以后你就是我的亲人。”

朱寿身子剧烈一震,静静地瞧着眼泪夺眶而出的史可朗,慢慢咧嘴开心的笑了,重重的拍了拍史可朗的双臂:“这一世,你是我朱寿第一个好兄弟。”史可朗也咧嘴开心的笑了,抬手擦去脸颊上的泪水。

朱寿斜睨眼,打量着史可朗:“你小子既比老子大,又不像老子天天挨饿,怎么身子骨这么单薄,这个头也比老子矮了足有半寸,你说你这是咋长的。”

史可朗扑哧笑道:“我娘也常说这话,”话刚出口,意识到说错了,急忙向后退去,惊叫道:“寿哥,你别误会,我、我没别的意思。”

朱寿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笑笑:“你娘倒也没说错,老子都混成吃百家饭了,饥一顿饱一顿的,倒是没耽误长。”史可朗脸上的笑容消失了,慢慢扭头望向自己家门的方向,眼圈又开始红了。

朱寿叹了口气,过来拍拍他的肩头:“想哭就哭出来吧。”

史可朗咬着牙,使劲摇摇头,哽咽道:“我不哭,我不能哭,我要是哭了,他们就真的离开我了。”

朱寿静静的瞧着强忍着哭意的史可朗,没有说话,叹了口气,心里苦笑道,前生我是个孤儿,穿越重生后依旧还是个孤儿,对这世没亲眼见过一面就已入土的爹一点感情都没有,想哭都没一滴眼泪。可朗,老子还真羡慕你能为自己的爹娘哭两声。

静默了半天,史可朗轻声问道:“寿哥,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朱寿沉默了片刻,低沉道:“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求个心安吧。”

史可朗也沉默了片刻,点点头,笑道:“这要不少银子,我估摸着咱俩那点兵饷恐怕不够。”

朱寿有些吃惊的瞧着史可朗:“这年头当兵还有兵饷拿?”

史可朗仿若看怪物一般瞧着朱寿:“不是吧,寿哥,不给发兵饷谁会去当兵拼命。”

朱寿嘿嘿笑道:“我还以为只管饭呢。”

史可朗目光刚露出鄙夷之色,朱寿一巴掌扇了过去,抽的史可朗使劲揉着后脑勺,眼泪又差点滚落下来。

朱寿嘿嘿笑着搂住史可朗肩头,兴奋道:“刚才力道重了点,不好意思,下回注意。快说说,你寿哥一个月能拿多少饷银?”

“什么?还下回注意?这么说你还想打我?!”史可朗不满的尖叫道。

朱寿咬牙笑道:“再废话,磨磨蹭蹭,信不信我抽的你找不着家门。”

“别,我说。”史可朗惊叫道,惊惧又极度郁闷的小声嘀咕道:“粗野,殴打读书人小心遭雷劈!”

朱寿一瞪眼,史可朗急忙道:“寿哥和小弟都不是世袭军制的世兵出身,因此不用一边种地求温饱,一边守边保卫地方,另外还要服大量名目繁多的劳役。咱们是指挥佥事大人招募之兵,按大明兵制,咱们是募兵,只管守边打仗,不缴纳徭役赋税,而且每月是有月银的。小弟是兵卒,朝廷一次发给二匹民坊机织土布,每月月粮四斗,折银六钱。寿哥呢,是小旗官,除一次发给官坊织机所织两匹中平棉布外,每月月粮八斗,折银十二钱。”

朱寿吧嗒了一下嘴,失望的喃喃道:“才他娘这么一点饷银。”

史可朗叹口气道:“也就是个糊口钱,饿不死罢了。我听闻南直隶那边的卫所所募兵卒的月银稍高一些,每月能有银九钱。”

朱寿沉默没有说话,眼眸深处不时闪动异样之色,不知在想什么。史可朗轻推了推朱寿,才使朱寿从沉思中醒了过来,瞧向史可朗。

史可朗轻努了一下嘴,示意。朱寿顺着瞧了过去,刘保本带领着堡民们走了过来,人群内两名堡民扛着方桌和两把凳子。

朱寿轻吁了一口气,看来是有结果了。

刘保本手里拿着一本黑皮账簿,十几米外就大声笑道:“贤侄想必等急了吧,刘叔这回幸不辱命。”

史可朗鄙夷的低声道:“真他娘的瞧不惯这老王八蛋假充斯文。不过这回他倒是做的还挺仁义,还真有点不像他了。寿哥,难道这老王八蛋经蒙古鞑子一吓,变好人了?”

朱寿微笑低声道:“事关自己命运,他岂能不上心。至于转性变成好人,除非他让天雷劈过。别忘了,他名字都叫保本,不赚便宜的事他会做,你信吗?”

史可朗干脆道:“不信!打死都不信!”

“史贤侄,什么事打死都不信?”刘保本乐呵呵走到近前,问道。

史可朗挤眉弄眼,嘿嘿笑道:“刚才寿,小旗官大人说笑,说旱天打雷,劈死了一个蒙古鞑子,小侄说,打死也不信。”

刘保本抬头瞧了瞧天,笑着摇头道:“要是真的就好喽。”

朱寿瞧着堡民们面如缟素,泛红的双眼都是呆滞之色的神情,心仿若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了一下,飞快的将目光挪开,低沉的问道:“刘老爷有结果了吗?”

刘保本叹了口气,点头,将账簿递了过去:“去除老弱妇孺,一共有画押了。”

朱寿轻点点头,跟随刘保本来到桌前,刘保本笑着示意,朱寿强笑摇摇头。刘保本坐下,史可朗将账簿放在桌上,退到朱寿身旁。

刘保本翻开账簿,说道:“李婆子,过来按手印。”

一名年过,瞧着字迹工整,颇有几分笔力的名字,心里苦笑道,没想到你这小子字倒写的不错。

刘保本轻轻吹了吹上面的墨迹,将第一页小心撕了下来,交给那名老妇人。

朱寿瞧了一眼刘保本,微笑问道:“怎么刘老爷不在借据上做个见证?”

刘保本呵呵笑道:“刘叔信得及贤侄,就不必落笔作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