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玉京山众人论道
作者:韩淡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002

韩岩众人离了紫霄宫,穿过混沌海,来到洪荒大陆上空。 #百度搜(手打吧)阅读本书最新手打章节#韩岩对众人道:“诸位师弟师妹,咱们一同到师门玉京山道场谈论一番此行收获可好?”众人听了韩岩提议,忙点头附和,于是几人便来到玉京山。

韩岩撤去玉京山护山大阵,领众人来到当日鸿钧宴请众人之处。韩岩对太清道:“太清师弟在我们众人当中修为最高,理应坐于上首主持本次论道。”

太清忙推辞道:“大师兄为老师嫡传弟子,应居首位。”其他几人也忙附和道:“该大师兄来主持本次论道。”

韩岩推辞不过,便走上当日鸿钧所坐高台,在长桌左侧坐下,表示对鸿钧的尊敬。待韩岩坐定,便对众人道:“众位师弟师妹也请入座。”

剩下这些人的座次问题产生了一些争议,三清一致认为帝俊太一为鸿钧亲传弟子,应坐左侧上首长桌。帝俊太一则推让道三清为自己师兄,长幼有序应坐左侧上首。

众人争执不下,韩岩开口道:“师父门下虽设亲传与入室弟子,但此次乃咱们同门师兄弟论道,应按长幼次序入座。三清师弟便坐那左侧上首,女娲师妹居左侧下首,我大哥三弟居右侧上首,伏羲道友居右侧下首,不知众位师弟师妹可有疑义?”

众人均表示没有意见,于是便俺韩岩所说入座。待众人坐定,韩岩开口道:“我们此次于紫霄宫听道三千年,师父所传乃基础之道,不若我们就以此为主题探讨一番,也好加深对道的理解,巩固已经打下的基础。”

众人忙道:“善!”韩岩接着道:“三清师弟修为最高,对道的领悟亦是精辟,不若我们就以相互提问的方式来论道可好?”

三清点头道:“如此甚好。”太清开口道:“请问大师兄,何谓道?”

韩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为道。”

太清听完韩岩回答,皱眉沉思,只听韩岩问道:“请问太清师弟,何谓道?”

太清看了玉清上清一眼,对韩岩道:“人法道,道法天,天法地,地法自然,此为道。”

待太清说完,韩岩开口向众人问道:“众位师弟师妹有何见解?”

女娲开口道:“大师兄,女娲有惑,请师兄为女娲解惑。为何大师兄与二师兄所说的道完全相反?”

韩岩问道:“那你认为何谓道?”

女娲道:“女娲的见解与二师兄相同。”

韩岩对其他人道:“那你们呢?”

玉清太清也表示与太清观点一致,而帝俊太一则与韩岩认知一样。于是韩岩开口道:“我们对道的理解都正确,只是选择的切入点不同。三清师弟与女娲师妹所修之道讲究先悟后修。而我与大哥帝俊三弟太一所修之道则是先修后悟,这便是我们对道的理解相反之根本。”

太清通天道:“大师兄,不知这先悟后修与先修后悟哪个好?”

韩岩道:“道无所谓好坏,在于修炼者自己本心。两种修炼之道最终都归于万物,一种为万物皆道,一种是道为万物。”然后又问道,“何谓法?”

太清道:“法乃沟通天地,借五行力量为我所用。不知师兄如何理解?”

韩岩道:“法乃为达到目的而领悟的道。何谓天地?”

太清道:“天地为太极。”

韩岩接着问:“何谓太极?”

太清道:“天道运转之中心为太极。不知师兄如何理解天地?”

韩岩道:“天乃无极世界,地为有极世界。无极乃混沌之外思想无法到达的世界,有极乃混沌之内万物,包括时间、空间、思想、元神等一切。”

三清听了韩岩对天地的解说,陷入了沉思,韩岩接着道:“你之太极实则我之有极。太极乃天道运转中心,只要对天道体悟深刻,便可感悟天道运转核心,乃有极之地。有极世界核心为天道,有极之外无极之内为混沌,无极核心应为大道。”

通天眼睛一亮,问道:“师兄,何谓大道?天道与大道有何区别?”

韩岩想了片刻道:“大道应为不管在无极或有极世界都可行之道,天道乃有极世界可行之道,天道有止境,而大道无止境。”

通天紧问:“那如何准寻大道?”

韩岩道:“天道止境便为大道。”

太清道:“师兄,圣人是否便是那天道止境?”

韩岩笑道:“这个我也不敢妄下断言,据老师所言,圣人之道乃天道之下最强之道,是最接近天道之道。”众人听了韩岩之言,均想:原来圣人并不是道的尽头,圣人之上又是什么呢?

当韩岩说完,远在紫霄宫闭目打坐的鸿钧忽然睁开双眼,古井无波的双眼焕发着奇异的色彩,低声道:“旻天果然与众不同,一语点醒梦中人!果然,天道并不是道的终点。旻天,为师会永远护着你,让你去追寻那无边大道。唉,当初与命运交易,虽然我悄悄留了半颗心,可还是与天道纠缠在一起,该如何才能摆脱这天道束缚,追求那无边大道?”说完便祭出造化玉碟,心寄造化玉碟,开始暗暗窥测命运。

玉京山一众整整论道一百年,这一百年中谈论的都是鸿钧所讲的基本之道,几人不停的推演论证,然后总结出一些东西来验证一番自己的道,这一百年众人虽然修为上并没有增加,可是对道的理解更加透彻。

论道终于结束了,韩岩等人收获都不小,通过与三清等人的讨论,加深了自己对天道规则的理解,也完善了自己的道,让自己的道更加完美,可以说此刻韩岩所构筑的基础之道与构成天道的基础之道非常接近,只要韩岩修为再提升一个境界,然后再推演一番天道,就可讲自己的道基推进到像天道道基那样。

众人商议待几百年后一同再上紫霄宫,三清女娲兄妹便辞了韩岩离去。待几人离去之后,帝俊问韩岩道:“二弟,此次我与三弟可谓是收获不小啊。我们虽然根据自己的修行,修出了自己的道,但是我们自己构建的道并不完美,这次听了他们对天道的讨论,我感觉我们可以依据天道完善我们的道,让我们的道更加完美。”

韩岩点头道:“这正是我此次论道的目的,我们这便闭关数百年,完善咱们的道基吧。”帝俊太一点头,三人便一同来到以往修行山洞,依据新的感悟,修改自己形成的道。

八百年过去了,韩岩缓缓从修炼中醒来,睁开双眼,随手捏出一个灵力球,然后再用力拍碎,然后点点头,心道:“虽然八百年我没有再进步,可我的基础加深了许多,相信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基础扎实,往后的路才能更加顺利。”

帝俊太一也缓缓睁开双眼,感受一番自身法力,帝俊感叹道:“没想到完善的基础之道竟也能有如此强大力量!”

韩岩道:“基础之道是构成天道的根本,天道的诸多规则其实便是这些基础之道的组合,只要找出他们组合的规律,便可推演天道。”

太一惊讶道:“推演天道?那岂不是圣人的神通?”

韩岩摇头道:“圣人将元神寄于虚空,可探知天道运转方向,从而得知一些大势。而推演之术却是人人皆可,推演之术乃是依据天道五行运转的基本规则,演化事物发展趋势,从而推算即将发生的事情。”

韩岩见帝俊太一若有所悟,顿了一下又道:“如今已过九百多年,师父第二次讲道将要开始了,咱们也准备一番,待师父构建好通道,咱们便去拜见师父吧。”